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变声期的声乐教学及声带的保护 秦皇岛秦港职业高中 王莲蕊 摘要:人的声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青少年的变声期在人的一生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个时期声带保护得不好,将关系到以 后发音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从生理,心理上充分认识,正确地对待青少年的变声期,遵循声音发展变化规律和声乐教学规律,搞好青少年 变声期的声乐训练。指导青少年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度过变声期。 关键词:青少年 变声期 声乐训练 声乐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它是感性的,又是抽象的艺术,只能用我们 的耳朵聆听,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它通过控制声带、横隔肌、口咽腔等,运用 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从童年、青少年、成年到老年,各个阶 段的声音都有不同的变化特点,而从童年到青少年的声音变化是最大的,即 交声期。交声期训练得当,就可能发展成就声乐人才,保护不当就可能造成 辈子声音嘶哑,就可能断送声乐人才。那么,如何帮助变声期的青少年安 全、顺利地渡过变声期,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应充分了解其生理 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及科学的训练方法,这对今后的教 学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从生理,心理上充 一三、科学训练变声期的歌唱 青少年变声期要不要进行声乐训练,在音乐界争议很大。但我认为科 学、适当的音乐训练,对处于变声期的青少年是有必要的。声带用过头了会 坏,不用同样也会生锈。嗓音的健康在于科学地进行锻炼,科学的发声方法 也是嗓音保健的基本条件。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运用正确的、科 学的发声方法,注意变声期的卫生和嗓音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上呼吸道的感染,避免大声喊叫,学会运用气息支撑进行讲话或歌唱,就能 够使广大青少年在变声期中进行愉快地歌唱。 (一)气与声的训练 分认识,正确地对待青少年的变声期,遵循声音发展变化规律和声乐教学规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气息无疑是一切歌唱的动力,歌唱只 律,搞好青少年变声期的声乐训练。 有掌握运用良好的呼吸方法,学会运用气息的支撑,才能形成良好的歌唱状 准确判断变声期 态,发出美妙悦耳的歌声。变声期的孩子其气息的抑制应用能力要比未变声 一、准确判断变声期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变声期的青少年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特征: (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这一时期,一般是l2~ l8岁。青少年身体及其各种机能处于篷勃发展阶段,他(她)们的性发育日 渐成熟,女孩月经来潮,男孩开始遗精;女孩乳房突起,体态丰满,体形高矮 胖瘦再变化;男孩喉头突出,长胡子,身体长高变壮,很快长成大小伙子的体 态。在变声阶段,从心理表现看,男孩、女孩表现的害羞,对异性有爱慕之情, 或回避谈论异性,大多数不愿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等。 (二)声音上的变化。青少年变声期突然会感到声音沙哑,声带闭合不 严、充血或水肿,声音变粗、低沉发闷,自己控制不了声音,高音唱不上去,声 带易疲劳跑调、出破音、不稳定等。男孩的变化较为明显,女孩是暂时的沙 哑,音不稳定,有的甚至没有感觉。变声后,男孩音高大约下降5—8度,女孩 大约会下降2—3度。 期孩子能力强,这就给变声时期的歌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变声 期青少年的声带和歌唱发声产生生理上的变化,常给歌唱带来相应的障碍。 因此在变声期的歌唱训练中,更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学会掌握气息的支撑应 用,通过良好的气息支撑,以气补声,减少声带和声门负荷,达到既歌唱又护 嗓的双重目的。 二、健康度过变声期 (一)健康地度过变声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变声期的青少年正处在长 身体、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对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及音乐才能也具 有重要意义。