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的提高,在近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可是小学生辍学问题仍是我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小学生辍学率的高低是一个反映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将从小学生辍学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研究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1、家长的教育观念偏差。在我国,一些家长普遍认为男孩要重于女孩,非议女孩得到教育的必要性;亦有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岁数大了就没救了;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无非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就算现在不读书,将来也能凭经验做得好,于是就会懒得管孩子的学习。
2、家庭贫穷。贫穷的家庭资源单薄,无法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教育环境,造成了经济条件不利于儿童教育的状况。
3、家庭迁移。父母工作单位调动、搬家等原因,造成孩子上学的不便,导致旷课,辍学。
(二)学校原因
1、学校办学质量不高,教育质量不稳定。
2、学校管理不善,物质设施缺乏,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这样,学生就可能更容易产生辍学的念头。
(三)个人原因
1、学习压力过大。某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既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玩耍,又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容易出现忘记上学、逃学、旷课、辍学的现象。
2、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班里的进度,产生抵触情绪,轻则不去上学,重则辍学。其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也容易产生辍学的想法。
二、小学生辍学对策研究
(一)加强家庭教育
1、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
2、学会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适时给予孩子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通过亲子教育等方式传授教育理论,引导孩子自觉接受教育,并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二)改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改善学校的自身管理水平,优化学校组织结构,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丰富教学资源,改善师资、设施和教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展各种有益的体育、文艺、科技、劳动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质。
(三)改进个人学习策略
1、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培养好的习惯和阅读、写作、思维方面的技能,自觉掌握知识。
2、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做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和复习,自觉按时完成集训工作和考试,并对不及时完成的问题进行自我反省。
3、提高学习兴趣,选择適合自己的学科,从课外拓展知识,参加扩展学科的课程、校外的实践活動和读书议题等,增強自我学习学科的兴趣。同时,在学科中需要乐于学习,成为一个笃定自己的学习的学生,并与他人一起学习。
4、寻求专业的帮助,在遇到学习难点和问题时,有学习困扰
的学生可以积极寻求校内和校外的帮助,借助辅导班、学习社区、互联网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
总之,小学生辍学原因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和处理,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个人学习策略等是减少小学生辍学的关键。我们应该持续鼓励和支持我们的孩子去学习,协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建立自我意识,并鼓励他们实现高质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