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第一次段考理科语文试卷

2010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二第一次段考理科语文试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1.文言诗文填空。(12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2)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纪昀《河中石兽》)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8)《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9)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__________,”。(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诗经·秦风·蒹葭》) (2)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4)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5)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6)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论语〉十则》) (7)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1.简单之美(13分) 国巍

①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如余先生所言,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员都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支撑和引导。简单可以成事,是一道人人可获得的美丽途径。

③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小学时,依稀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画人物肖像,座中的呀呀童子们不知所措。于是老师说,这很简单嘛,人不就是眼睛鼻子嘴。于是在这种简单如新江淡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画,如今忆起,又念之古今中外多少作出美丽图画的艺术家曾受过如此教育呢?简单,延伸开来再铺展过去,其本依旧,灼灼生辉;其华亦明,益张本德。哲学中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探讨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与同一性,如是看似简单的是非题唤醒了人类智慧的繁星闪烁;五行家们撇掉了万物纷繁的外衣,将它们归之于木、火、土、金、水五德;阴阳家们俨然“非黑即白”的阴阳学说,为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千百年来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又经过大量的演算,推演出各类公式定理,为后世人的计数算学简化了不知多少。这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简单”,其中智慧我们至今仍受益匪浅。

④简单还是一种洒脱的德行。在竹林中,在空山里,没有翻山越岭的赶路急促,也没有伐竹樵木的营生喧嚣,有的只是琴中的啸声、寺中的木鱼声、泉水的潺潺声。月光在石上漾远,今天的我们难以知道当年王维是否是一箪食一瓢饮、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悠然神仙,也不知道他可曾效法先人种豆荷锄、带露披星,只知那一篇“竹喧归浣女”引得不知多少人心向往

之。时人常叹“回不去的„„”,且得月明星稀,大浪涤去,身前多少名与利,堪与谁人能听?何必自己囿心于程序般的生活中,为外物戚戚,不如把人生当作修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这样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而你只是不愿拨开眉下的淫雨霏霏。

⑤或言,如君述,我们都去荒山野岭垦一片地,立木建屋,诵读养性,那岂非回到久远的桑麻时代?不,简单不是退步,更不会导致人们脱离时代而落后,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其实结庐在野境绝非“简单”,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而举行的繁复仪式。真正的简单不拘于外,你可以结庐在人境,也可以经纶事务、鸢飞戾天,只消一个善良的愿望置于膺间,一个简单的想法存在心里,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简单而完美。履过了工业与商业文明,人们渐渐由浮躁的奢华转向低调的简单,近年风行的简约主义不正是在展示简单之美吗?(选自《青春》2014第6期)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2】文章开头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③段举小学时学画人物肖像的例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4】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概括“简单之美”的内涵。(4分)

2. 蜘蛛人 (12分)

明前茶 (1)“仰头看,那叔叔是在拍电影吗?他是蜘蛛侠吗?” (2)“唔,他在洗大楼的窗户,他是勇敢的蜘蛛人。”

(3)那天落雪未化,整个世界做梦般地安静。蜘蛛人小马在清洗一栋10层楼的酒店,降到楼的半腰,听到小男孩和他老爸的对话。仿佛为了响应那个孩子的崇拜之情,小马用脚踢蹬窗台,吊他下来的粗绳马上摆荡出一个绝妙的弧度,眼看钟摆一样的他,就要撞上玻璃窗,他手里的刷窗器已经送了出去,抵住窗子,就像书法家气势磅礴的中锋一样,从上拖到下,窗的左侧,眨眼间已被刷尽了尘埃。

(4)小马无端地觉得电影《蜘蛛侠》的编剧一定是干过他这一行的。他18岁就开始清洗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到现在10年了,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长高,20层,30层,40层,现在50层以上的超高楼也比比皆是。作为一名蜘蛛人,他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高空的低温、风速带来的摇摆,大厦里面的人莽撞的开窗动作,给他带来的风险,不亚于直升机驾驶员要在一小块悬崖上慢速悬停。小马说,一开始,在高空中清洗三层楼的窗玻璃,耗去的体力可以在中低层清洗10层楼。紧张,低温以及高空的风速带来了奇怪的干渴感,不只让他喉头发紧发腥,连两只眼睛也像被抽打了几十下的乒乓球一样,充满了干涩。【批注示例:两只眼睛充满干涩如“被抽打了几十下的乒乓球一样”,充分体现了小马在高空清洗窗玻璃时的艰辛与不易,这也是下文“小马一度想离开这一行”的原因。】

(5)小马一度想离开这一行。他的师傅为了让他在半空中放松些,想尽办法,包括在他右侧下方擦窗,承诺一旦小马有事,他可以及时摆荡到他的下方来救他。小马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你以为你是成龙?”

