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华佗小知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自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并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专业后,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与本专业相关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方向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并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专业涵盖了原有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专业,这是专业设置中一个大的合并,更是专业设置中一个大幅度的合并变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面向应用的交叉性学科,它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问题,多学科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专业《目录》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它涉及如此多方面的庞杂内容,必然给其具体的教育实施如专业目标的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等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这方面问题作简要的探讨。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培养重点不突出,专业方向不明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门覆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横向新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内高等院校一般按照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使学生接受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面课程的教育。而各学校设计这种“广而全”的课程体系使信息管理专业面临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信息管理的专业性质、理论体系感到玄妙莫测,同时教师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不知道教学体系如何组织,以及重点培养学生的何种素质或能力等。

(二)教学方法落后,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

首先,信息社会下,对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探索不多,多数高校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缺乏生动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等。其次,信息技术没有真正的应用到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去,对多媒体的利用率不高,也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教学

中的优势。

(三)课程设置过于固定化,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现行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中列出16门主要课程以及同年10月选出的8门核心课程,多数学校都是按照《目录》中所列出的课程或稍作调整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并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培养目标。

另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涉及的思想与技术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要求,一些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本来就是适应信息时代产生的,如果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对信息人才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与调整,那么这个专业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可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相得益彰,实践教学太少,造成信管专业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速度缓慢。

目前,高校所存在的“象牙塔”意识,教学形式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的评价总喜欢从能否掌握书本知识的角度评判,而忽视得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没有较好的融合起来,这两者之间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学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二、解决的方法或者思路

(一)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发展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程教师的导向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而且必须要做到授业、解惑。在学生遇到对专业或课程方面迷茫的地方,课程教师应该从本专业出发,消除学生对专业或课程的迷茫,以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另外,作为任课教师,更要使学生理解本专业为什么要学习一些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课程,进而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各门课程都是为满足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定的,也就是说教师在专业或课程之间要对学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开设课程的交叉性、前沿性、理论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困难性,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控制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元素,全方位展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把枯燥的知识点形象化,减少教师在某些教学单元上的重复劳动,使宝贵的上课时间可以用于更加有效的讲解上。合理利用网络,通过网络与学生共享教案,上传课件、作业、案例,并通过E-mail与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的疑问,以弥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广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必须注意多媒体的利用程度、方式和方法。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无论我们的教学方法多么的先进,我们都应该清楚教学过程始终都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快,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能容易忽视学生这一“学”重要方面。课堂教学不能演变成了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中图形文字的罗列过程。

因此,在积极推广、普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应忽视了其它常规教学媒体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并非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实现。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精心组织实验环节的教学,进而引入案例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实践性强,信息量大,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体系,必须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如果条件允许也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环节,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理的综合素质。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被公认的一种有效而生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拘泥于严格的教学定义和精确的推理,采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收集大量现实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从而加大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通过“眼见为实”的方法来理解开设各门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