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慨况
1、拟建的重宾旅游休闲食品项目工程位于重庆市璧山工业园区青杠组团塘坊片区,工程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8717.79m2,总建筑面积为51994.97m2 。其中厂房一建筑面积18065。47,总高度19。2m,最大跨度7.7m,为四层框架--无梁空心板结构。
2、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79.60m。本工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本工程抗震设防为六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四级。
3、结构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4、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5、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地下为二类a,地上为一类;卫生间板室内高湿度环境为二类a。
本工程基础主要采用柱下基础。结构框架梁、FH(聚苯芯模)空心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一、编制说明
1。1、为在施工中正确贯彻现浇混凝土FH空心楼盖的设计意图与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针对该技术的关键施工环节制定本施工方法.
1.2、本施工方法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以FH作内置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和质量验收。
1.3、本施工方案依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05SG343; 重宾旅游休闲食品项目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标准和文件而编制。
1.4、在按本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操作与检查时,除应符合本篇条文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二、主要技术特点与施工工艺流程
2.1现浇混凝土FH空心楼盖是一种由暗梁或明梁、非抽芯式内置模、FH内模间腹肋、FH内模顶和FH内模底现浇混凝土板等构件组成的空心楼盖.
2。2根据柱网、板跨、荷载等具体要求,由结构设计确定FH内模的高度为180mm;FH内模空心楼盖的总厚度为280mm;楼盖截面中孔间腹肋及暗梁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20mm,150mm,50mm)、(280mm);FH内模顶、底现浇
板的厚度均为:(50mm);梁板配筋有:一级Ф6。5、Ф8、三级Ф6、Ф8、Ф10、Ф12、Ф14、Ф16、Ф20、Ф22、Ф25。
2.3暗梁与楼盖等厚,设计为非预应力梁.
2.4现浇混凝土FH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1. 图2。1现浇混凝土FH内模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流程:
对拟施工楼盖测量放线 支模架及模板安装 ↓ ↓ 在模板上对框架梁、内模、预留预埋设施等作定位构件 钢筋下料成型 → ↓ 框架梁、板底、腹肋钢筋安装,内模底部定位设施施工
下内模计划,委托专业厂家生产 ↓ ↓ 内模进场验收 排放FH内模,内模水平﹤—-—— 定位及抗浮锚固措施 ↓ 内模安装质量验收 ↓ ↓↓↓ ↓ 板面钢筋安装 安装预留预埋验收
钢筋隐蔽验收 浇筑楼盖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 三、模板与钢筋
拆 模
3。1现浇混凝土FH楼盖的模板与钢筋施工,一般操作应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的有关规定。
3.2根据楼盖厚度,FH内模间腹肋宽度、FH内模顶及FH内模底现浇板厚度、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计算恒荷载值,并充分考虑楼盖上施工荷载后,进行模板竖向和侧向承载及稳定计算,设计模板,龙骨与支撑。
3.3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3.3.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40;4。50。
采用的钢管(mm):Φ48×3。8 ;Φ48×1.3;Φ48×6。0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对接扣件。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3。3.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FH芯板(kN/m3):0.083;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3.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15;每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670。000; 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砼计算厚度(mm):200。00;楼板的FH芯板计算厚度(mm):18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20.000; 3.3.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九夹板,厚度为18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13.2、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82/6 = 54 cm3; I = 100×1。83/12 = 48.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⑴、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12×0。28×1+0。35×1 =3.71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2。5×1= 2。5 kN/m; ⑵、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3。71+1。4×2.5=7。95 kN/m 最大弯矩 M=0.1×7。95×2502= 49688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49688/54000 = 0。92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92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⑶、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 =q1=3。0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 0。677×3.71×2504/(100×9500×48.6×104)=0.021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ν]=250/ 250=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21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
13。3、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10×10/6 = 83。33 cm3; I=b×h3/12=5×10×10×10/12 = 416.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⑴。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18×0。25×0.15+0。35×0。25 = 0.763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2.5×0.25 = 0。625 kN/m; ⑵.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 q = 1.2 × q1 + 1.4 ×q2 = 1。2×0.763+1。4×0。625 = 1。791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791×12 = 0.179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W = 0。179×106/83333.33 = 2.148 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2.148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
⑶.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n < [τ]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791×1 = 1。075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 ×1.263×103/(2 ×50×100) = 0.379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79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
⑷.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 q = q1 = 0.763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0.763×10004 /(100×9000×4166666.667)= 0.138 mm;
最大允许挠度 [ν]=1000/ 250=4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38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 mm,满足要求!