(6)这天,擦到一半,师傅拿着对讲机,对上面放绳的人吼:“别放绳子了,我跟小马要休息一会儿„„不用把我俩吊上去,就停在这里好了。”师傅叫小马摸摸自己的衣兜,小马啼笑皆非地掏出一根棒棒糖,于是师徒俩悬停在半空,各自吮吸一根棒棒糖。那是埋头擦窗的小马,第一次有闲情眺望这座城市,这洗得明晃晃的大楼,在微微的摇晃中,他看到了什么?在四方形的广场上,急速变幻的云朵出现在镜子般锃亮的玻璃幕墙上,倒映的蓝天如一口深井,翻涌的云朵仿佛从深渊中蹿流出来;接着,熔岩般的夕阳出现在东边的楼宇上,在某扇

窗户上,像缓慢流转的火球一般旋转出火焰,那火焰逼得小马眯起了眼睛。他感觉到那光线在睫毛的缝隙间跳动,就算闭上眼,那眩目的夕阳也在他脑海里烙下一个暗绿的印子。 (7)只听师傅在喊他:“小马,睁眼啊,睁眼啊,你看鹰!不知从哪里来的鹰!”

(8)小马猛一惊,眼皮都跳动了几下,抬眼望去,果然,那楼宇围成的深井里,不知何时误打误撞飞进了一只鹰。它显然是被这玻璃幕墙组成的洞穴或深井搞蒙了,它在无数块玻璃上看到自己的侧影,如坠梦境,小马甚至能感觉到它所扇出的焦躁的气流。这是一只幼鹰吧,如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带着无名的渴望与不安,以及那种不知出路何在的淡淡忧伤。鹰在迷茫中翻飞良久,直到夕阳缓缓吐出紫色的余烬。终于,鹰走了,它找到了这铁桶般的包围间的缝隙,呼啸而去。

(9)不知为什么,小马在那天工作结束时,找到了久违的安宁感。

(10)现在小马的主业还是刷洗高楼的玻璃幕墙,淡季时,他会到广西去当洞穴探险游的向导。在广西,有深达百米的坑洞在等着探险家和摄影师们,如大地上的一只只绚烂的深瞳,小马腰系保险绳率先下探到坑底,用头灯照亮洞中的一切。喜阴的植被结出了妖冶的果实,彩色的石钟乳,灰褐色和灰紫色的燕子窝,地下河,成百上千的蝙蝠,还有偶尔蹿出的一只鹰。 (11)走了这么远,小马见到鹰时还在疑心是旧友重逢——是他20岁那年在楼宇间见过的那只鹰,别来无恙?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8月,有删改)

【小题1】揣摩下列人物语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2分) 段 落 语句

人 物 心 情 ⑴

“仰头看,那叔叔是在拍电影吗?他是蜘蛛侠吗?” 小男孩: 崇拜 ⑸

小马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你以为你是成龙?” 小 马:① ⑺

只听师傅在喊他:“小马,睁眼啊,睁眼啊,你看鹰!不知从哪里来的鹰!” 师 傅:② 【小题2】

参考第⑷段示例,请为第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批注。(3分)

【小题3】第⑼段中,为什么小马在“那天工作结束时”找到了“久违的安宁感”?(3分)

【小题4】本文题目为“蜘蛛人”,可文章最后两段写小马当洞穴探险游向导之事。有人认为该删去这两段,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4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

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众宾团坐(同“座”)

B众妙毕备(名词,妙处)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C宾客意少舒(伸展,放松) 群响毕绝(消失) D两股战战(大腿)几欲先走(逃跑)

【小题2】下列加粗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当是时(这时候)

B稍稍正坐(渐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C妇拍而呜之(并列连词)力拉崩倒(用力拉拽)

D于厅事之东北角(结构助词,的) 撤屏视之(代词,指屏障里面) 【小题3】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运用反衬,以声衬静,加重了一家四口由醒复睡后的静谧气氛,为下文即将表现的大火蓄势,也加大了故事情节的曲折与波澜。B.结尾又用“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与第一段照应,并以道具之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写听众的反应,他们如临火灾现场一样,虽然很害怕,但仍然能把持自己,所以急于要逃离现场。D.全文围绕“善”字展开,抓住表演者和观众两个方面,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烘托。【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与薛寿鱼书①【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人其民,使无天扎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__________,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

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袭:承袭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寿:使„„长寿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  滕王阁①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②渚,佩玉呜鸾罢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④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⑤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①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王勃赴交趾省父途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宴会时即席作《滕王阁序》,序后附这首诗,描写了滕王阁高远的气势和赣江一带的景色,意境开阔,意气飞扬。②江:指赣江。③罢:停止。④物:四季的景物。⑤帝子:指滕王。 【小题1】.诗中写滕王阁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1分) 【小题2】.品味“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中词语的妙用,并说说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捷②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③调,心字香④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①吴江:今江苏省县名,词中“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②蒋捷,生卒年不详。这首词,是词人于南宋消亡之初,漂流太湖一带,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③银字

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④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 【小题1】.你觉得词人在词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2】.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品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妙处。(2分)

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