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永真式的否定是(2)
(1) 永真式 (2) 永假式 (3) 可满足式 (4) (1)--(3)均有可能
2、设P:2×2=5,Q:雪是黑的,R:2×4=8,S:太阳从东方升起,则下列真命题为(1) (1)PQR (2)RPS (3)SQR (4) (PR)(QS)。
3、设P:我听课,Q:我看小说,则命题R“我不能一边听课,一边看小说”的符号化为⑵ ⑴ PQ ⑵PQ(3) PQ ⑷ PQ(PQ) 提示:R(PQ)PQ 4、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有⑷
⑴P(PQ)P ⑵P(PQ)P
⑶P(PQ)PQ ⑷P(PQ)PQ 5、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⑷
⑴ PPQ ⑵ PQP ⑶ Q(PQ)⑷(PQ)Q 6、下列联接词运算不可交换的是(3)
⑴ ⑵ (3) ⑷ 6、设D:全总个体域,F(x):x是花,M(x) :x是人,H(x,y):x喜欢y,则命题“有的人喜欢所有的花”的逻辑符号化为⑷
⑴x(M(x)y(F(y)H(x,y)) ⑵x(M(x)y(F(y)H(x,y))
(3) x(M(x)y(F(y)H(x,y)) ⑷x(M(x)y(F(y)H(x,y))
7、设L(x):x是演员,J(x):x是老师,A(x , y):x钦佩y,命题“所有演员都钦佩某些
老
师”的逻辑符号化为⑵
⑴x(L(x)A(x,y)) ⑵x(L(x)y(J(y)A(x,y))) (3) xy(L(x)J(y)A(x,y)) ⑷xy(L(x)J(y)A(x,y))
8、谓词公式x(P(x)yR(y))Q(x)中的 x是⑶
⑴自由变元 ⑵约束变元 ⑶既是自由变元又是约束变元 ⑷既不是自由变元又不是约束变元 9、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有⑴
⑴x(A(x)B(x))xA(x)xB(x) ⑵x(A(x)B(x))xA(x)xB(x) (3) x(A(x)B(x))xA(x)xB(x) ⑷x(A(x)B(x))xA(x)xB(x) 10、下列推导错在⑶
①xy(xy) P
②y(zy) ③(zCz)
US① ES②
④x(xx) UG③ ⑴② ⑵③ ⑶④ ⑷无 11、下列推理步骤错在⑶
①xyF(x,y) P
②yF(z,y) ③F(z,c) ④xF(x,c)
US① ES② UG③
⑤yxF(x,y) EG④
⑴①→② ⑵②→③ ⑶③→④ ⑷④→⑤
12、设个体域为{a,b},则xyRx,y去掉量词后,可表示为⑷
⑴Ra,aRa,bRb,aRb,b ⑵Ra,aRa,bRb,aRb,b
- 1 -
(3) Ra,aRa,bRb,aRb,b ⑷Ra,aRa,bRb,aRb,b 提示:原式yRa,yyRb,yRa,aRa,bRb,aRb,b 二、填充题
1、一个命题含有n个原子命题,则对其所有可能赋值有2n 种。
2、n个命题变元可产生2n个互不等价的极小项,其中,任意两个不同极小项的合取式为矛盾式(永假式),而全体极小项的析取式为重言式(永真式),n个命题变元可构造包括F的不同的主析取范式类别为2。
3、n个命题变元可产生2n个互不等价的极大项,其中,任意两个不同极大项的析取式为重言式(永真式),而全体极小项的合取式为矛盾式(永假式),n个命题变元可构造包括T的不同的主合取范式类别为2。
5、公式(PQ)(P(QS))的对偶公式为(PQ)(P(QS))。 6、设P:它占据空间,Q:它有质量,R:它不断运动,S:它叫做物质。命题“占据空间的,有质量的而且不断运动的叫做物质”的逻辑符号可化为SPQR 。 7、P:你努力,Q:你失败。“除非你努力,否则你将失败”的翻译为PQ; “虽然你努力了,但还是失败了”的翻译为PQ。
8、令A(x):x会叫,B(x):x是狗,C(x):x会咬人,则命题“会叫的狗未必会咬人” 的符号化为x(A(x)B(x)C(x))。
9、设P(x):x是大象,Q(x):x是老鼠,R(x,y):x比y重,则命题“大象比老鼠重”的符号化为xy(P(x)Q(y)R(x,y))。
10、令A(x):x是自然数,B(x,y):x 小于y,则命题“存在最小的自然数” 的符号化为x(A(x)y(A(y)B(y,x)。
三、计算题
1、用真值表方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并求(3)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1)(PQ)(P∨Q); (2)(PQ)∧Q; (3)(PQ)∧R;
