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效途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效途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成果 马得宝 (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小学,甘肃白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VI子女与儿童在家长教 育观念、家庭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一方面由于 文化层次偏低。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不能 为孩子做出表率。也不能给孩子应有的道德教育和学习辅导。 另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闲暇时间少,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大 多缺乏与孩子的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上的种种问题.有些孩子 还成了父母心情不畅的“出气筒”。所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 育功能在不断弱化以至于丧失。极其容易导致子女形成自私、 偏激、冷漠、自卑的性格,甚至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极端,形 成人格。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对子女各个方面的关注较 少,尤其兴趣爱好,主要原因是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太少。而且流 动人口主动和老师沟通的次数非常少.如果学校积极引导家长 做好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改进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教 育子女的能力,成为子女行为习惯的表率,这对于孩子在民主、 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举措 (一)研究分析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现状。(1)学习环 境。由于学校地处城市中心。而流动人口家庭绝大部分是承 一730917) 、租农民房子,加上他们家庭收入低下。为了省钱一般租用的 面积比较小,一家住在15平方米一3O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但 也有个别家庭由于父母打工时间比较长,已经购房,但面积 较小。下面是研究对象的家庭住房调查。受经济收入和家庭 住房的。很多流动人口的子女通常缺乏基本的学习空 间,没有写字台,没有台灯,只能在昏暗的灯光下做作业。比 起本地学生,流动人口的子女缺少学习的必要设备,如学习 英语的录音机、录音磁带等。(2)教育方式。流动人口大多忙 于生计,闲暇时间少,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 沟通,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在调查中,让 家长选择教育的方式.大部分家长是采用以身作则、诱导表 扬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存在少数家长采用打骂惩罚、迁就溺 爱的教育方式。(3)教育期望。对研究对象的家长调查发现,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比较本地学生的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 习成绩,只有部分家长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和身 体健康。这虽与教育的大环境以“以成绩论英雄”有一定关 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受自身文化水平、 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产生对子女教育的 高期望。 的学习态度、学学习方式、课堂学习状态、课下学习状态、自习 习惯,以及学习期待,课题组做了调查问卷,并在我校2015级 的建工系、汽车系和经管系各抽取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 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高职学生的底子薄,基础差.90%的学生处于一般和较低 层次。大部分学生因为长期的成绩落后积累厚重的负面情绪. 自卑,消极,厌学,容易自暴自弃。盲目性和被迫性学习让学生 对学习基本没有兴趣,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几乎都丧失自 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参与, 很少能够认真听讲,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使学校强制要 求学生自习,大部分学生依然是漫无目的的,学生几乎从不进 于一身(黄月圆,顾日国,1996)。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学习上的 建议,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在自习 中遇到的问题。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材料或者 学习平台。 学习资源。自主性学习效果如何还取决于学生是否可以 便利地获取自学的材料和资源。很多高校虽然设定有自习时 间,但是由于没有丰富便利的学习资源,自习往往流于形式。 四、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 根据孟庆男的观点,我国的自主性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个方面:一是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二是自主性学习 的教学模式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建构以微课为核 心的。以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因而更 侧重对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 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 开展自主性学习。具体来说,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所强 调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整个教学以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为目标,以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 自主评价、自主建构为进程,以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为方 式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最 高理想的教学过程,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 学习自主”(孟庆男。2006:21)。 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挂科率高。但是从问卷调查看.虽然高职学生学习差距,学习 积极性和自觉性都差。但是却依然保留一定或较高的学习期 待,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也希望在学生上获得进步,并取得认 可。大多数学生对微课程教学形式缺乏了解,但是还是希望教 师在讲课时使用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进行讲解。这其实与 微课程教学不谋而合。因此,以微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 恰好达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董成如.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调查,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学报.2003(12):44—80. [2]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 考.外语界,2004(4):24—30. [3]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 2006(2):21—25. 简言之,自主性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 能力为宗旨,并以此安排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交互.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同时,自主性的教学模 式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模 式中原本孤立的课堂教学和课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样学生的学习就超越课堂的时问和空间局限。学习有效性 大大提升。 五、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充分了解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以微 课为载体的高职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 号SKL-一2015—1353)的阶段性成果。 171 ■墨盛 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科学,有的干脆说看别人怎么做 就怎么做,甚至有的说学校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这种情况说 明流动人H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将学校教 育代替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和做法。(4)父母教育方法对孩子 的影响。