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小题天天练(5)
一、语言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________,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________,产生对________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目不识丁 择善而从 高山仰止 名不副实 B.不学无术 择善而从 高山景行 盛名难副 C.不学无术 见贤思齐 高山仰止 盛名难副 D.目不识丁 见贤思齐 高山景行 名不副实
D [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此处指不识字,应该用“目不识丁”。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此处指看到德行高、才学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的意思,应该用“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比喻道德崇高,令人仰望。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此处指崇高的德行,应该用“高山景行”。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盛名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此处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应该用“名不副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 C.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
C [A项,“目标”和“做到”不搭配;B项,“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与前一分句主语不一致;D项,递进关系错误,应该前后句子颠倒一下。原文中,“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应该放在“不但” 之前。]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 B.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 C.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 D.“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
A [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所填句子的主语应是“修身”,可排除B、C两项;由后文“没想到,竟……”可知,“本是”与之照应,故A项更恰当。]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传统社会中,诚信是做人之本,__①__,那么他就难以立身处世。在我国古代社会,诚信不仅是调节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它要求个人对内立足于“诚”,坚持自我本真和,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__②__,信守自己的承诺,不出尔反尔,不人云亦云。诚信更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然而人们却也感受到了__③__,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无序和道德失范,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诚信来维系,需要诚信的精神价值的支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诚信 ②对外恪守于“信” ③自己的周遭生活诚信缺失(每句2分)
5.请各用一句话归纳下述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对此现象进行综合评论。每句归纳不超过25个字,综合评论不超过60字。(5分)
材料一 国家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东北流出的人口有100多万人,而且多为高层次人才。2010年至今,东北人才外流情况丝毫没有逆转。据统计,吉林大学2015届、2016届毕业生中,东北三省籍学生选择去外地就
业的多于本地就业,呈“净流出”状态。教育机构“家长帮”发布的信息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留在东北就业的仅为13.63%,远低于当地生源占比;北京某高校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竟无一人愿意去东三省。
材料二 满足相关要求即可落户、租房买房都有优惠、高额的就业创业补贴……南京、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等20多个城市纷纷给出相关优惠,城市“抢战”也成为今年毕业季一道独特的风景。以武汉为例,除了毕业能落户、买房租房有优惠的“标配”外,2017年10月,武汉市人社局等多部门还公布了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其中专科生每年4万元,本科生每年5万元,硕士研究生每年6万元,博士研究生每年8万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近十几年来东北人口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2分,答“大学毕业生愿意在东北就业的人数很少”给1分)
材料二:多个大城市纷纷推出优惠,抢夺高层次人才。(2分)
评论: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是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东北发展前景令人担忧。(1分) 或:这是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客观反映。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就必须有高层次人才,要想吸引高层次人才,也一定要有优惠。或:实施城市人才战略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东北三省也应多提供优惠,留住高端人才。
二、古诗文小题 (9分)
6.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移疾”指上书称病,实际是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B.在古代官职的任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D.尚书作为官职,早期是负责文书奏章的低级官吏,自隋唐设立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后,成为各部的最高长官。
B [B项,“除”指拜官授职。与“谪”相近的应该是“贬”,指降职并外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言其极目万里且声闻遐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进而表现自己政治上远瞩,不惧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千岩万转路不定”写自己迷失在“仙界”中,《蜀
道难》中他用与之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蜀道山势迂回、让人迷惑的特点。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悯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答案 (1)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