解 (1)、(2)和(3)的真值表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 P Q PQ P∨Q (PQ)(P∨Q)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表2 P Q PQ (PQ) (PQ)∧Q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0 1 1 1 0 0 表3 P Q R PQ R (PQ)∧R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 2 -
2n2n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由上述真值表可知,(1)为永真式,(2)为永假式,(3)为可满足式。 (3)的主析取范式为:(0,2,6);其主合取范式为(1,3,4,5,7)。
2、给定解释I:D={2,3},L(x,y)为L( 2 , 2 ) = L ( 3 , 3 ) = 1 , L ( 2 , 3 ) = L (3 , 2 )=0 ,求谓词合式公式yxL(x,y)的真值。
解:yxL(x,y)y(L(2,y)L(3,y))(L(2,2)L(3,2))(L(2,3)L(3,3))
(10)(01)000。
3、个体域为{1,2},求xy(x+y=4)的真值。 解:xy(x+y=4)x((x+1=4)∨(x+2=4))
((1+1=4)∨(1+2=4))∧((2+1=4)∨(2+2=4)) (0∨0)∧(0∨1)0∧10。
四、证明题
1、证明下列逻辑恒等式:
(1)PQ (PQ)(QP) 证明、用真值表法证明
P Q PQ (PQ)(QP)
F F T T
F T F F
T F F F
T T T T
由定义可知,这两个公式是等价的。 (2)P(QP)P(PQ)
证明、P(QP)P(QP) P(PQ)
P(PQ) P(PQ) P(PQ)
(3) (PQ)(RQ)((PR)Q)
证明 : 左((PQ)(RQ))((PR)Q)
((PR)Q)(PRQ)右
(4)求证:x(A(x)B(x)) xA(x)xB(x)
证明 :x(A(x)B(x))x(A(x)∨B(x))xA(x)∨xB(x)xA(x)∨xB(x)xA(x)xB(x) (5)求证:x(P(x)Q(x))∧xP(x)x(P(x)∧Q(x))
证明:左x((P(x)Q(x)∧P(x))x((P(x)∨Q(x))∧P(x))x(P(x)∧Q(x)) 右 (6)求证:xy(P(x)Q(y)) xP(x)yQ(y) 证明:xy(P(x)Q(y))xy(P(x)∨Q(y))
x(P(x)∨yQ(y))xP(x)∨yQ(y)xP(x)∨yQ(y)xP(x)yQ(y)
证明:左x(FxGx)xFxGx(xFxxGx) xFxxGxxGxxFx右
(7)求证:xFxGxxGxxFx 2、用推理规则证明下列各结论是各前提的有效结论: (1)P→Q,QR,R,SP=>S 证明:(1) R P
(2) QR P
(3) Q T(1),(2)(析取三段论)
- 3 -
(4) P→Q P (5) P T(3),(4)(拒取式) (6) SP P (7) S T(5),(6)(析取三段论)
(2)A→(B→C),C→(DE),F→(DE),A=>B→F 证明: (1) A P (2) A→(B→C) P (3) B→C T(1),(2)(假言推理)
(4) B P(附加前提) (5) C T(3),(4)(假言推理) (6) C→(DE) 前提 (7) DE T(5),(6)(假言推理) (8) F→(DE) 前提 (9) F T(7),(8)(拒取式) (10) B→F CP
(3)(P→Q)(R→S),(Q→W)(S→X),(WX),P→R => P 证明:(1) P P (假设前提)
(2) P→R P
(3) R T(1),(2)(假言推理) (4) (P→Q)(R→S) P
(5) P→Q T(4)(化简律) (6) R→S T(4)(化简律) (7) Q T (1),(5)(假言推理) (8) S T(3),(6)(假言推理) (9) (Q→W)(S→X) P
(10) Q→W T(9)(化简律) (11) S→X T(9)(化简律) (12) W T(7),(10)(假言推理) (13) X T(8),(11)(假言推理) (14) WX T(12),(13)(合取引入) (15) (WX) P
(16) (WX)(WX) T(14),(15)(合取引入) 由(16)得出矛盾式,故P为原前提的有效结论
