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混凝土宽枕轨道及整体道床铺设施工
作者:邓泽瑾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3期
摘要:近些年,铁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铁路建设项目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列车的运行速度也不断攀升,为了顺应高速铁路的发展需要,对于一些新建或改建的铁路项目常常会选择混凝土宽枕轨道这种结构及整体道床作为轨下基础。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就混凝土宽枕轨道和整体道床的施工进行简单叙述,以期同行之间能相互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铺设;混凝土宽枕轨道;整体道床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1铺设混凝土宽枕轨道
混凝土宽枕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它由钢轨、混凝土宽枕、橡胶垫板、弹性扣件和普通碎石道床所组成,是在混凝土枕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仍保留原有碎石道床的形式。其特点是加大了轨枕在道床上的支承面积,改变了道床垫层的弹性,降低了道床的应力,减少了道床永久变形,轨道平顺性、稳定性变好,可防止道床的脏污,保持线路外表整洁美观。混凝土宽枕每根重约500kg,长度2.5m,宽度约为混凝土枕的3倍。 1.1.铺设道床前的施工准备
(1)在隧道内铺碴前应清除废碴、泥污、杂质等,检查隧道截面尺寸,超出限界必须处理。对人行道、隧道底混凝土标高按设计进行核查,其允许误差为+20、-30mm。超出误差限度时应将其整修到标准内。检查隧道底部混凝土面,如有低洼积水或集中出水点时,应进行疏导、堵漏处理。
(2)中线、水平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中线施工控制点在直线地段每10m设一个,曲线地段每5m设一个,并移到线路外侧挡碴墙上,所弹墨线误差不大于2mrn。
②水平施工控制点每100mm.设一个临时水位点,每10m在左右边墙上设一与内轨顶同标高的水平点,并在左右边墙上连续弹出墨线,其误差不大于2mm。
③曲线起讫点、缓圆点、圆缓点及曲中点应加设中桩,曲线起讫点及纵断面变坡点应加设水平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调查了解隧道内的照明及电源、通风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2.道床铺设
(1)道床铺设及压实要求
①上碴前,隧道铺底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②上碴可用倾斜汽车运碴卸人道碴槽内,上碴厚度应为道床设计厚度加预留沉落量之和。尽量卸均匀,以减少摊平工程量。
③采用12t振动压路机压实底碴时,应左右交替辗压,使之达到平整并无明显痕迹。压实遍数可按无振动压实10~12遍,振动压实4~6遍。改用其他型号的压路机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压实遍数。
(2)面碴的铺设及压实(单线)规定
①面碴不得使用石灰岩,粒径为15~35mm。超出规定粒径部分,大于40mm者应予筛除,其余部分粒径大于35mm或小于15mm的碎石颗粒各不得超过总重的5%。
②为保证面碴做成碴带形,先制作上口宽600mm、深50mm,边坡为1:1.75的倒梯形框架,并将它置于线路中心,按设计标高垫好,以控制道床凹槽位置。
③将面碴倒在框架外,并将它布满框架与挡碴墙间。用木制大型水平尺找平,一次形成50mm厚的面碴带。
④用平板振荡器震实面碴,整平后不得有波浪或三角坑。按设计要求检测面碴顶的标高,误差不大于±5mm。
1.3.混凝土宽枕轨排拼装与铺设
轨排拼装宜在基地进行。成品轨排的铺设,宜采用PGX-30型重型铺轨机铺设。铺轨前应检查道床碴带铺设质量和外移中线是否已按规定设置。如有问题,应在铺轨前处理完毕。起吊轨排不得少于四个吊点(前后至少各两个吊轨钳),使轨节吊起后不产生明显的挠曲变形,保持基本平直。轨排就位时,要严格掌握中线。将轨排中心与线路中心对正,确认好后才能落地就位,其偏离值不大于10mm。铺轨时不允许接头垫碴,挪动轨排时应离开碴面。 1.4.维修作业
