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伤寒论》原方治验3则

《伤寒论》原方治验3则

来源:华佗小知识
・62・ 中医研究2013年7月 第26卷 第7期TCM Res.July 2013 Vo1.26 No.7 文章编号:1001—6910(2013)07—0062—02 ・临床经验・ 《伤寒论》原方治验3则 张铁峰 (襄城县中医院,河南襄城461700) 摘要 《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尊奉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想 成才,必须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本文兹举临床验案 3则,以抓主症、找病机为突破口,结合《伤寒论》条文,运用 原方治疗疾病,取得一剂知、两剂愈的显著疗效,验证了《伤 寒论》方药的神奇。 关键词:《伤寒论》;头痛/治疗应用;桂枝汤/治疗应用;小柴 胡汤/治疗应用;新加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3.07.34 《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尊奉的中医经典著作之 一。想成才,必须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笔者临 证时以抓主症、找病机为突破口,结合《伤寒论》条 文,运用原方治疗疾病,取得一剂知、两剂愈的显著 疗效,验证了《伤寒论》方药的神奇。现举《伤寒论》 原方治验3则,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1桂枝汤的妙用 药物组成: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炙), 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掰)。 因桂枝汤为《伤寒论》的第一首方,故又称群方 之冠。尤怡在《金匮心典》中引徐(彬)氏之说,日: “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 气和阴阳。”说明该方具有解肌发表或调和营卫的 作用。张仲景对该方的论述条文甚多,如《伤寒论》 第13条日:“太阳病,头痛,汗出,恶风,桂枝汤主 之。”第56条日:“伤寒不大便六七13,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 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案1 患者,女,74岁,2010年7月25 Et初.诊。 主诉:感冒后头痛6 d,不大便3 d。患者6 d前晚上 出现身冷,发热(腋下38.5℃),头痛,无汗,服用安 乃近片2片,汗出后热退,头痛减轻;次日午时再次 出现发热(腋下38.5℃),头痛,于当地某诊所给予 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 d,仍发热(腋下37.4℃), 头项疼痛,不排大便。现症:恶寒(恶风),汗出,头 项疼痛,发热(腋下37.4℃),寸口脉浮,小便色、量 正常。笔者辨其为太阳中风证,给予桂枝汤1剂。 处方:桂枝15 g,白芍l5 g,炙甘草10 g,生姜15 g, 大枣4枚。嘱患者头煎时加水600 mL,煎药汁至 300 mL,顿服;约10 min后服热小米汤300 mL。若 2 h后病情未减轻,则二煎继服。患者服头煎药汁 约1 h后,全身微微汗出,头痛消失,周身轻松。服 二煎药汁1 h后,排出大量大便。翌日病愈。 按本例患者感冒6 d,不大便3 d,伴发热、汗 出、头项疼痛、恶风,与《伤寒论》第13条所述相符; 头痛,不大便,发热,小便清,与《伤寒论》第56条所 述相符。张仲景言:“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 汗。”邪气在表,正气抗邪于外,不能顾护于里,里气 失和,腑气不得降,故不排大便。仲景通过观察小便 的清与否,来判断病在表与里,可谓一字千金。患者 服桂枝汤后,表邪解,里气和,则大便畅。 2小柴胡汤的巧用 药物组成: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 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3两,大枣12枚。 《伤寒论》第101条日:“伤寒中风,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第230条日:“阳明病, 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 第263条日:“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案2患者,男,40岁,2010年11月16 13初诊。 主诉:大便困难半年。患者白半年前感冒后渐渐出 现排大便困难,近3个月来每El要人厕蹲便十余次, 每次近0.5 h,但多数无大便,少数排量少,质软,不 臭;近1个月来每于夜间子时出现便意时,即突然四 肢瘫软无力,不能动,但头脑清醒,发病时面部发白, 口唇发青,约3~5 min开始出汗,至头发湿透则四 肢逐渐能动,体力恢复,入厕或解少许大便,方能入 睡。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做过多次检查,均无明确诊 断,给予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均无效。患者 平素常口苦,咽干,两胁不时胀闷。现症:舌淡,苔薄 白,脉弦。给予小柴胡汤3剂,处方:柴胡20 g,黄芩 10 g,半夏15 g,人参10 g,炙甘草10 g,生姜10 g,大 枣4枚。