(4)x(P(x)Q(y)∧R(x)),xP(x)Q(y)∧x(P(x)∧R(x))
证明(1)xP(x) P
(2)P(a) T(1),ES (3)x(P(x)Q(y)∧R(x)) P
(4)P(a)Q(y)∧R(a) T(3),US
(5)Q(y)∧R(a) T(2)(4) (假言推理) (6)Q(y) T(5) (化简律) (7)R(a) T(5) (化简律)
(8)P(a)∧R(a) T(2)(7) (合取引入) (9)x(P(x)∧R(x)) T(8),EG
(10)Q(y)∧x(P(x)∧R(x)) T(6)(9) (合取引入) (5)(x)(P(x)Q(x))(x)P(x)(x)Q(x) 证明:①xP(x) P( 附加前提)
②P(e)
T①ES ③(x)(P(x)Q(x))
P
- 4 -
④P(e)Q(e) ⑤Q(e) ⑥(x)Q(x)
⑦(x)P(x)(x)Q(x)
T③US
T②④(假言推理) T⑤EG CP
(6)xP(x)x(P(x)Q(x)R(x)),xP(x),xQ(x)xy(P(x)R(y)) 证明:⑴xP(x)x(P(x)Q(x)R(x))
⑵xP(x)
⑶x(P(x)Q(x)R(x)) ⑷P(e) ⑸xQ(x) ⑹Q(d)
⑺P(d)Q(d)R(d) ⑻Q(d)P(d) ⑼R(d) ⑽P(e)R(d) ⑾(y)(P(e)R(y)) ⑿(x)(y)(P(x)R(y))
(7)xP(x)Q(x)xP(x)xQ(x)证明:(1)(x)p(x)(x)Q(x) P (2)xP(x)xQ(x) T (3)xP(x) T (4)P(e) T (5)xP(x)Q(x) P (6)xP(x)Q(x) T (7)P(e)Q(e) T (8)Qe T (4). (7) ((9) xQx T (2) ((10)Qe T(9)US
P P
T⑴⑵(假言推理) T⑵ES P T⑸ES T⑶US T⑹(附加律) T⑺⑻(假言推理) T⑷⑼(合取引入) T⑽EG T⑾EG
(假设前提) (1) (2)(化简律) (3)ES (5) (6)US
假言推理)
化简律) - 5 -
(11)QeQe T (8) (10) (合取引入) 由(11)得出矛盾式,故xP(x)xQ(x)为原前提的有效结论
五、将下列命题形式化,并证明结论的有效性:
1、为庆祝九七回归祖国,四支足球队进行比赛,已知情况如下,问结论是否有效? 前提: (1) 若A队得第一,则B队或C队获亚军;
(2) 若C队获亚军,则A队不能获冠军; (3) 若D队获亚军,则B队不能获亚军; (4) A 队获第一;
结论: (5) D队不是亚军。
证明、设A:A队得第一;B: B队获亚军;C: C队获亚军;D: D队获亚军; 则前提符号化为A(BC),CA,DB,A;结论符号化为 D。 本题即证明 A(BC),CA,DB,AD。 (1) A P (2) A(BC) P
(3) BC T(1),(2)(假言推理) (4) CA P
(5) C T(1),(4)(拒取式) (6) B T(3),(5)(析取三段论) (7) DB P
(8) D T(6),(7)(拒取式) 故该结论有效
2、只要今天天气不好,就一定有考生不能提前进入考场,当且仅当所有考生提前进入考场,考试才能准时进行。所以,如果考试准时进行,那么天气就好。
解 设P:今天天气好,Q:考试准时进行,A(e):e提前进入考场,个体域:考生的集合,则命题可符号化为:PxA(x),xA(x)QQP。
(1)PxA(x) P (2)PxA(x) T(1) (3)xA(x)P T(2) (4)xA(x)Q P (5)(xA(x)Q)∧(QxA(x)) T(4)
(6)QxA(x) T(5) (化简律)
(7)QP T(6)(3) (假言三段论) 3、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某些有理数是整数。因此,某些实数是整数。 解:设Q(x):x是有理数,R(x):x是实数,Z(x):x是整数。
命题形式化:x(Q(x)R(x)),x(Q(x)Z(x)) x(R(x)Z(x))。
证明:(1)x(Q(x)Z(x)) P (2) Q(a)Z(a) T(1) ES (3) Q(a) T(2) (化简律) (4) x(Q(x)R(x)) P (5) Q(a)R(a) T(4)US
(6) R(a) T(3)(5) (假言推理) (7) Z(a) T(2) (化简律) (8) R(a)Z(a) T(6)(7) (合取引入) (9) x(R(x)Z(x)) T (8) EG
- 6 -
集合、关系、函数的重要知识
一、关系的集合运算法则