混凝土宽枕轨道铺设后,应及时拨正轨道方向,拉轨调整轨缝,方正轨枕,拧紧扣件,整治空吊板,进行垫砂起道作业,防止轨枕串动。通车5~10d后,应将扣件复拧一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铺混凝土宽枕轨道,由于混凝土宽枕的厚薄公差、道床整平中的误差以及通车后的下沉等原因,空吊板病害较为普遍,维修时应着重整治空吊板。整治空吊板和平整轨面的初期,应先起道垫砂,使道床饱满密实,防止宽枕串动;轨道基本稳定后,可采用垫砂和枕上垫板相结合的方法整平轨面。整治较大坑洼时,以垫砂为主;找平小坑或垫砂不足时,可在轨下垫板调平,垫板总厚度不得大于10mm,使用大调高量扣件时,不得大于25mm,在交工前根据垫板数量和线路坑洼情况,撤出垫板,用垫砂起道整平。竣工验收时,垫板总厚度不得大于6mm_。垫砂起道时宜采用特制的宽枕起道养护平车。用起道机起道时,枕端一次抬高量,单股抬高不得大于80mm,双股不得大于60mm。混凝土宽枕轨道经过整道维修、列车通过或单机压道不少于50次,并检查合格后,即可交付使用。 2铺设整体道床
整体道床是用混凝土直接灌注于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而成的新型轨下基础,其特点是:轨道的平顺性、稳定性好,有利于高速度行车。整体道床取代了道碴层,减少了维修工作量,改善了劳动条件,尤其是在长隧道内,优越性更显著。
整体道床常用于隧道和地下铁道,有时也使用在车站站线以及洗检线上。主要类型有支承块式、短木枕式和整体灌注式三种,其中以支承块式最为普遍,效果也较好。现将其铺设和维修作业的有关要求叙述如下: 2.1.铺设作业 2.1.1道床基底的清理
整体道床基础必须坚实可靠,不得欠挖。遇有风化层、松动岩块、软土、杂物等必须彻底清除。清除需要放炮时,应采用控制爆破。用高压水冲洗基底时,应由上坡向下坡方向进行。 2.1.2支承块的制作
钢筋混凝土支承块一般是预制成品,用干硬性或半干硬性混凝土制作,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支承块底部伸出的弯钩应与道床混凝土粘结,以增加抗拔能力。同时支承块应作绝缘处理。
2.1.3轨道的铺设
铺设整体道床轨道宜用钢轨支承架将钢轨架起,固定位置,然后将支承块按设计间距用扣件悬挂在钢轨上,经调整线路中线、轨距、水平后,再灌注道床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①钢轨及配件的毛刺、飞边应事先清除,并涂油防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钢轨支承架应与钢轨垂直,安放牢固,不得歪斜,防止调整钢轨和挂支承块时发生倾倒事故。
③悬挂支承块应由两人操作,扣件和螺栓应配齐拧紧,确认稳妥后方可进行下一支承块的悬挂作业。
④灌注道床混凝土所用脚手板应搭设牢固,基底钢筋应架立扎牢。施工人员不得直接站在钢筋骨架上。
⑤灌注道床混凝土施工与架挂支承块的地段间距应不少于50m。 ⑥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70%前,严禁碰撞支承块。
⑦隧道内运送轨料、支承架、支承块和}昆凝土时,机动车辆速度不得大于10km/h,并均应具有制动装置。 2.2.维修作业
整体道床轨道依靠扣件将钢轨与道床连成一体,并凭借扣件来调整轨道的轨距、水平和高低。因此,扣件是养护维修的重点,应经常保持其位置正确,作用良好。 3结语
铁路工程事关国际民生,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工程施工时,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做好各个工序的施工与检查工作,避免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久红. 徐州站宽枕轨道基床病害的分析与整治[J]路基工程, 2011, (03) .
[2] 高艳灵,李德田,刘征. 混凝土宽枕道床病害与结构设计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 (01) .
[3] 陈大磊, 钟贞荣, 杨仕教. 整体道床病害整治研究[J]. 上海铁道科技, 2008, (01) . [4] 延永琴. 上海R1线既有整体道床地段道岔铺设施工技术[J]. 都市快轨交通, 2009, (05) . [5]《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
作者简介:邓泽瑾,男(1981-7-14),湖南宁远,本科,研究方向:铁道工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