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 境 压密注浆技术在人工填土层基础中的应用 徐素健 f福建省东辰岩土基础工程公司 福建福州 35ooo5) 摘要介绍人工回填土层基础压密注浆进行预先加固处理,达到设计预期效果,该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压密注浆人工填土层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0)03-0131-02 1压密注浆加固机理 从压密注浆机理得知,浆泡的最终尺寸决定了加固的有 压密注浆是通过注浆泵将浆液挤入土体.在注浆处形成 效半径 据有关文献的研究和实践知:“按压密注浆施工,其 球形、树根状浆泡。浆泡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在浆泡邻近区 加固半径一般超过0.5m.并且在直径2m内土体都受到明显 发生塑性变形.离浆泡较远区域土体发生弹性变形.因而压 的压密.所以设计时.一般加固半径可在0.5m一1.0m间取 密后的土体密实度明显增加 注浆管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值 ”本工程加固半径取0.6m.则孔间距0.9~1.35m(依据独 注浆.形成浆柱.浆柱凝固后形成水泥土固结体。压密注浆刚 立基础尺寸不同进行调整)。根据需加固土体的相关尺寸计 开始时.浆泡的直径和体积较小,压力主要是径向即水平方 算得出.A、B轴承台基础布l2孔,C轴承台基础布15孔,注 向.随着浆泡体积的增加.产生较大的上抬力。压密注浆的挤 浆孔深超过人工填土层0.5m.各21个基础.施工平面 密作用对基础加固是非常有效的。在浆液压力作用下使相邻 已 间 土体得到压密.同时注浆处的软弱土体与水泥浆凝固后形成 tf.t ±t ±t t t j ±t j t ± t t t l } 』t 』{ —— 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合体.从而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己 建 1 r 2工程实例 车 间 2.1工程概况 南平某厂进行扩建厂房.由于有一基础与旧厂房基础相 联.无法采用其它桩基础.选择用压密注浆加固人工填土层 后采用基础。该工程为单层钢构厂房,并设有5t行车, 图1施工平面布置图 建筑面积4016m2 该场土层情况自上而下分别为: 图、注浆孑L布置如图 (1)人工填土:杂色,稍湿,松散~稍密,层厚0~18.1 in; l、图2所示 (2)粘土:黄、紫色、红褐色等,可塑~硬塑,层厚1.5~ 根据人工填土的 8.7m; 注浆加固的经验数 (3)砾卵石混粘土:黄色、土黄色,稍密~中密,层厚0.5~ 据.一般加固1 m 土 j 四j_,25o同。 8.5m: 体.浆液量约为0.1~ 图2基础孔位布置图 (4)残积砂质粘土:褐黄、紫红、灰裼色,层厚0~12.8m; 0.2 m3.本工程取0.15m3。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注浆材料选用水 (5)全风化砂岩:黄褐、灰褐色,控制厚度0.4~15.4m。 泥一粉煤灰混合浆 水泥粉煤灰配合比为1:0.5.水灰比0.6:1~ 根据场地地质勘察报告.本场地人工填土层承载力不 0.8:1。根据该参数计算需注水泥660t,粉煤灰330t,造孔量 足.承载力特征值为100 kN/m2.人工填土层堆积时问大于 6447m 根据设计孔数及总材料用量计算出孑L每m注浆的材 20a,厚度深浅相差较大.不能直接做基础。 料用量.然后依照确定的水灰比配制浆液,使总量得到保证: 2.2方案选择 同时计算出孑L每m的浆液体积用量.保证浆液均布。孑L每m 目前,人工填土层地基加固方法很多.主要有注浆法、石 用水泥102.4kg,粉煤灰51.2kg 灰桩工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桩与高压旋喷桩等。根据场地条 2.4压密注浆施工 件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设计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加固处理. (1)注浆使用的主要机具有:2TGZ一60/210注浆泵:U— 要求压密注浆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提高约1倍(地基承载力 JW一200砂浆搅拌机;UJL300立式搅拌机(二次搅拌);w一 特征值达到150 kN/m2以上) 3.2/7空压机;风镐;TXU一75A液压钻机;平板振动器。施工前 2.3压密注浆设计计算 按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并作好孔位标记.孑L号采用统一编号 作者简介:徐素健(1963~),男,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福建省东岩土基础工程公司注浆工程部经理、工程师,从事注浆、岩 土工程施工管理20a。 2o10.No.3, 媳 唬 施工时专人记录每次钻孑L深度、注浆深度及水泥注入量.深 度误差不超过100mm 表1 载荷板测试成果算表测试 (2)注浆采用下行方式,注浆孑L上部采用钻机穿过混凝 土及乱毛石垫层,进人软土后改用平板振动器、风镐成孔,从 上往下分段注浆.每段高为1m.注入量达到设计量值时终 止,直至成孑L注浆至设计孑L深。注浆采用多孑L连续交替、低 压、浓浆的施工工艺.先施承台的周边,并分序孑L不同段高施 工,再施工承台的中孔。由外而内.