设R,R1,R2,R3AA,则有 1.(R)2.(R1111R11 R,1,(IA)1IA,(AA)1AA,(R1R2)1R21R2,(R1R2)1R11R2)1R111111R2,(R1R2)R1R2
3.R1(R2R3)(R1R2)R3 4.R1(R2R3)(R1R2)(R1R3),R1(R2对称性 若x,yRR3)(R1R2)(R1R3)
非(反)对称性 若x,yR 传递性 若x,yR 且y,zR 则x,zR 二、关系特性的判断方法 自反性 非(反)自反性 定义 xA xA x,xRx,xR 则y,xR 且xy 则y,xR 集合IAR IAR R1R 运算 关系主对角线主对角线元对称矩阵 矩阵 元素全为1 素全为0 关系图中各顶图中各顶点若两顶点间图 点都有环 都无环 有边,必为双 向边 三、关系特性在各种运算下的遗传变异问题 设R,R1,R2AA,则有
RR1IA RRR2R 若aij1,且ij,若aij1,ajk1 则aji0 若两顶点间有边,必为单向边 则aik1 若两顶点通过中间点相联,则两顶点间必有直达边
四、函数的性质
设函数f:BC,g:AB, 若f,g是单射,则f若若若若若
g:AC也是单射;
f,g是满射,则fg:AC也是满射; f,g是双射,则fg:AC也是双射; fg:AC是单射,则g是单射; fg:AC是满射,则f是满射;
fg:AC是双射,则f是满射,g是单射
- 7 -
集合、关系、函数的重要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为真命题的是(B)
A、a{{a}} B、{a}{{a}} C、{a}{{a}} D、{a}{{a}} 2、下列结果错误的是(B)
A、{}{} B、{}{} C、{}{} D、{}{} 3、非空集合X上的空关系不具备的性质是(A)
A、自反性 B、反自反性 C、对称性; D、传递性
4、设R为S={1,2,3}上的关系,其关系图如下,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C)
A、R对称,但不反对称 B、R反对称,但不对称 C、R对称,又反对称 D、R不对称,也不反对称
5、设R为S={1,2,3,4}上的关系,其关系图如下,则下列为假命题的是(C)
A、R不自反,也不反自反 B、R不对称,也不反对称 C、R传递 D、R不传递 6、设R,S是集合A上的关系,则下列断言正确的是(A)
A、若R,S自反,则RS自反 B、若R,S对称,则RS对称; C、若R,S反自反,则RS反自反 D、若R,S反对称,则RS反对称 7、设Z为整数集,下面哪个序偶不够成偏序集(A)
A、Z,(:小于关系) B、Z,(:小于等于关系)
(:等于关系) D、Z,(:整除关系)
8、设A={,{1},{1,3},{1,2,3}}则A上包含关系“”的哈斯图为(C )
C、Z,
9、集合A={1,2,3,4}上的偏序关系图为
则它的哈斯图为(A)
- 8 -
10、下列关系中能构成函数的是(B)
A、{x,y|(x,yN)(xy10)};B、{x,y|(x,yR)(yx)}; C、{x,y|(x,yR)(yx)}; D、{x,y|(x,yZ)(xymod3)} 11、下列函数是双射的为(A )
A、f : ZE , f (x) = 2x B、f : NNN, f (n) = A、若gf是双射,则f,g都是单射 B、若gf是双射,则f,g都是满射 C、若gf是双射,则f是单射, g是满射 D、若gf是双射,则f是满射, g是单射 二、填充题 1、设M{x1x12,x被2整除,xZ},N{x1x12,x被3整除,xZ}, 则 MN{6,12} ,MN{2,4,8,10} ,MN{2,3,4,8,9,10} 2、集合A{{,2},{2}}的幂集(A)={,{{,2}},{{2}},{{,2},{2}}} 3、(()){,{}}, (({})){,{},{{}},{,{}}} 4、设Aa,b,则(A)A ,a,,b,{a},a,{a},b,{b},a,{b},b,A,a,A,b 5、设关系A={<1,2>,<2 , 4 >,<3 , 3 >} 与 B={<1,3>,<2,4>,<4,2>}, 则AB= {< 1 , 4 > , < 2 , 2 > },(AB){ < 4 , 2 > } 6、设集合A={1,2,3,4,5}上偏序关系的Hass图为 122f(x)x22x1 B、f:ZR,f(x)lnx; f(x)[x] D、f:RR,f(x)2x1 则集合A上的最大元为1,最小元为无,极大元为1,极小元为4,5,lub为1,glb为无; 其子集B={2,3,4}上的最大元为无,最小元为4,;极大元为2,3,极小元为4 ,lub为1,glb为4 7、偏序集A,R的哈斯图为 则R= {,,,,,,,, n2nm 10、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集合上,可以有2 种不同的关系,有n 种不同的函数,有n! 