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 第三十五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
(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七)医疗事故等级;
(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款(四)至(八)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重大医疗过失认定是怎样的
1、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
2、医疗过失行为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后果,无论这一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已经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重大医疗过失的认定是怎样的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
(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 第十
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谷会肖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