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借贷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作为违约方应支付给守约方的一定金额。但是,违约金的数额不宜过高,应当与预期损失相当。过高的违约金可能会被认为是损害守约方利益的违约金,受到法律约束。此外,当借贷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违约金约定不明确时,按照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当事人可以就合同履行期间内的违约责任预先约定违约金。但是,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人民可以予以减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条:借款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应当与预期损失相当。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七百三十: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本法规定的民事责任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