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鄂东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文旅融合型产品开发

来源:华佗小知识
基于 鄂东 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文

旅融合型产品开发

摘要:近年来,随着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建设文旅小镇的热潮,并发展出当地特色文创产品。鄂东传统文化是发展当地特色文旅产业的重要依托,其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特色亦是发展鄂东文旅融合型产品的重要来源。鄂东地区因其悠长的历史,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特殊的民间文化,是发展鄂东文旅融合型产品的文化源泉。本文将基于鄂东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分析鄂东地区的文旅融合型产品开发的条件及意义。

关键词:地方传统工艺,鄂东地区,文旅产品 一、鄂东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分析

鄂东传统工艺美术紧贴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鄂东地区深受楚文化的沁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这些工艺美术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它根植于鄂东人民的生活中,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民间工艺美术描述人们的生活、愿景与期盼。风土人情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决定着鄂东民间工艺美术的地方特色,如阳新布贴、黄梅挑花、通山木雕和红安绣活等。这些不同地区有此各自擅长的领域。其中阳新布贴、黄梅挑花和红安绣活虽然同为布艺工艺美术,但是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阳新布贴是通过对布料的剪样、拼贴、缝制、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的效果,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阳新布贴是楚文化最为本色的体现。而黄梅挑花和红安绣活是以刺绣、绣花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鄂东妇女们优秀的绣活技术。鄂东民间工艺产品喜用黑红,具有独特的颜色系统。鄂东的民间布艺有其特殊的配色系统,称为“五行色”,即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这些颜色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鄂东民间布艺将这种颜色系统一直传承沿用至今,同时也反映出手艺人们追求自然、淳朴的精神境界。

二、当前湖北文旅融合型产品发开现状及问题

湖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在这里孕育,在这里有武汉黄鹤楼、荆州古城、黄冈赤壁和屈宋辞赋,湖北坐揽山水之美,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4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旅游业发展所谓是如鱼得水。然而随着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进步,相应的文旅产品却还存在些许问题,停滞不前,文化产业结构存在低端化与同质化、产业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本该作为独一无二的湖北某文旅产品,却和其他省份的文旅产品并无差异,文旅融合型产品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当前产品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现景区的销售产品,习惯于拿来主义,尤其是较为小众的景点,直接照搬其他景区产品售卖,市场同质化严重,没有根据自身文旅景点的实际文化出发,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文创产品种类单一,设计缺乏新意,常常是观众“过而不入”的参观盲区。再者有的产品仅仅把书画作品或文物的图案直接印制在丝巾、抱枕、T恤、文具、茶具等物品上,只是对文物实体进行了模拟复制;部分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十分相似,实用性和创意不强。 文创产品所代表的文化历史气息本身就很厚重,远离现代人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创新二字,现市场上流行的故宫文创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就是因为它的创新性。第三,品种雷同,缺乏新鲜感。景区的文创产品跟风严重,制作雷同,如耳机、调味罐、U盘、纸扇、书签、雨伞、杯子等相似产品屡见不鲜,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失去了文创产品的内核力。

产品昙花一现,缺乏稳定性。受到市场上的盲盒热启发,近年来文旅行业也掀起一波“文创+盲盒”的热潮,然而这也只是快消产品的一种表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旅融合型产品的开发应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要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文旅融合型产品的开发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设计的出发点;二、是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地开发文旅融合型产品,不能盲目追求数量,不考虑实际消费情况。文旅融合型产品是景区文化功能和宣传功能的延伸,将鄂东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人的产品需求,审美结合起来,可以让消费者把文旅的记忆与体验带回家。

二、鄂东文旅融合型产品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开发策略

积极开拓鄂东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将鄂东传统工

艺美术特色美学与鄂东旅游发展相结合,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文旅产业升级。统筹推进鄂东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保护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例如以鄂西武当山旅游区为参考,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融入旅游景区的建设,将鄂东的阳新布贴、黄梅挑花、红安绣活等非遗业态引入景区。

促进产品融合。加快鄂东文旅融合型产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大鄂东文旅资源的挖掘力度,创新鄂东文化创意和产品包装,加速高质量鄂东文旅融合型产品供给,推出阳新布贴产品、黄梅挑花产品、通山木雕产品等一批具有鄂东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进景区,推动更多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建立一批鄂东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开发成集文化创意、户外竞技、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可拓宽发展鄂东名人故里游,打好名人牌,将闻一多故里、陆羽故里、东坡赤壁等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品,打造成具有鄂东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促进文创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温暖的重要载体。鄂东本身的传统工艺不仅可观性强,而且实操性质也很强。要发展鄂东特色的文旅融合型产品,就要抓住这一特点。注重开展体验感的产品开发,文旅不仅是生理上的旅游,也是一场思想上的旅行,比起缺乏实际作用的“纪念型文旅产品”,体验型文旅融合产品更能使游客深刻体会鄂东的文化、由衷的想要了解鄂东文化。例如恩施土家族的特色织布西兰卡普,在参观展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实际操作,工作人员也会在一旁辅助,这种身临其境的体感实在是令人难忘,完成后也会有附赠西兰卡普的包的半成品,游客可以根据喜好自行创作。这一活动深刻体现文旅融合型产品的内涵,文化与产品本身互相交融、互相映射。反观鄂东的传统工艺美术类似的有阳新布贴、黄梅挑花及红安绣活,甚至是通山木雕,都是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开展体验型的文旅融合型产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二者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文旅工艺品,一方面以文化创意引领对鄂东旅游资源、衍生品的开发,另一方面也为鄂东的传统工艺美术温暖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现在文旅融合型产品的发展中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立足点,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学习和研究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使产品同质化现象得到改善。在不断的学习发展中提高对创新的认知能力,提高与消费者的沟通与联系,创作出能打动人心的优秀文旅融合型产品。在文化+旅游的大背景发展下,人们的旅游观念已经从简单的“到此一游”升级转变为注重体验地域人文,旅游产品需求转变,更需要设计师们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创造出实用与创新兼具的文旅融合型产品。鄂东地区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美丽,值得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挖掘鄂东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贯穿文旅产品的构思、制作、包装与宣传、旅游线路的规划,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互动,促进文旅融合型产品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龚玉. 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补花艺术调查记[C].咸宁:湖北科技学院 [2]谢涛. 鄂东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基因提取与设计应用研究[C].黄冈:黄冈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师范大学2021年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S2021QN02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