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短褐拼音

短褐拼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短褐的读音是:duǎn hè。

短褐的拼音是:duǎn hè。 繁体是:短褐。 结构是:短(左右结构)褐(左右结构)。 注音是:ㄉㄨㄢˇㄏㄜˋ。 简体是:短褐。

短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短褐duǎnhè。(1)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短褐[duǎnhè]⒈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例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墨子·公输》英coarseclothjacket;基础解释:指平民的衣着。

二、引证解释

⒈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引《墨子·非乐上》:“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孙诒让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逯钦立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唐杨倞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清方文《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⒉指地位卑下的人。引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三、网络解释

短褐[拼音]duǎnhè综合释义: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孙诒让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逯钦立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唐杨倞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清方文《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指地位卑下的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网友释义:[拼音]duǎnhè[含义]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拼音]shùhè[含义]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称呼,又称“竖褐”、“裋褐”。[特征]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汉语大词典:(1).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孙诒让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逯钦立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唐杨倞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胫,岁暮多苦寒。”清方文《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2).指地位卑下的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国语辞典: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短褐[duǎnhé]⒈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引《墨子·鲁问》:「短褐之衣,黎藿之羹。」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学。」辞典修订版: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墨子.鲁问》:「短褐之衣,黎藿之羹。」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学。」其他释义:古代贫苦人穿的竖裁的粗布短衣,省料而方便劳作: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关于短褐的词语

短褐不全  褐衣不完  剪发披褐  褐衣蔬食  短褐穿结  被褐怀宝  缊褐瓢箪  被褐怀珠  裋褐不完  被褐藏辉  

关于短褐的诗词

《霜露吟·短褐新冬逼》  《杂兴·短褐萧萧顶幅巾》  《病中书·短褐颓然一病僧》  

关于短褐的造句

1、复赛中,他拿到“短褐穿结”一词,只知道“短褐”一词的他凭借着对词语释义的理解,推敲出整个成语的写法。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   

3、但凡你有灵,求你睁开眼,看看我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短褐穿结的家庭。  

4、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5、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  

关于短褐的成语

被褐怀玉  短褐穿结  被褐怀宝  短褐不全  被褐怀珠  披褐怀金  褐衣不完  褐衣蔬食  缊褐瓢箪  短褐不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