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笔断拼音

笔断拼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笔断的读音是:bǐ duàn。

笔断的拼音是:bǐ duàn。 繁体是:筆斷。 注音是:ㄅ一ˇㄉㄨㄢˋ。 结构是:笔(上下结构)断(左右结构)。

关于笔断的词语

笔墨官司  大手笔  持橐簪笔  奋笔直书  笔老墨秀  笔诛墨伐  笔墨横姿  刀笔吏  一笔勾断  笔走龙蛇  

关于笔断的成语

断断继继  藕断丝不断  笔墨横姿  持橐簪笔  笔走龙蛇  笔诛墨伐  奋笔直书  当断不断  

关于笔断的造句

1、外在表现为点划跳跃,游丝牵带或笔断意连,在结体上以欹为正,轻重相宜;行笔飘逸、苍劲,顿挫兼有;章法上打破单字之间的界线,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  

2、笔画的长短大小,力度的往收藏露,结体的正欹朽生,行气的笔断意连,布局的破立相宜,笔墨的浓淡枯湿,犹如跳动的音乐音符。  

3、笔墨者,大笔、苍笔、枯笔益多,或笔断意连,或糊涂其笔,或浓淡参差,渐臻雄强博大之老境。  

4、过往的线路图中,交织着粗细不一的明线,笔断意连的虚线,杂乱无章却又受着某种力量推动而弯曲、延伸的轨迹,也顿着孤峭的一点,再无泅染。  

5、浓墨处见古意厚重,淡墨处之“飞白”随出则有笔断意连,禅意充乎其中。  

笔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笔断[bǐduàn]⒈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

二、引证解释

⒈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引《明史·文苑传四·董其昌》:“又採留中之疏切於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倣史赞之例,每篇繫以笔断。”

三、网络解释

笔断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综合释义: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明史·文苑传四·董其昌》:“又採留中之疏切於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倣史赞之例,每篇繫以笔断。”网友释义:笔断bǐduàn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明史·文苑传四·董其昌》:“又采留中之疏切於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汉语大词典: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明史·文苑传四·董其昌》:“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其他释义:1.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