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书
编制单位/部门:中铁十六局准池铁路工程指挥部·施工技术部 主送单位 项目名称 交底内容: 一、技术要求 隧道拱墙衬砌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塑料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纵向施工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设外贴式塑料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并塞填沥青木丝板,采用聚硫密封胶嵌缝。 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在纵向施工缝处埋设中埋式止水带时,需测量放线定位,放出此段二衬外轮廓底部线,用钢尺往内侧量出中埋式止水带的位置。止水带连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接缝宜采用热压焊。 在二衬中预埋环向中埋式止水带时,应在二衬端头模板钻个内径12mm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曲钢筋使其卡紧止水带。 止水带设置时不可翻转、扭曲,如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止水带表面有杂质须清理干净,以免混凝土与其咬合不紧密造成渗水通道,导致施工缝、变形缝漏水。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固定牢靠,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缝中心线重合;中埋式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采用专用的钢模板固定;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2、外贴式塑料止水带 利用外贴式止水带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咬合进行密封止水,同时在外贴式止水带两翼的最外侧齿条的内侧根部固定注浆管,利用注浆管表面的出浆孔将浆液均匀地填充在止水带齿条与混凝土的空隙部位,达到密封止水的目的,注浆液可以采用水泥浆液,也可以采用化学浆液。外二分部 止水带技术交底 编号 日期 2012-3-1 贴式止水带同时起到在隧道内形成防水封闭区的作用。 (1)根据变形缝里程,用全站仪在防水板上定出止水带安装的准确位置并标识; (2)外贴式塑料止水带采用搭接或对接式焊接,连接后接头强度不小于原材料的强度。 3、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安装方法:中埋式钢边止水带纵向要采用Ф10mm钢筋进行加固以保证顺直,Ф10mm钢筋与钢边采用铆钉连接。 二、施工注意事项 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线重合。 2、止水带应固定在挡头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作好防护,固定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打孔,不得损坏止水带的其它部分。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其偏移。 3、止水带固定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如发现有翻滚、扭矩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调正。 4、检查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用钢卷尺量测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计位置相比,偏差不超过5cm。 5、检查止水带安装的纵向位置,通常止水带以施工缝或伸缩缝为中心两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不超过3cm。 6、用角尺检查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是否正交,不得降低止水带的有效长度。 7、在浇筑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造成止水带损坏。要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紧密结合上,发现破裂现象及时修补。 8、二次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9、为满足设计搭接长度要求,止水带外露长度不得小于50cm。 编制人 复核人 签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