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园林规划设计考试试题

园林规划设计考试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 (B)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转折期

2.古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属于 (B)

A.古埃及园林 B.西亚园林 C.波斯园林 D.古希腊园林

3.安全视距一般采用的距离是 (D)

A.15-20米 B.20-25米 C.25-30米 D.30-35米

4. 中篱的设计高度是 (B)

A.50CM以下 B. 50-120CM C.120-150CM D.150CM以上

5. 采用不同色彩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草本植物以及常绿小灌木等种植组成,以精

(B)

A.盛花花坛 B.模纹花坛 C.混合花坛 D.组合花坛

6. 用两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三条,加上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带共四条绿地的道路(C)

A.一板二带式 B.二板三带式 C.三板四带式 D.四板五带式

7. 由若干相关景点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的是 (B)

A.景组 B.景群 C.景区 D.景点

8. 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最有代表性的是 (D)

A.白马寺 B.灵囿 C.洛阳西苑 D.上林苑

9.一般,乔木与建筑物保持的距离应是 (D)

A.1 ~1.5米 B.1.5~2.5米 C.3.5~5米 D.5米以上

10. 按照植物自然分布类型和生态习性布置的展览区,是人工模拟自然群落,进行植

物配置,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 (B)

A.自然群落 B. 植物群落 C.复层林相 D.植被类型

11.为保护公园游人的安全,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米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A)

A.0.5米 B.1米 C.1.5米 D.2米

12.(A)

完成在技术设计阶段没有完成的设计是

A.施工设计 B.详细设计 C.地形设计 D.总体规划设计

13. 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者是 (A)

A.伯纳德·屈米 B.彼得·沃克 C.海尔普林 D.彼德·拉茨

14.既是交通设施,又是水上景点,既是构筑物,又是建筑物的是 (B)

A.园路 B.园桥 C.汀步石 D.廊

15.下列植物抵抗二氧化硫能力最强的是 (A)

A.柏树 B悬铃木 C.雪松 D.樱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水域风景景观包括 (ABCE)

A.洞府 B. 瀑布 C.溪涧 D.海市蜃楼 E.岛屿

2.纪念性公园的分区包括 (AB)

A.纪念区 B.园林区 C.服务休息区 D.经营管理区

3. 影响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 (ABCDE)

A.风 B.太阳辐射 C.温度 D.湿度 E.降水

4. 城市绿地的游憩功能主要体现在 (ABC)

A.人类的情感沟通与感受自然 B.教育与陶冶情操 C.娱乐健身 D.安全保护 E.美好的视觉感受

5. 下列属于四株树丛构图法则的是 (ACE)

A.采用大小姿态不同的同种树 B.采用乔木和灌木进行搭配 C. 3+1式分组 D.2+2式分组 E.整体布局呈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园林中,即是交通设施,又是重要的水上景点;即是构筑物又是园林建筑的设施是园桥。

2. 行道树的种植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树带式和树池式两种。

3.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附件。

4. 对于气象、地形、土壤、水质、植物等方面的调查是属于自然条件的调查。

5. 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6. 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绿化,忌用有毒、有刺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7. 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也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8. 纪念性公园的主体建筑、纪念碑、雕塑应布置在主轴线的制高点上或视线的交点上,以利于突出主体。

9. 市、区级公园的范围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10. 园林中按山的构成材料,可将山体分成土山、石山和土石山。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城市绿化覆盖率

是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比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总用地面积×100%

2.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3.植物园

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

4.生物多样性

广义而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

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含物种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概言之,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及其组成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一个相当宏观的生态概念。

5 树丛

是由多株树木(通常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水体种植设计的原则。

①水生植物占水面比例适当 在园林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不宜将整个水面占满,否则造成水面拥挤失去水体特有的景观效果。一般较小水面水生植物不能超出水面面积的1

/3为宜。

②因“水”制宜,选择植物种类。 大面积的湖泊、池沼设计时观赏结合生产,较小庭园的水体,则点缀水生观赏花卉。水体深浅不同,选择植物种类也不同。较浅的水体可设计挺水植物,较深的水体设计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也设计在各种水深的水体。除考虑水深外,还要考虑水面环境特点,可布置一种或多种植物。多种植物搭配时,既要考虑生态要求,又要考虑搭配的艺术性。

③控制水生植物生长范围 水生植物在水体中要加以人为控制,否则会蔓延影响整体水景效果。种植设计时,一定要在水体下设置限定植物生长范围的容器或植床设施,以控制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生长范围。漂浮植物则选用轻质浮水材料,制成一定形状的浮框,使水生植物在框范围内生长。