为此,要根据变声期青少年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声带。 在此期间,音乐老师和家长要对变声期学生给予关心,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卫 生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处理这一问题,身心健康地发展。在变声期中,声带 发育增长很快,又很娇嫩脆弱,保护不当,容易疲劳充血引起声音嘶哑,还会 出现声带闭合不全等病理性改变。所以,变声期要保护好声带,讲究用嗓卫生。 (二)变声期不能消极地度过,应进行一定的声乐训练。对于变声期各 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训练要非常耐心、细心地进行。变声期可分三个阶段: l、变声初期。表现为声带‘不听使唤”,有时出怪音。开始变声时,唱歌 的声音变化不大 主要表现在说话声音发闷,出破音 这时在唱歌上一定要 顺其自然,不能追求大音量、宽音域、唱大歌。学生开始变声时,应用五六度 的自然音域来训练发声和歌唱,或降调演唱歌曲,这样唱起歌来毫不费力, 既可锻炼咬吐字和呼吸器官,又为以后的声音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变声中期。这是声音变化最明显的阶段,说话唱歌声音变化都很大, 声音粗、厚、沙哑、失控度低。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要多进行乐感和听觉上的培 养和训练,让声带多休息。 3、变声后期声音变低沉辉厚,说话和成年人一样,歌唱声音还不稳定, 声音发虚,喉肌、呼吸肌无力,音域窄,声音歌唱性不强,不连贯。变声后期到 声音定型大约需要2—4年时问。这一阶段的音域,只有度,真假声界限 极其明显。应在他们的自然声区内b—c2之间,加强气息支持的训练,打开 喉咙,打开共鸣通道,做放松舌头下巴的训练,还可进行演唱气质方面的培 养。在换声点左右两三个音要清唱,选择气息平稳、喉头稳定的歌曲进行训 练。换声点以上的音要逐渐加强假声成分,使声音松、通、轻、美,歌唱有位 置、有支点。在歌曲选择上,要选十度左右、速度不太慢、较轻松的三拍子歌 曲,便于统一声区使真假声混起来。这一段的训练不能急,用嗓切不可过度。 为了达到气息对歌唱的支撑作用,通常在训练中,要掌握三个过程:1、 吸气量的控制。歌唱并不是气吸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歌唱的需要适时吸 气;2、呼气与发声的控制。呼气要根据歌唱作品乐句、乐段的分布而运气,做 到声止气末尽;3、呼吸与演唱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气息是根据歌唱需求而 定。这三个过程是掌握好气与声训练的重要环节,变声期的青少年应更多地 注意这些环节训练,并根据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练习。“歌唱象一棵大树, 声音就象树枝树叶,气息犹如树根,要经得狂风考验.就必须把树根深深地 扎在地下”。通过这种“意念”的启发,领会气与声的辨证关系,学会把气吸得 深,呼得匀,从而达到“善歌者先滴气也”的境界。 (二)轻声与高位的训练 变声期的孩子,由于发声器官产生了生理变化,给发声带来一定的困 难。因此,在歌唱中采用轻声、高位的歌唱方法进行发声,能有效达到既歌唱 又护嗓的双重目的。但是轻声并不等于小声.更不是为了禁声。轻声是在良 好的气息的支持下,运用协调各发声器官积极的歌唱状态而发出了弱而不 虚的声音。变声期的歌唱,尤其是变声旺盛期,由于发声器官的变化,明显给 歌唱带来一些影响,必须掌握这种积极而又轻声的歌唱方法。这种方法,能 大大地减少声带负荷,同时通过轻声的歌唱,能有效地不使声带太多或太强 的振动,从而避免产生因大声或强声造成声带的损伤。轻声歌唱另一个目的 就是促使声带能在变声期中得到一定的锻炼,能促进声带的发育,缩短变声 时间,为变声后期形成一副美好嗓音打下良好基础。 但是单纯的轻声,还不能达到歌唱的要求,它必须与发声位置紧密结 合起来。一般是通过头腔位置结合发声,形成了一种‘‘轻声、高位”的发声方 法。高位泛指头声区位置,它是在轻声的发声状态下把发声的位置(发声点) 提高到头腔,并通过头腔张力,形成共鸣腔体后把声音传递出来。这种高位, 声音的个性小,融合性好,不论是高、中、低音区的发声,都必须建立在高位 上发声。变声期的孩子,声带承受力差,耐久性不强,高位的发声能较好地避 免声带太多的负担,这就给变声期孩子的歌唱带来有利的条件。 总之,认识青少年的变声期,了解变声期的特点,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 通过科学的歌唱方法,使孩子解除害怕、紧张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正确的 歌唱意识;要通过一些心理暗示,扫除变声期孩子的心理障碍,使变声期的 孩子不但能唱好歌,而且能通过歌唱的训练,使之在生理、心理上得到良好 的教育和健康成长,使孩子们能在充满着欢乐的歌声中愉快地渡过变声期。 参考文献: …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1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 8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