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工程
旋挖钻孔桩接桩
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概况 .................................... 1 二、 施工准备 ......................................... 2 1、场地平整 ........................................... 2 2、测量放样 ........................................... 2 三、 施工机具、劳动力、材料 ........................... 2 四、施工工艺流程 ...................................... 3 五、 施工作业 ......................................... 3 1、凿除桩头混凝土 ..................................... 3 2、桩头处理 ........................................... 3 4、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 4 5、模板 ............................................... 4 6、混凝土浇注 ......................................... 4 7、混凝土的养护 ....................................... 4 8、桩基检测 ........................................... 5 六、 质量标准 ......................................... 5 1.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 5 2.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 6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 7 4.测量质量预控措施 .................................... 8 七、 安全保证措施 ..................................... 9
一、编制依据及概况 1.1编制依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文件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97-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其他设计相关规范规程 绿港金阳产业城施工图纸 绿港金阳产业城岩土勘察报告 1.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用途 建筑地点 建筑面积 计划开工日期 结构类型 层数 合同工期 人防等级 桩基设计等级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计划竣工日期 基础类型 建筑高度 地下建筑面积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使用年限 第 1 页 共 10 页
由我单位承建的xxx工程的工程桩基钻孔灌注桩工程,部分钻孔灌注钢筋笼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相差长度0.3-1m不等。现需采取措施进行接桩处理,接桩方法为将上部淤泥、浮浆、剔除,并凿除砼至钢筋笼面,再将钢筋笼接至设计桩顶标高,而后将砼浇灌至设计要求桩顶标高。 二、 施工准备 1、场地平整
对施工现场弃土集中清理,平整场地,做好测量放样及接桩的准备工作。 2、测量放样
测量班按照图纸设计参数放样出桩位中心位置,经现场技术员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并书面交底作业班组,按照桩位中心点拉十字线引出护桩,并对护桩加以保护。 三、 施工机具、劳动力、材料
图表 1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具名称 空气压缩机 电焊机 风镐 钢筋切断机 线坠 高压水 ¢50插入式振动棒 棉纱 圆头短柄铁锹 发电机组30KW 4100D 规格 BX1-500-1 GQ-40 单位 台 台 个 台 个 个 个 Kg 把 台 数量 1 2 2 1 1 3 2 2 5 1 备注 第 2 页 共 10 页
图表 2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工种 普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电、焊工 机械操作工 管理人员 人数 5 5 5 2 3 2 备注 四、施工工艺流程
凿除桩头混凝土→基底混凝土处理→钢筋的制作与绑扎→模板的制作与支护→监理验收合格→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的养护 五、 施工作业 1、凿除桩头混凝土
人工开挖土方至原桩基标高后,用风镐对桩头混凝土进行凿除,将桩头浮浆、松散层全部凿除,直至暴露出密实的新鲜混凝土面,确保混凝土表面无夹碴,无松散混凝土,确认接桩位置,再行把钢筋笼凿出,并满足搭接接头间距35d,确认桩试块试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2、桩头处理
将钢筋表面附着混凝土清净,清扫混凝土面小块混凝土及砂粒,以高压风吹干净,并用棉纱将表面积水和细小石粉清净。为保证桩身质量,使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更好的连接,在砼施工前先抹一层同标号砂浆。
第 3 页 共 10 页
4、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原桩基浇筑砼钢筋必须校直,根据原桩身钢筋笼的配置把钢筋笼接至设计要求标高,先进行主筋连接,再进行箍筋的绕制、焊接。主筋连接采用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少于10d,主筋错头长度不小于35d,箍筋采用点焊焊接。 5、模板
伸入承台部分的桩身模板采用M10砂浆砌筑20砖模(多孔砖),在凿完桩头下50cm处开始用红砖按不小于桩径尺寸砌筑圆模,每砌筑30cm高度回填一次,回填料为砂砾石,使用冲击夯夯实。 6、混凝土浇注
1) 混凝土进行分层连续浇注,每层浇注厚度50厘米, 2) 混凝土浇注一次完成。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浇筑上层时插入式振动器应伸人到下层一定深度(50~100mm),水平振捣间距为振捣半径的1.5倍,振动棒离模板约10cm左右,振动棒不得直接振捣模板和钢筋。
3) 接桩用混凝土采用原混凝土标号提高一个等级,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必须做到计量准确、搅拌均匀以保证砼的坍落度。 4) 浇筑混凝土面标高应高于设计承台底高程10cm,保证桩头伸入承台10cm。 7、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
第 4 页 共 10 页
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应在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接桩混凝土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水相同,每隔2h浇水一次。并用土工布围裹在桩周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并保持土工布内一直湿润。 8、桩基检测
混凝土施工完毕强度满足要求时施工垫层砼,进行桩基检测,紧接着进行承台钢筋绑扎,立模,承台混凝土施工。 六、 质量标准
1.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1)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水泥的品种、标号和砂、石、外加剂的质量;搅拌时应重点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坍落度;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 2) 预控措施: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保证各项材料指标的稳定性;搅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坍落度;浇筑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应分层捣固,掌握每点的振捣时间。为防止钢筋移位,振捣时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在混凝土浇筑后12h内覆盖浇水养护。