13。4、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791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79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2。216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9。21 kN ;
最大应力 σ= 7501.287/5080 = 155。414 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5.414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2.216mm 小于 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13.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9.21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13.6、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38×6。3= 0.869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1×1 = 0.35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4×0.2×1×1 = 4.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919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1 = 4.5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 = 1.2NG + 1.4NQ = 11kN; 10。2.7、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 =N/(φ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1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按下式计算:
l0 = h+2a = 1.5+0.1×2 = 1。7 m;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
l0/i = 1700 / 15.8 = 108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3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1000/(0.53×4) = 42。443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42。443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按下式计算
l0 = k1k2(h+2a)= 1.167×1。014×(1.5+0.1×2) = 2.012 m;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 按照表2取值1。014 ; Lo/i = 2011.675 / 15。8 = 127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12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1000/(0.412×4) =54。6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54。6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3。10龙骨和支撑的布置宜考虑兼作FH内模抗浮锚定的要求,模板双向起拱1~3‰。
3。11模板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应对暗梁、FH内模、预留预埋管、孔等作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
3。12FH内模楼盖暗梁钢筋、底板钢筋及FH内模肋间钢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初验,并在FH内模底部定位措施完成并确定可靠后,方可进行FH内模铺设施工。
3.13板、腹肋、梁钢筋双层双向布置,避免不同钢筋反复重叠超高. 3.14楼盖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完成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3。15宜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短钢筋头作板面混泥土标高控制标识,以保证其在后续混凝土浇筑中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内模的验收、堆放、调运与安装 (一)、FH内模的验收
4.1。1 FH内模的型号、规格与数量、应根据设计文件确定,提前分批按规格向供货方订货.FH内模的规格尺寸,除应符合个体设计图平面尺寸要求外,应尽可能减少规格类型种类,局部不合模数处采用相应圆型配套构件。FH内模高度每50mm为一个级差。
4.1.2 FH内模到场后应进行验收,验收项目包括: (1)批量、规格; (2)本批出场合格证;
(3)按“FH进场验收记录”(附录2)要求项目验收.
4.1。3验收结果以批的单位,在“FH到场验收记录\"(见附录2)上记录,
并与本批的出场合格证一并归档保存,作为质量追溯的依据。 (二)、堆放与调运
4。2.1 FH内模的堆放应坚实、平整、洁净。未做表面硬化处理的堆场,其基层应坚实,表面应铺垫洁净砂子厚度不应少于50mm。
4.2.2 FH内模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叠层堆放,叠堆两端头应留有不少于800mm宽的通道,FH内模在施工现场的叠放层数应符合表4.2.1的规定,FH内模叠放后应作储防标识,并应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 FH内模现场叠放允许高度 (表4.2。1) FH内模高度(mm) ≤200 容许叠层 ≤8 200~300 ≤6 300~400 ≤4 >400 3 4。2.3应采用专门的吊笼(箱)调运FH内模,笼(箱)内的容许叠堆高度同表4。2.1,且不得高出笼(箱)侧挡板。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FH内模进行调运。
4.2。4FH内模被调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 (三)、内模的安装
4。3.1FH内模被调至安装楼层排放前须对其外观完好情况作逐个检查.FH内模破损不超过表4。3。1所规定的标准。而有可能漏入混凝土物料者,均需进行封补,填塞,然后方可入模。破损严重超标不得使用。(表4。3.1)
FH内模高度FH(mm) 容许一般破损 高度方向 FH内模长度方向(mm) ≤200 200~300 300~400 >400 HFH/3 300 HFH/4 300 HFH/5 300 HFH/6 200 一般破损密度(处/个) 容许单处最大破损 2 2 2 2 HFH/2 HFH/3 HFH/3 HFH/4 4.3。2调整对线,保证FH内模之间及FH内模暗梁、墙、柱、之间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将FH内模采用钢筋支凳或混凝土垫块垫至设计标高,相邻FH内模之间应用钢筋定位卡固定,保证纵横肋距.FH内模抗浮锚固拉筋(或拉丝)的规格、位置、间距等应根据FH内模所受混凝土浮力大小、施工条件等,通过计算确定,抗浮锚固必须牢固可靠,抗浮锚固形式可参见附后的抗浮锚固方案图选用。
在浇筑混凝土时FH内模会承受很大的浮力,因此必须将FH内模拉结锚固.
拉结锚固点一般是在FH内模的两端和中间,距FH内模端约1/4处和中间,分别放三条通常钢筋作压筋,然后用铁丝将钢筋与模板支架拉结锚紧。或在FH内模顶部加设垫块,再将面层钢筋与支模架拉结锚紧,压筋和拉结铁丝的大小,拉结锚固的间距。
抗浮计算:(取1m2计算)
V浮=V砼—V芯=2。4×103×0.20-0.083×103×0.18=465kg=4.65kN 采用12#镀锌铁丝直径为2.8mm:
F抗=2.8×2.8×0。7854×9。8×41。5=2504N=2。504KN(单根) 因每个FH尺寸为1000×180×200mm3,故每m2有4个FH芯板;按施工要求每m2有4个受拉点,为了便于施工每个点铁丝形状详附图为双根。2.504KN×2×4=20.03KN﹥4。65KN 能够满足要求。
4。3。3FH内模下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按放线预埋,为减少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预埋管线盒宜尽可能布置在FH内模空心楼盖肋间的位置。与FH内模相交的预埋宜采用钢管、预埋管交接处应布置在FH内模空心楼盖间肋处,竖向穿楼板管道宜先预埋套管。必要时预埋管线处FH内模可切开或在FH内模上锯缺口,让出管线位置,预埋完成后应对切口或空洞填堵密封。
4。3.4放线排布FH内模时,严格按设计图示尺寸,将其与最近的梁、墙钢筋的间距调整为50—70mm,与预埋孔洞的净间距调为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不小于50mm。
4.3。5FH内模的安装误差容许值详见“FH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见附录1)
4。3.6FH内模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序施工。检验的情况应及时、如实、准确地记录在上述“FH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该表的整理归档要求与其他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相同。
4.3。7检验以目测为主,辅以量测.目测对象为整个施工中的楼盖;量测对象以两队相邻梁所围闭成范围作一个检测区间,每区间随即抽取几处进行量测。施工面积不大于500㎡的楼盖,每层抽测三个区间,超过500㎡以上的部分,每增加200㎡,加抽一个区间.
