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息对幼儿园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为圣嘉洪堡国际幼儿园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现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幼儿园的工作动态、学生动态等方面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学院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工作内容
1.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息―核实息―报送息―处置舆情。2.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按照组建处置小组、核查事实、分析研判、评估影响、制定应对方案到主动发布息、启动网络评论等一整套应对程序,为积极主动应对舆情危机、引导社会向健康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同时,在舆情事件处理结束后,形成专题处置报告进行总结。
三、实施措施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
实行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采用相关软件,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对主要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息和留言,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正确处置。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内容等,并向相关领导及时汇报。
负责人员:网站管理员
2.针对幼儿园评论、留言板等交互栏目的应急预案 (1)把握舆情主旋律。
一方面就一些相关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从而积极引导幼儿及家长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家长的疑惑和困难,正确地分析、引导和
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营造一个良好的贴吧环境。
负责人员:宣传员,网站管理员。 (2)实现舆情监测。
掌握网络导向,了解网络动态,培养一批教师和家长成为主力军,发现不利于幼儿园稳定的舆情,就及时
反馈到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提供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同时做好引导工作。
负责人员:宣传员,网站管理员。
(3)加强教育管理,促进网络文明,重视网上、网下的结合。
重视网上、网下结合,利用课堂、板报、电子屏、微公众平台、微群和网络本身等宣传媒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家长对各种息的观察、识别、选择、运用、能力;注意隐私权的尊重、维护;养成诚实、用、自尊、自爱的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家长发布的息,能及时跟贴,做好心理引导,减少息的消极影响和网络沉迷,积极引导家长在贴吧上做一个理智的网民,做一个有网络道德的网民,促进网络文明。
负责人员:宣传员,网站管理员、各班班主任。 3.幼儿园网站新闻、公告等有关内容的审核及发布要严格审查、把关。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息工作和网页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树立好部门形象。对于幼儿园网站的留言版,凡涉及本园的问题,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回复。对非正常及不健康息要及时存档并删除。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
舆情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5.应对负面舆情需主动。网络快速、直接、简单、有效的特性及其产生的巨大转发量,需要引起重视,对于网络中流传的未确认息不闻、不问、不管、不说,会给幼儿园工作带来恶劣的影响。如遇突发事件需迅速反应,需加强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
(1)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公布相关证据、息,用事实说话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