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幸福生活指南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熊海倦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广东 英德 513000
摘 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获取更为有效的信息。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促进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高中阶段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词汇记忆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应注重具体语境中语言知识的理解表达。新课标强调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要求加强对文章的主题、内容、问题结构、语言特点等进行深入解读,提出了加强学科素养,发展多元思维,强调了语言运用的社会情境性。这对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结合阅读教材,培养阅读意识
教材是学生接触阅读材料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为优秀的阅读材料。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为学生选择出最新的、最前沿、最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阅读材料中包括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学生在多次阅读中,能够熟悉词汇和语法,对教材的阅读材料进行精读和解析,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材的阅读材料主要是教材的Reading部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精读。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泛读,对文章有一个大体了解,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对文章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回顾性的阅读,对于某些借鉴性很强的句子,可以背诵下来,熟悉其中的语法结构,从中归纳出语法结构特征。比如,
Module 11 Unit 1中的Reading有这么一句:If no one were to collect the rubbish, the streets would soon become very dirty, the number of rats would increase, and the disease would spread。这就是虚拟语气中对未来虚拟的一种
用法。在许多的阅读材料中,语法结构都是类似的,并且是以教材的课文为原始来源的,所以熟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深刻掌握其中的知识,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通过文本咀嚼,培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中的考试内容之一,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题干分析,并结合阅读内容回答问题。如以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英语文章进行分析,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教学活动中进行技能训练的时候,教师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根据理解,以文章中的某项重点为核心,提出问题,鼓励全班学生回答问题,进而让教师总结问题,从而评选出学生最喜欢的问题。教师在这些问题中要进行深度总结,将一些思想性的内容融合其中。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以Black Dan为例开展讲解,学生根据阅读可能会提出问题:How long does it probably
take the rock to hit the bottom after it starts falling into the shaft?这个问题主要是将小说
的问题提炼出来,学生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出来,这其实能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加强小组合作,引导深度理解
合作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探究的过程有效地削弱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展开阅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渐入佳境,达到阅读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例如,在Earthquakes一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人数适宜的学习小组。然后,我将如下问题出示到电子大屏幕上:(1)Imagine your home begins to shake and
you must leave it right away. Your have time to take only one thing. What will you take?Why?(2)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
中,我先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方式发表自己对第一个问题的意见,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回答第二个问题。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活
动,营造了自由、平等的阅读探讨氛围,提高了学生对文本探讨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促进了学生英文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四、英语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在阅读之前集中教词汇和讲解语法项目,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达到快速阅读和快速理解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语言点要得法、得当,应根据文章中生词的难度来确定教学顺序。有的生词可以在阅读之前集中教,比如那些学生通过上下文很难猜测的词汇;有的生词可以放手给学生去猜测或查词典。而那些有语篇逻辑功能和语法功能的标志词,则宜在读后教。对于文章中的语法知识的处理,可以采用“先感性,后理性”的方法。对于语法知识,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化的认知、理解、内化和吸收。让学生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功感,保持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常规模式为:“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对文章中的语言点只要求作简单的处理,达到理解的目的即可,宜简不宜繁,宜实不宜虚,切忌走极端化、片面化——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应正确理解英语阅读教学的主题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英语教材为主体,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鼓励高中生去细读、精读课文,并加强阅读练习,持续地引导高中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汤云云.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4):30. [2]夏焕君.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新东方英语,2019,(3):.
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5期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