4。3.8量测位置与方法:
(1)“FH内模间距”在FH内模中部量测;
(2)“FH内模平行\"在FH内模两端的拉结锚固点量测,取两测定值之差的绝对
值为实际偏差值;
(3)“相邻FH内模的最大高差\"用2m长靠尺垂直横跨各FH内模中部,取目测最大高差量测;
(4)用钢卷尺、靠尺、内卡尺等工具进行量测。 五、内模成品保护
5.1应尽可能避免减少FH内模到场后的临时堆放与二次搬运。FH内模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抛掷。
5。2安装固定FH内模施工过程中,应在盒顶铺垫脚手架板作保护,不允许直接踩踏FH内模.不允许将扣件等重物直接抛至FH内模顶面.钢筋等重物起吊堆放位置应垫设木方或模板等保护FH内模.
5.3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FH内模上,若采用塔吊吊运混凝土,吊斗下应铺设模板缓减冲力,混凝土不能直接冲击FH内模。输送泵输送混凝土时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差,下落高差大于50cm时宜用模板缓减混凝土对FH内模的冲击力。 六、浇筑混凝土
6.1泵送混凝土的立管、水平管、转角接头、布料口支座或运送混凝土物料小车的通道,应在FH内模上架空安装、铺设。详附图1
6.2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调整FH内模与钢筋。并应安排木工对支模架进行护模。
6.3混凝土的浇筑,宜沿FH内模纵轴单向进行,不宜沿垂直FH内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筑。混凝土的塌落不宜小于150mm,且布料与震捣应同步进行,以保证FH内模底被充实填饱满,无积存气囊、气泡.
6。4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根据内模型式和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具体要求确定,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1/2和空腔底部板厚的1/2,且不得大于25mm.
6.5为防止FH内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压力不平衡,造成平面位置窜动,除在FH内模之间用自带的短铁丝连接控制定位外,可用木契在FH内模间作临时定位,以保证FH内模间肋宽准确,但木契在浇筑后应及时拔除,不得遗留。
6.6浇筑混凝土FH内模楼板时,宜采用小型插入震动器(3cm)震捣,不得将震捣器直接触压FH内模进行震捣。并配合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采用小于1500W的小功率振动器.
6.7楼板混凝土浇筑完后,上部支撑架待混凝土达到终凝后再进行铺设,支模架立杆下加设垫板,并应对垫板进行抗冲剪验算。
6.8FH内模混凝土浇筑时宜分次进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过楼盖厚度的五分之三,待振捣密实后再进行第二次布料.
6.9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现场FH内模变形过大或损坏,应及时采用支护挡板或填塞等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对芯模的压力,以芯模内不进混凝土为准。 七、模板的拆除
由于厂房一工程柱网间距普遍为7.5m,规范要求:凡是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75%方能拆除模板。根据近期天气状况,及搅拌站实验室相关技术资料,设计要求楼板砼为C25;取10天砼试件抗压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模,未达到则取14天砼抗压强度,拆模时间相应顺延。 附图1: 附录1:
FH内模进场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高度: 合格证号: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1 检查项目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质量要求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准确 芯模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 检查结果 2 表观质量 长度 尺寸 0,—20mm ±3mm 5mm ≤25kg/m 3 允许偏差 外径 平直度 4 重 量
5 径向抗压荷载 验收结果 ≥1000N 年 月 日 供货方代表 验收人 收货方代表 附录2:
FH内模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表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验收部位、区段 项目经理 检查项目 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准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1 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验收 标准的规定 确,进场验收应符合相关质量 2 使用的部位、型号、规格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 在施工中造成FH内模的局部破损处理 已修复,且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导致破损扩大及漏入水泥浆 抗浮锚固和防水平漂移措施合理,牢固可靠,并无遗漏。 必须顺直 2 抗浮锚固和防水平漂移措施 3 目测同列芯模中心线一致。 4 5 6 7 施工FH内模间距 FH内模两列(行)间平行度 相邻FH内模的顶面最大 高差 FH内模与墙、柱、梁 间距 专业施工员 ±10mm 15mm 15mm ±10mm 施工班组长
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