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职称: 主考人: 总分:项目 分数 评分等级 操作步骤 A 护理评估: (1)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是否能承受插入导管的刺激 (2)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如既往有无鼻饲的经历,是否紧张,是否了解插管的目的及是否愿意配合插管等 (3)患者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偏曲,有无鼻息肉等 操 作 前 准 备 (15) 患者准备: (1)了解插管的目的、操作过程及配合的相关知识 (2)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3)有义齿操作前应取下,妥善放置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熟悉管饲法的操作程序,向患者解释管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用物准备:治疗车、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无菌盘(内备20ml注射器1个、弯盘1个、纱布3块)、灌食器各1个、一次性鼻饲包(内有手套一副、胃管1根、石蜡油棉球1个)、治疗巾1个、棉签及棉签罐、治疗碗(内盛温开水)、胶布、压舌板、听诊器、手电筒、鼻饲液(温度38-40℃)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使患者取合适体位 检查并清洁一侧鼻腔,确定剑突位置 取治疗巾垫于患者颌下,打开无菌盘,取弯盘放于患者口角旁 打开一次性胃管包,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应插入的长度(前额发际至剑突或鼻尖经耳垂至剑突的距离)约45-55cm。 操 作 过 程 (65) 润滑胃管的前段,用手持胃管缓慢插入。插入胃管至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一直插管到预定长度(口述:边操作边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用手电筒检查胃管是否盘曲于患者口腔内。抽吸胃液,确认胃管在胃内,夹闭胃管的末端,脱手套 妥善固定胃管,在胃管末端注明胃管起止时间及置入长度 灌注前用注射器抽吸胃液,确认鼻饲管在胃内。测水、灌注液温度均为38-40℃,先注入10~15ml温开水,再缓慢灌注鼻饲液,鼻饲完毕再次注入10~15ml温开水。 为患者擦拭面部,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B C D 得分
3 2 1 0 3 2 1 0 3 3 2 2 1 1 0 0 3 2 1 0 6 4 3 5 3 2 4 2 1 3 1 0 9 7 5 3 14 11 8 5 6 6 5 5 4 4 3 3 12 5 10 4 8 3 6 2 口述 提问 (5) 表述清楚,音量适中 内容准确 语句通顺、流利 举止端庄,仪表大方,遵循查对制度操作规范熟练有序 4 3 2 1 5 4 3 2 评 价 (15) 操作方法正确,动作轻柔,无粘膜损伤、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患者理解插管意义并能主动配合。确保插管于正确位置,无脱出。管喂饮食清洁,温度适宜,保证患者基本营养、药物及水分的摄取 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患者满意。拔管后患者无不适反应。操作时间要求在8分钟内 5 4 3 2 6 5 4 3 口述与提问 1.鼻饲的适应症:对下列不能自行经口进食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1)昏迷患者。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 (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
(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 2.鼻饲的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
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2) 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 (3)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间隔时间不少于2h。
(4)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5)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
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6)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
一次。
(7)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3.证实胃管在胃内有三种方法:
(1)连接注射器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可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胃区,快速经胃管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3)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