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贯道的读音是什么

一贯道的读音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贯道的读音是:yī guàn。

一贯道的拼音是:yī guàn。 结构是:一(独体结构)贯(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繁体是:一貫道。

关于一贯道的词语

一反其道  一口道破  一以贯之  一仍旧贯  一人得道  一语道破  贯穿今古  贯朽粟腐  

一贯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一贯道[yīguàndào]⒈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

二、引证解释

⒈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投降以后,又被反动派控制利用。后,明令予以取缔。引周立波《诸葛亮会》:“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三、网络解释

一贯道“一贯道”发端于晚清,极盛于1940年代。其教义,杂糅儒、道、佛及耶稣教经典,宣称整个宇宙分“红阳”、“青阳”、“白阳”三期,各历一万八千年。目下正值“白阳”期末世,大劫将至,须得信奉“一贯道”,才能消灾免难。国语辞典:清末新兴的民间信仰,因其教义揉合儒、释、道,强调「万教归一」理念,乃据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命名。创教人王觉一,经刘清虚、路中一后,四传予张光璧,其信仰始扩大发展至全国。一贯道以无极老母(无生老母)​为最高神,信教者依其资历分道长、点传师、坛主、文牍、乩手、引传师、道教等。三十八年以后,禁教,一贯道亦播迁入台,发展为「十八支线」,现仍为释、道、教之外,台、澎、金、马地区最大的宗教团体。其他释义:1.会道门之一。起源于山东。初名'东震堂',后路中一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路死后,由张光璧继承。抗日战争期间,张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投降以后,又被反动派控制利用。后,明令予以取缔。

关于一贯道的造句

1、希望未来有科学家或医学家,以更严格的检验来研究一贯道「求道」对人类所造成的不可思议的影响。  

2、就历史的发展而言,清光绪年间,一贯道的十五代祖王觉一,是教义儒家化的奠基者。  

3、热河省是建国前一贯道活动最为猖獗的省份之一。  

4、几年间,苏西黄已成为北京所有五星级酒店推荐的俱乐部,苏西黄秉承的一贯谦虚的经营之道也同样受到外界的广泛好评。  

5、抗战胜利后,通过杨虎,找了洪兰友,帮一贯道道首、汉奸张天然收回南京崇华堂逆产;介绍了一些人入道,从中骗取钱财。  

关于一贯道的成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贯朽粟腐  贯穿今古  一语道破  终始一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