第 5 页 共 10 页
2.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1)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包括钢筋品种和质量;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及绑扎质量。
2) 预控措施:应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必须保证材料指标的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规范要求和基本常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和配料单下料和施工,弯钩朝向应正确;对使用工具要检测和调整,并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证;正式施焊前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同时检查焊条。应当使用502焊条,对倾斜过大的钢筋端头要校直,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钢筋焊接焊缝饱满、无夹渣。同一截面钢筋焊接接头数量不大于主筋根数的50%。焊接时严禁烧伤主筋。
3) 相关人员的质量保证措施:技术人员出具复试报告和作业指导
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施工中监督执行情况。材料人员必须出具出厂质量证明,材料入场必须检查有无腐蚀和变形,并查对数量和尺寸;质检员要跟班检查质量,监督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住质量关;工班长监督施工,合理安排人力,协调各工种的配合;操作人员应按作业指导书精心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做好自检。
4) 成品保护措施:设专人看护,严禁踩踏和污染成品,浇筑混凝 土时设专人看护和修整钢筋。
第 6 页 共 10 页
5) 做好管理点的质量记录。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1) 砖砌模板的质量要求
a) 质量管理点设置包括砖砌模板的稳定性,平整度、垂直度、截面尺寸、标高、严格控制轴线位移。
b) 预控措施:施工前检查上道工序质量,钢筋位置及放线位置是否正确;加强工序自检;
c) 相关人员质量保证措施与钢筋工程基本相同。 d) 做好管理点的质量记录。
e) 砖模砌筑质量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基础,必须严格控制。 f)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砖模直接作为承台垫层使用,砖的强度必须符合要求。
图表 3主控项目
序号 1 2 3 4 5 检查项目 砖强度 砂浆强度等级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 轴线位移 垂直度(每层)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砖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10号砂浆 不小于90% 不大于10mm 不大于5mm 图表 4一般项目
序号检查项目 1 2 3 水平灰缝厚度 基础顶面 表面平整度
备注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8—12mm ±15mm 备注 清水:3 mm 混水:5mm 第 7 页 共 10 页
4 5 水平灰缝平面度 清水墙游丁走缝 清水:3mm 混水:5mm 10mm 2)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模→验收 3)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a) 砖体淋水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润湿,一般以水浸入砖10mm—20m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 b) 搅拌砂浆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为±2%,砂控制在±5%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c) 砌砖墙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全顺砌筑。 4.测量质量预控措施
1) 要素控制
影响测量精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员、器具、方法、操作和程序管理等5个方面。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经检定和校检的测量器具,测量方法要科学、合理,操作规范,按程序进行管理,对各要素进行预控。 2) 准备控制
做好测量前的各项准备,是测量质量的基本保证。应认真审核设
第 8 页 共 10 页
计施工图和有关资料,按选定的测量方法进行内业计算;测量计算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外业观测成果是计算工作的依据,计算成果要经两人核算后方可实施;测量前应检校现场控制桩和水准点,保证位置、高程准确;测设前应检校测量仪器和用具。 3) 过程控制
要确保测量工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定位、放线工作须执行经自检、互检,实测时要做好原始记录。对测量记录的要求是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人员应随时校对观测所得数据是否正确。按企业《过程控制程序》《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等文件执行。 4) 检验控制
检查验收测量成果时应先内业后外业现场,验收的精度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必须验线。检查验收部位应是关键环节与最薄弱部位
a) 测量放样桩位中点偏差小于2mm中桩桩位应及时保护做明显标识,
b) 护桩十字线允许偏差小于2mm。防止护桩人为或机械损坏钢。 七、 安全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专(兼)职质量检查员,实行专人负责制,负责工程质
第 9 页 共 10 页
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混凝土工工必须持证上岗;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及上班时间喝酒; (3)、施工用电只能由专业电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作业。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装置必须与设备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电缆线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敷设。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3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必须大于0.6m。配电箱必须采取防晒、防尘措施,并配锁。 (4)、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傍为车流量很大的公路,必须设置专人看护施工场地出入口,指挥车辆出入,同时提示工人注意安全。
(5)、使用砼振捣器时,须检查振捣器的外壳接地装置及胶皮线情况;电线的端部与振捣器的连接情况;振捣器的搬移地点及在间断工作时电源开关关闭情况。检查合格方准使用。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