2. 简述风景名胜区建筑景观规划原则。

①维护一切有价值的原有建筑及其环境,保护文物类建筑,保护有特点的民居、村寨、乡土建筑和村寨。

②风景名胜区的各类新建筑,要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要求,不与大自然争高低,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建筑景观。

③建筑布局与基础处理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地形与环境的损伤与改造。

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性质与功能、位置和高度等,要有明确的分区和分级控制。

3 简述铁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答:

①在铁路两侧种植的乔木距铁路外轨不小于10米,灌木不小于6米。

②在铁路上边坡采用草本或矮灌木护坡,不能种乔木,以保证行车安全。

③铁路通过市区或居民区,在可能条件下应当留出较宽的防护林带种植乔灌木,林带宽度在50米以上为宜,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④在公路与铁路平交时应留出50米的安全视距,距公路中心400米之内不可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

⑤铁路转弯处内径在150米内不能种乔木,可种植草坪和矮小灌木。

⑥在机车信号灯处1200米内不得种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草本花卉。

4. 简述城市规划的步骤。

①制定城市规划纲要。

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③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④编制分区规划。

⑤编制详细规划。

⑥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

⑦ 城市规划的审批。

5. 简述森林公园分区规划包含的项目内容。

①游览休息区规划。

②森林狩猎区规划。

③野营区规划。

④生态保护区规划。

⑤游乐区规划。

⑥生产经营区规划。

⑦接待服务区规划。

⑧行政管理区规划。

⑨居民生活区规划。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

从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的角度考虑,并与城市用地分类、有利于经营管理、城市绿地计算口径统一相结合,一般将绿地划分为7类。

①公共绿地 主要是由市投资,经过艺术布局建成的具有一定设施内容的园林绿地,供全市人民游览休息、开展文体活动。它包括市区公园、区级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古典园林、小游园、街道广场、水边及路旁的游憩林荫带等。

②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用地的一部分。如小公园、小游园、公共庭园、宅旁绿地、居住区道

路绿地。其功能是改善居住区环境卫生和小气候、美化环境,为居民的日常休息、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儿童游戏等创造良好条件。

③道路河道绿地 道路绿地是由市投资建设的、居住区道路级别以上的街道绿化用地,包括道旁绿地、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绿地、桥头绿地、公共建筑前装饰绿地及河、湖水旁绿地。

④单位附属绿地 指专属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如机关、、团体、学校、医院、工矿、企事业、私家庭园绿地,不对外公开开放。

⑤生产绿地 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园林产品的苗圃、花圃、果园、竹园、林场,是城市绿化所需要的植物材料的生产基地,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游览。常位于郊区土壤、水源较好,交通方便的地段,以利培育管理,节约开支。

⑥防护绿地 市区、郊区用于隔离、卫生、安全防护等目的的林带和绿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环境污染、卫生条件、通风或防风、防沙,特别是夏季炎热的城市结合水系河岸形成的楔状林带、透风走廊,使郊区新鲜空气吹进城市。另外,还有卫生防护林、防风沙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

⑦城市郊区风景林地 充分利用大面积的自然山水森林风景、名胜古迹,配备一定服务设施,供人们节假日游览休息之用的绿地。此类绿地面积不应包括在市区公共绿地范围之内。 2.试述居住区公园的设计要点和小区游园的设计要点。

居住区公园的设计要点

①满足功能要求:根据居民各种活动的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级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场地与设施。

②满足风景、人文审美的要求:以景取胜,注意意境的创造,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人工建筑物塑造景观,组成具有魅力的景色。

③满足游览的需要:公园空间的构建与园路规划应结合组景,园路既是交通的需要,又是游览观赏的路线。

④满足生态上的要求:多种植树木花草,改善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

小区游园的设计要点

①配合总体:小游园应与小区总体规划密切配合,综合考虑,全面安排,并使小游园能妥善地与周围城市绿地衔接,尤其要注意小游园与道路绿化衔接。

②位置适当:应尽量方便附近地区居民使用,并注意充分利用原有绿化基础,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③规模合理:小游园的用地规模根据其功能要求来确定,在国家规定的定而额指标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使小游园面积占小区全部绿地面积的一般左右为宜。

④布局紧凑:应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之间既要分隔,又要求紧凑,将功能相近的活动布置在一起。

⑤利用地形:尽量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及原有植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