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力储备 3.窦性节律 4.期前收缩 5.血压 6.中心静脉压 三、选择题
1.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发生在()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减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期 B.减慢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减慢充盈期
1 / 7
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收缩末期心室容积 B.舒张末期心室容积 C.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 D.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 E.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 4.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5.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A.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 C.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D.0期去极化速度 E.静息电位的高低
6.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2 / 7
C.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 D.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7.当血流经过下列血管时,血压降落最大的是在() 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和小静脉 E.大静脉和腔静脉
8.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9.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B.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 C.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使心舒出量减少 E.使心率减慢
3 / 7
10.\"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 A.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B.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11.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淋巴回流受阻12.
A.大脑B.中脑C.延髓D.脑桥E.下丘脑13.A.右心室舒张压高 \"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
\"正常时,肺泡内无液体存在是因为()
4 / 7
(
B.肺动脉舒张压高
C.肺毛细血管血压低)D.右心房内压力低 E.腔静脉压力低
14.\"最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物质是() A.CO2和O2 B.乙醇和麻醉剂 C.H2O D.K+ E.HCO3-
15.\"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A.心交感神经 B.心肌代谢水平 C.肾上腺素 D.心迷走神经 E.去甲肾上腺素 四、问答题
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分期。 2.简述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3.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练习题参 一、名词解释
5 / 7
1.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年平均搏出储备。
3.窦性节律是指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
4.期前收缩(早搏)是指在实验条件下或病理情况下,心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接受到窦房结之外的异常刺激面产生了一次期前兴奋,由期前兴奋引起的额外收缩。
5.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以毫米汞柱或千帕为单位。
6.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三、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C. 7.\"B. 8.\"E. 9.\"B. 10.\"E. 11.\"D.
6 / 7
12.\"C. 13.\"C. 14.\"A. 15.\"B. 四、问答题 1.答: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明显特征是复极时间长。动作电位可分为五个期即0期(去极化)、1期(快速复极初期)、2期(平台期)、3期(快速复极末期)、4期(静息期)。
2.答:
心血管系统内的血液充盈以及保持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适宜的相对关系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心室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
此外,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对血压的形成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3.答:
组织液是血液经毛细血管壁滤过生成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的变化对组织液的生成均有影响。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