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诗概述

宋诗概述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二讲 宋诗概述

思考问题:宋诗可分为哪几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诗人?

与唐诗比较,宋诗有哪些特点?

宋代理趣诗有哪些特征?

在困境中图新的宋诗

王安石:世间好言语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

清•蒋心余《忠雅堂集•辩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吴小如《宋诗漫谈》:中国诗歌源于《诗》、《骚》,兴于汉魏,盛于唐,变于宋,衰于元,坏于明,回光返照于清。

一、宋诗的特点

(一)喜议论、好说理

(二)重理趣、求意胜

(三)崇尚平淡风格

(一)喜议论、好说理

1

• 清•叶燮《原诗•外篇》: 宋人以文为诗,主议论。

• 南宋• 严羽《 沧浪诗话• 诗辨》 : 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

钱钟书《谈艺录》: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二)重理趣、求意胜

宋•包恢《答鲁子华论诗》:古人于诗……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理趣”,指诗歌说理而能在事理中含有情趣。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摧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即事六首(之六)

王安石

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侔。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

2

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孕含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之为理趣。

阎福玲《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的吟咏描绘或刻画,来展示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

《五灯会元》: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宋代禅诗: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

只有当诗歌仅仅通过审美所产生的感染力而使读者自行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奥妙哲理,而丝毫不诉诸逻辑上的演绎、推理,这样的诗才算得上是成功的理趣诗。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3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总之,无“理障”而有“理趣”的诗歌借景写理,诗歌具有形象生动、含蓄自然、新颖灵巧的特点。

由于情、景、理交融,因此,诗歌既有发人深思的哲理,又有耐人寻味的诗意,还在事理中包含情趣。它发人深省,或引人沉思,有启迪心智和使人玩味不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宋诗“言理”的最高境界。

缪钺《论宋诗》: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从唐诗到宋诗,中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主情到主理的超越。重视挖掘哲理,创造有理趣的诗篇,是宋代诗人进行创新的途径。

(三)崇尚平淡风格

梅尧臣: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

欧阳修《梅圣愈墓志铭》: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

苏东坡崇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4

黄庭坚尊杜:平淡而山高水深。

周紫芝《竹坡诗话》: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以思想而论,平淡是在不慕荣华、淡漠功名、超脱世俗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境界;

以艺术而论,平淡也通常是在¡°豪华落尽¡±之后才能拥有的神韵;

因而平淡通常是一个作家成熟之后的风格特征。

苏轼《与侄书》: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二、宋诗创作总体成就

1.诗家众多

2.创作丰富

3.体格多样

4.诗派繁多

5

三、宋诗分期

1.北宋初年 —— 宗唐期

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

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

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

2. 北宋中期 —— 创新期

宋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梅尧臣、苏舜钦

宋代诗歌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

北宋最重要的诗人:王安石 、苏轼

3.北宋后期 —— 蜕变期

黄庭坚、陈师道

4.南北之际——低谷期

江西诗派

6

吕本中、曾 几、陈与义

5.南宋中期 —— 中兴期

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陆游

6.南宋晚期 —— 回归期

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

富有自然理趣的杨万里

四灵诗派

江湖诗派

爱国诗人

遗民诗人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