嘱患者煎药时每剂加水1 000 mL,煮药汁 至700 mL,去渣,再煎取药汁500 mL,将两次煎取药 汁混合,分2次温服。服药后,患者诉夜间未再瘫 软,每日人厕减至6次以下,蹲厕时间也变短,仍口 中医研究 2013年7月 第26卷 第7期TCM Res.July 2013 Vo1.26 No.7 苦、咽干。效不更方,再取2剂。服药后,患者诉大 主诉:右上嘴唇不能触摸,摸之剧痛半年。患者半年 前感冒后出现右上唇不能触摸,起初为局部痛,渐渐 出现右面部刀割样疼痛,甚至不敢洗脸,一旦碰着右 便每13 1次,口苦、咽干、胁胀均消失。 按患者因感冒致病,口苦,咽干,脉弦,均符合 《伤寒论》第101条及第263条所述;胁下满,不大 便,舌苔白,符合《伤寒论》第230条所述。患者每 13人厕十余次,大便不多也不硬,此种情况笔者临证 2O年余从未见过,但按仲景的思路,从少阳病人手。 少阳为机体的枢纽,子时为胆经值13,少阳枢机不 利,子时胆经升发受阻,正邪相争,则出现四肢瘫软 无力;汗出后邪气暂退,肢体瘫软恢复,少阳病波及 上唇即诱发右面部刀割样疼痛;曾于多家医院按三 叉神经痛治疗,给予中药、西药、针灸、穴位注射等方 法,均无效果。现症:神情疲惫,少言,问一答一,面 部皮肤略发黄,无肿胀,无斑疹,舌淡白,苔薄白,脉 沉细迟,脉搏58次/min。给予桂枝新加汤2剂,处 方:桂枝15 g,白芍20 g,炙甘草15 g,人参15 g,大 枣4枚,生姜20 g。9月28日复诊,患者精神明显 好转,诉服药1剂即舌能抵上唇,服药2剂即能洗 脸。效不更方,继服4剂,病愈,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神疲、少言、舌淡、脉沉细迟,当属 阳明,阳明通降不利,则大便困难。给予小柴胡汤调 和阴阳,枢机和利,胆经升发有序,阳明通降有力,则 病愈。 3新加汤的奇用 药物组成:桂枝3两,芍药4两,甘草2两(炙), 气血虚弱,不荣则痛,但不能触碰又类似实证。前医 用药看似对症而无效,采用仲景之方,以桂枝汤调和 人参3两,大枣12枚(掰),生姜4两。 营卫,加人参补气,加大白芍用量以养血,大量生姜 引药力达表,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收稿日期:2012—12—07 (编辑 颜 冬) 《伤寒论》第62条日:“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 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 之。” 案3 患者,女,70岁,2008年9月26日初诊。 文章编号:1001—6910(2013)07—0063—04 ・针灸经络・ 舒肺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 12例 贴敷时间分析 张盼奎 ,余学庆 ,李建生 ,李素云 ,王明航 ,王海峰 , 李 亚 ,张海龙。,王艳芳 ,谢 洋 (1.河南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3.河南中IK学院老年IK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 目的:观察舒肺贴不同贴敷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ll2例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补肺益肾方(人参、黄芪、构杞子)3袋/次,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3.07.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 ry disease,COPD)是一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 2次/d;舒肺贴软膏剂(白芥子、延胡索、细辛)在夏季三伏天 前的第10天,三伏天内的第1,10,20天,三伏天后第10天各 贴敷1次。以4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根据舒 肺贴不同贴敷时间分为3组:6~8 h组、>8一l2 h组、<6 h 大疾病,其发病率、患病率逐年上升。COPD不仅能 引起患者13常活动受限,而且可导致患者的情绪、心 或>12 h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3组在减少患者急性加 重次数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贴敷时间 在8~12 h组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但在减少 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 心健康及生存质量。目前,西医治疗COPD的措施 主要有戒烟,运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 呼吸肌功能锻炼、人工通气及单侧肺置换等,但这些 措施均不能有效逆转或阻抑COPD的进行性发 展¨ 。2012年2月--2013年3月,笔者采用补肺益 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对比,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肺贴贴敷8—12 h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疗法;舒肺贴/治疗应用: 贴敷疗法;时间相关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