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下册集体备课

一年下册集体备课

来源:华佗小知识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系联后材教前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认识平面图形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 习立体图形后再学习的。 重点难 点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月18日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数数,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2.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 3个角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比较方法。 三、 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掌握新知识。 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巩固本节知识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系联后前材教教学环节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十几减9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数数后学习的。 重点难 点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2月28日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口算。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 合作探究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算。 的兴趣。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 三、 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四、 课堂总结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新知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巩固本节知识 五、随堂练习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系联后前材教教学环节 一、复习 引入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解决问题(一)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1.口算。2看图列式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3月14日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重点难点 二、新授 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检验效果 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巩固本节知识 五、随堂练习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单一标准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系联后前材教 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1、感知分类 二、 合作探究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五、随堂练习

巩固本节知识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系联后前材教教学环节 一、 复习 引入新课 填空练习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 重点难点 二、 合作探究 1、教学例8: (1)师: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谁来说(电脑出图) 师:谁到前面来数一数,售货员阿姨给老师多少本写字本? 生:1包、2包、3包,售货员阿姨要给老师30本写字本。 师:你说对了!谁还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我通过观察发现一包是10本,3包就是3个10,3个十就是30啊! 师:售货员又给了老师几本?(给老师2本)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按键显示问题) 求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写字本,谁会列式计算?(板书:30+2=) 师:我们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2+30=) 师:刚才我听见你们列式时都说出结果了,这样的题我们还没学呢,你们就会了!大家都会算吗?(会)真会?那好,既然都说会,同桌两个小伙伴把结果说一说,看看对方到底会不会,开始!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师:现在谁来读算式说得数。(板书得数) 法,初步体会减法的方法,理师:我想了解一下,刚才你们互相说得数时,有说错的吗?解算理。 说错的,请举手,咱们可要做诚实的孩子。 师:真了不起,还没学呢?就能算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师提问:那老师要问问你们30+2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这样算的。用个位0+2=2,再把十位的3落下来,就等于32。 师:哦!他说得这个方法你们听清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再说一遍。 师: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 生:因为30就是3个十,2就是2个一,把它们合起来就是32,所以30+2=32 师:你们说对了,计算这样的题,用个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把2加在个位上,不加在3上呢,如果真加在3上,就错了,为什么呀? (3)验证: 师:看看是这样吗?(电脑出图) 师: 3个十(电脑出:3个十)2根小棒是2个一(电脑出: 2个一)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所以30+2=32(电脑出算式) 师:所以计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想组成,30+2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师:谁会说,30+2表示什么? 师:2+30等于多少呀? 总结:请大家观察这两道题,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的题)对,都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的题,计算这样的题,实际上还可以想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就可以了。 师问:30+2=32,为什么2+30=32呢? 生: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再说一遍。对了,在上学期我们都学过了。 2、教学减法: 师:我们接着来看图(电脑出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如果老师拿走2本,还剩几本?(电脑出:还剩几本?) 师:谁会列式?(板书:32-2=30) 师:你们同意吗?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个位2-2=0,把十位3落下来,就是30。 师:还可以怎样算? 生:还可以想组成,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所以32-2=30。 师:他说得你们同意吗?请看大屏幕,这是32根小棒(出图)去掉2根,就是去掉2个一,剩3捆,3捆就是30,所以32-2=30。 师:现在老师写几个数比较大一点的,看谁会算? 老师一边写,大家一边心里算一算。 73-3 -9 96-6 师:谁会计算?(指名读算式说结果) 总结:我们再读一读右面这四个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知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你们会算吗?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 1、课本P48“做一做”第1题 师:现在,我们就翻开书本48页,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师:谁能大声地说出你列的算式?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生:50+6=56 56-50=6 56-6=50 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2开火车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五、随堂练习 巩固本节知识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一)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口答 9月27日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系联后前材教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 二、 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四、 课堂总结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新- 课-标-第 -一 -网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掌握新课的知识。 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五、 随堂练习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巩固本节知识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系联后前材教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1、开火车 2口答 1、教师出示例题一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 2.解决10+20。 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20=30 2.1、交流算法。 (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一个十加两个十就是三个十 ,也就是30;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2.2、组织评议。 a、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b、小结计算方法。 3.解决30-20。 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0-20=10。 师:接着我们看30-10=2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 (3)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1、 教材62页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说,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连加连减(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3、我会解决问题 一年级 时间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主动-互动-互助 学法 重点难点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 二、 合作探究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熟悉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 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巩固本节知识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科组 参加人员 备课主题 教法 联后前材教 系教学环节 一年级 找规律 主动-互动-互助 主 要 教 学 程 序 时间 10月15日 陈艳嫦、钟翠荷、李艺玲 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 学法 重点难点 一、复习 引入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 ,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1、完成“做一做”。 学生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页第1题。 学生完成,全班核对。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二、 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新知识。 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 巩固本节知识 〔教导处\\其它表册\\集体备课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