流动人口父母由于缺少文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是非常贫乏的,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单一,当孩子犯错误 时,轻者训斥,重者毒打,不会引导。当然,“打”、“训斥”等是教 育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长时间使用孩子会适应。反而 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学习方面家长的教 育也是如此,不讲究合理和教育的艺术性,只是一味地让孩子 用功学习,没有给孩子休息和体力方面的发泄,从而导致孩子 厌学。(5)父母教育期望对孩子的影响。在流动人I:1家庭中,父 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面。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 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将把重视 对子女的教育作为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孩子回家就是看书 写字、做课外练习等,孩子运动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孩 子厌学情绪高,加上孩子稍有不对,就是严肃批评。甚至让孩 子长时间跪在地上反省,导致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立的思想.造 成孩子个性刚烈,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三)指导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1)建立 与家长的联系机制。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年对班内流动子女人 口的家访率达到百分之百,班主任每周应以不同形式与家长 联系一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交谈及学校的 应急平台等途径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进展。明确 家长的责任。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家长开放周”,积极邀请流 动人口家长前来参加。学校每周确定一日为“家长接待日”.由 校长或中层领导在特定场所接待家长来访。通过种种形式.学 校和家庭进行有效的配合。(2)建立“特殊家庭”档案通过调查 了解流动人口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有严重 问题的家庭建立“特殊家庭”档案,根据不同的孩子和家庭情 况,学校教师自由选择结队。通过师生结对,帮助流动人口家 庭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师生结队一 方面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 和与家长的接触,了解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并提醒和帮助家 长改正。其次,在近两年时间的实验中。通过“五四”赠书、“逛 书店”等活动,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加强对故乡的热 爱,另一方面引导家长平时注重孩子的精神食粮,让孩子不断 了解外面的世界。 互动教学摒弃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传统教学 弊端,把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为一体。使教师 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张扬,活跃了课堂气 氛。增进了师生问的感情交流,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 力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亦得到了培养。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出:“个性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的真谛就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的独特 个性。”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其实就是 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丰 富多彩的个性对学生的未来无比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僵化的教学方式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 性,而应发挥个人才智,苦练内功,博采众家之长,开拓创新, 张扬自己个性化教学的旗帜,在自己热爱的语文教育教学事 业上体现生命的价值。 (二)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1)父母职业对孩子的影 响。职业不仅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指 标。对子辈的教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布劳和邓肯的研 究。父亲职业对子辈的教育有影响,父亲职业与子女教育的获 得成正相关.父亲职业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教 育。而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却不容乐观。流动人口具体的职业 主要从事卖菜、食品店、小商品及建筑装修行业.还有部分人 从事废品回收和清洁行业。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对其家庭教 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有位家长从事菜场卖菜职业,由于父母 在工作时常与顾客搭讪,造成孩子在课堂上经常插话,使课堂 教学无法开展。又如七(3)的一位学生,由于父母从事菜场食 品批发。父母很早就起床工作天黑回家,使学生有时迟到,有 时随父母早上四点起来,到校门口的小吃店做作业或看书,造 成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2)父母收入对孩 子的影响。低层次的职业收入偏低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其 家庭教育物质条件较差,教育投资少,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环 境。如没有写字台、学英语的设备等: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 时间过长,因此其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与本地 学生相比。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写作业、看书,到书店购买课 外读本等。流动人口收入比较高的家庭,很难为孩子健康成长 提供良好的环境。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 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子 女的要求。忽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放松对子女必要的关心和 教育。因此,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变量,无论家庭 收入如何,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处理可 以对孩子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毁了孩子的 生。如x班学生XXX,父亲是工程承包头,家里经济富裕,父母 对孩子物质的需求,可以说有求必应,作业花钱请人做,然后 有钱的他天天沉迷游戏,最后走上离家出走的路。(3)父母文 化水平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子女受教育水 平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 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流动人口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 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调查发现.7O%的父母 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功课而苦恼不已,条 件稍好的家庭多半想为孩子请个家教.有的家庭的孩子已经 参加一些辅导班。在智力和品德问题上,部分家长存在重智轻 德的倾向,只顾在孩子的学习上下工夫,却忽视对子女的品德 和性格培养。当问及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问题时,多数家 一(上接第46页)流能否产生效能,能否达到教学最佳效果,只 有靠信息反馈验证。 这个环节的互动以学生的“动”为主,老师只起点拨引导 的作用。这与互动教学模式倡导的“弘扬学生主体性”精神实 质相吻合。学生必须在教师的点拨下自我反馈,自我暴露问 题。并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以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教师若要检验学生第一课时的 听课效果,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内涵的把握情况,可以在第 二课时的课堂上,挂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图片,同时播放二 胡曲《二泉映月》,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饱含深情地背诵这 首诗。这一环节的设置,既检验了学生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又 再一次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情感得到了升华。反馈环节 的互动有助于检验教学效果,既检验学生,又检验教师。谋求 的是教与学的最大挈合点。 1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