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①___________,但多少民族创造了多少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②___________,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段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年了。
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C.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20.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比喻的运用及表达效果。(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②全社会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
升。③当前,我国正在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构建发展新格局。⑤“知识产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的多寡,反映着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强大。\"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易继明如是说。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这一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一经发布,便成为热门话题。1975年,我国测量出珠峰的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此次发布的珠峰高程是8848.86米。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气候多变、环境复杂,精确测量珠峰高程也是一个国家测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从政治和外交层面来说,珠峰是中尼两国界峰,也是两国友好的重要象征。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数据,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C (A.表直接引用;B.表强调;C.表特殊含义;D.否定讽刺。) 19.参:①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 ②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
评分细则:4分。每处2分,大意对即可。
20.参:①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即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
②以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而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为喻,阐述各民族建筑的功用和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③形象地揭示了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④以文学手法为喻,强调各民族建筑在相同的内容中的不同形式。 21.参:②语序不当,“保护”和“尊重”调换位置。
③成分残缺,在“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前加一个介词“从”。 ④搭配不当,把“提高”改为“加强”。 ⑥两面对一面,“强大”改为“强弱”。
评分细则:4分,四处,每处1分,指出其序号并修改正确才能计分。 22.参:今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正式宣布,精确测量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也将推向新高度。
评分细则:5分。保留关键信息(时间、共同宣布、最新高程、技术、意义,各1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