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诰誓的拼音

诰誓的拼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诰誓的读音是:gào shì。

诰誓的拼音是:gào shì。 繁体是:誥誓。 结构是:诰(左右结构)誓(上下结构)。 注音是:ㄍㄠˋㄕˋ。

关于诰誓的词语

誓死不渝  誓死不从  誓不两立  指天誓日  山盟海誓  誓日指天  指天誓心  折箭为誓  对天发誓  柏舟之誓  

关于诰誓的成语

谆谆诰诫  靴刀誓死  柏舟之誓  对天发誓  发誓赌咒  典谟训诰  誓死不渝  赌誓发原  折箭为誓  

诰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借指《尚书》。诰誓[gàoshì]⒈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⒉借指《尚书》。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引《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誥誓,《尚书》六誓七誥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誥誓而信自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虞流于典謨,商夏被于誥誓。”范文澜注:“《尚书》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新唐书·柳浑传》:“浑跪曰:‘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⒉借指《尚书》。引《文选·班固<典引>》:“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蔡邕注:“本事曰誥,戎事曰誓。”吕延济注:“誥誓谓《尚书》也。言汉帝之仪则,《尚书》所载亦不及也。”

三、网络解释

诰誓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2.《尚书》中《汤誓》、牧誓》、《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费誓》、《秦誓》、《汤诰》、《仲虺之诰》篇的一个合称综合释义: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誥誓,《尚书》六誓七誥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誥誓而信自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虞流于典謨,商夏被于誥誓。”范文澜注:“《尚书》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新唐书·柳浑传》:“浑跪曰:‘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借指《尚书》。《文选·班固<典引>》:“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蔡邕注:“本事曰誥,戎事曰誓。”吕延济注:“誥誓谓《尚书》也。言汉帝之仪则,《尚书》所载亦不及也。”网友释义:ɡàoshì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2.《尚书》中《汤誓》、牧誓》、《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费誓》、《秦誓》、《汤诰》、《仲虺之诰》篇的一个合称汉语大词典:(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诰誓,《尚书》六誓七诰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诰誓而信自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范文澜注:“《尚书》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新唐书·柳浑传》:“浑跪曰:‘五帝无诰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2).借指《尚书》。《文选·班固〈典引〉》:“帝者之上仪,诰誓所不及已。”蔡邕注:“本事曰诰,戎事曰誓。”吕延济注:“诰誓谓《尚书》也。言汉帝之仪则,《尚书》所载亦不及也。”其他释义:1.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2.借指《尚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