跳孔不同段交错施工,使 加固土体受到多次挤压、压密,并使后序注入的浆液留驻于 被加固的土休中。提高土体压密、固结加固效果。 2.5注浆施工过程可出现的问题及其技术措施 (1)用振动器、风搞成孑L直接将注浆管压人预定孔深,成 孑L较难时采用TXU一75A液压钻机成孑L (2)孔周边出现冒气、冒水泡或冒浆现象,应换孔轮换注 表1所示 由载荷板承载力测试结果得知.加固后的地基极限承载 力达到300 kN/m ,而原地基土承载力为100 kN/m2.平均提 高3倍,达到设计承载力提高1倍以上的要求:也满足经压 密注浆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50 kN/m2 3 结语 压密注浆是胶凝性的浆液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注人人 工填土层中,经挤密、渗透后固结,使原有松散的土体形成密 实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结合体,土体密实度增大、密度 增加、强度增强,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满足基础的要 浆.改用浓浆低压慢注并延长间隔时间 (3)出现注浆压力不能上升现象,应改注最浓浆注(水灰 比最高可达0.5:1).并延长注浆时间 求。该厂房基础经压密注浆加固后.厂房建成已投入使 用六年,地基沉降符合规范要求。可见,采用压密注浆工艺加 固软土层是可行 参考文献 1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2005年10月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 _(4)可灌性差的孑L,应采用稀浆、高压、小泵量连续灌注。 (5)采用下行法注浆.终孔时将注浆管留于土层中.起到 树根桩或加筋土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6)设立沉降观测点(每隔12m设一点),施工期间观测 土体变形对旧厂房建成筑物影响 2.6注浆效果检测 T-业出版社 叶书麟,韩杰,叶观宝.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4 施工期间场地内地面开裂、隆起.地层压密效果明显。浆 液中掺入氯化钠与三乙醇胺早强剂.注浆施工结束14天后 即对该加固土体随机取3个测点进行载荷板试验.其结果如 -‘_.¨..・。..¨ ・。|-¨|1・’.|¨t.・”…・.‘_,¨・.- |l¨1.一一。 。一- _’--” 1.‘ ・一‘。” … -・ .1。_-’¨¨_--”l…- ” |一。¨¨¨。‘¨¨・ ‘。l… 一。” - ‘l…I … ‘'l¨・ 龚晓南.地基处理.北京:中国建筑X-业出版社.2005 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YBJ44—92) (上接第122页) 方式已很难适应乡镇煤矿发展需要.目前.矿井开采深度不 断加大.主平硐长度已从以前的100多m发展到现在的 (6)JJ ̄l强地质测量工作 全面扎实的矿井地质和测量工 作将对建井、开采全过程起指导作用,能准确地提供地质构 1000多m.并普遍存在上下山开采.开采难度逐步加大,没 有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煤矿的安全生产 也就没有保证。为此.我们除在开采方式、支护方法等努力寻 求先进、科学的方法外,在预防顶板事故上也应在新技术上 造、节理方向、煤层顶底板岩性,以及相邻矿井的工作面、采 空区之问的相互关系等.为矿井的开采、支护方式选择提供 科学的依据 3 结语 煤矿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在于分析和掌握顶板的 活动规律.针对不同围岩和煤层顶板条件.合理选择开采方 式和支护方式;加强工人的素质教育培训,增强识别灾害.防 下功夫.使顶板管理有新的突破。如开采急倾斜煤层和煤包 时采用中深孑L爆破、斜坡采煤法、“笛子口”切割v型采煤法 等.能减少作业人员进入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面,采空面积较 小.安全系数较高等特点:尽量采用后退式采煤法,确实要采 灾抗灾能力:加强现场管理,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控制和消 灭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用前进式采煤法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留足煤柱, 同时选用大直径坑木支护运巷.使运巷不易变形垮塌;在煤 巷和半煤岩巷道掘进施工中使用超前支护等。这些新技术的 推广和应用对预防顶板事故发生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2009 l 。・ ¨^。’ l--”¨¨-一‘。¨¨¨。 l 。_l…¨一’’¨¨¨n’‘|.¨¨_。¨¨¨^。 l-一‘。 ¨一。 l’l-’。 ¨一。”l…l_ ’|1¨' t .‘ -。¨¨… 中海油6万t生物柴油项目在海南投产 年产6万t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近日投产。这是海 南首个建成投产的生物柴油项目.也是国家批准的 “首批国家级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项目”中最早投产的一个。 2010.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