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户口迁出农村后,宅基地仍存在,但无修建权。处理方法有三种:推出宅基地获取补贴、流转给他人或等待房屋倒塌回收。迁出户口无法获得宅基地,但原房子有试用期,但无修缮权,可能会被收回。如果父母仍在农村,他们可以使用宅基地并修建房屋。迁出户口无权回村盖房,但父母农村户口可以代为盖房。非农户籍人无权在宅基地盖楼房。非农户口不能继承宅基地和耕地,但可继续使用原有房屋,需申请修整。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户口迁出了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办
1、户口迁出了,农村的宅基地还是在的,因为房屋是固有资产,房屋主人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能够对房屋进行修建,处理的办法只有三种:
(1)推出宅基地获取一定的补贴;
(2)流转给他人,有人肯要你的房子,并且村集体可以分宅基地给他;
(3)等带房屋倒塌,宅基地被回收。
2、在相关规定下,如果户口已经迁出是不能够获得宅基地的,但是原来的房子还具有试用期,但是不具备修缮的权利,时间一长会有破坏的情况,最后因为这些房子有安全隐患而被集体收回。
3、自己户口迁出,父母户口仍在农村的,那么宅基地的试用期就在父母手里,“按照一户一宅”的使用原则,父母还是村集体的成员,他们依然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出资,让父母重新修建房屋。
二、户口迁出了如何回村盖房
1、就目前的来看,户口迁出了就是非农户籍人,是不能回村盖房的。如果非要回村盖房的话,父母还是农村户口,就可以通过父母的名义来盖房。
2、随着国家土地改革计划的实施,各个省的土地确权的工作也接近了末尾,国家针对宅基地盖楼房的也是越来越严苛了,宅基地是属于村集体的财产,并不是属于某个农民本身的,因此不是农村户口的朋友,是无权在宅基地上面盖楼房的。
3、除此之外,非农业户口是不能够继承农业的宅基地和所有耕地的,但如果原来的宅基地房屋还在,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但是不具备修缮的权利。如果想要适当的去修整一下的话,改善生活环境,那就需要向当地的相关部门去提出申请。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户口迁出农村后,宅基地的处理方式有限。房屋主人可以继续使用,但不能进行修建。解决方法包括推出宅基地获取补贴、流转给他人或等待房屋倒塌后宅基地被回收。如果户口已迁出,无法获得宅基地,原房屋仍有试用期,但不能修缮,存在安全隐患时可能被集体收回。父母户口仍在农村的情况下,他们仍有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出资让父母重新修建房屋。对于迁出农村的非农户籍人,目前不允许回村盖房,除非以父母名义盖房。宅基地属于村集体财产,非农户口无权在宅基地上盖楼房。非农业户口无权继承农业宅基地和耕地,但仍可继续使用原有宅基地房屋,需向当地相关部门申请修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八章 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 第五十九条 各级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v各级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制定防沙治沙规划,并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三章 土地沙化的预防 第二十条 沙化土地所在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不得批准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草原开垦耕地;已经开垦并对生态产生不良影响的,应当有计划地组织退耕还林还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四章 沙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十 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
国家保护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在治理者取得合法土地权属的治理范围内,未经治理者同意,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治理或者开发利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