种 不同的双射 11、设 f,g是自然数集N上的函数xN,则ff(x)x1,g(x)2x, g(x)2x1,gf(x)2(x1) - 9 - 三、问答、计算、证明题 1、设R是X={1,2,3,4}上的二元关系, R={<1,1>,<3,1>,<1,3>,<3,3>,<3,2>,<4,3>,<4,1>,<4,2>,<1,2>} (1)画出R的关系图. (2)写出R的关系矩阵. (3)说明R是否是自反、反自反、对称、传递的? 解 (1)R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2) R的关系矩阵为: 10M(R)11110000 110110(3)对于R的关系矩阵,由于对角线上不全为1,R不是自反的; 由于对角线上存在非0元,R不是反自反的; 由于矩阵不对称,R不是对称的; 从关系图看出,若两顶点通过中间点相联,则两顶点间必有直达边,所以R是传递的. 2、设X为集合,A=(X)-{}-{X},且A≠,若|X|=n,问 (1)偏序集是否有最大元? (2)偏序集是否有最小元? (3)偏序集中极大元和极小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解:考察(X)的哈斯图,最底层的顶点是空集,记作第0层,由底向上,第一层是单元集,第二层是二元集,…,由|X|=n,则第n-1层是X的n-1元子集,第n层是X. 偏序集与偏序集<(X),>相比,恰好缺少第0层和第n层. A≠,则偏序集不存在最大元和最小元 因此的极小元就是X的所有单元集,即{x},x∈X; 而极大元恰好是比X少一个元素,即X-{x},x∈X. 3、 R{1,1,1,3,2,2,3,3,3,1,3,4,4,3,4,4}是集合 A{1,2,3,4}上的关系,写出关系矩阵MR,画出关系图,问R是A上的等价关系吗? 解: 10MR10010100 R的关系图为 011011 R是自反、对称的,但不传递,故不是等价关系. 4、求S={1,2,3,4,5}上的等价关系R,使其诱导划分{{1,2},{3},{4,5}}, 画出关系图. 解:R1={1,2}×{1,2}={<1,1>,<1,2>,<2,1>,<2,2>} R2={3}×{3}={<3,3>} R3={4,5}×{4,5}={<4,4>,<4,5>,<5,4>,<5,5>} R=R1R2R3 ={<1,1>,<1,2>,<2,1>,<2,2>,<3,3>,<4,4>,<4,5>,<5,4>,<5,5>}. - 10 - 5、设A{2,,34},B{2,4,7,10,12},从A到B的关系 试给出R的关系图和关系矩阵,并说明此关R{a,baA,bB,且a整除b}, 系R及其逆关系R1是否为函数?为什么? 解:R{2,2,2,4,2,10,2,12,3,12,4,4,4,12}则R的关系图为: A B R的关系矩阵为 11011 MR00001 01001关系R不是A到B的函数, 因为元素2,4的象不唯一 逆关系R1也不是B到A的函数 因为元素7的象不存在. 2 3 4 2 4 7 10 12 6、设|A|8,R是A的等价关系且由R诱导的A的划分块数为4,则不同的R有多少种? 解:我们知道一个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数目与该集合的划分数目是一致的,因而,该题只需求出将8个元素的集合分成4份的划分种数即可。 如果4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5,1,1,1,则共有C8种, 如果4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4,2,1,1,则共有C8C4种, 如果4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3,3,1,1,则共有C8C5种, 如果4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3,2,2,1,则共有C8C5种, 如果4份中元素个数分别为2,2,2,2,则共有C8C6种, 542333222因此,A上秩为4的等价关系共有C8+C8C4+C8C5+C8C5+C8C6. 2232334257、设A{1,2,3,4},在AA上定义关系R:a,b,c,dRadbc,证明:R是AA上的等价关系,并求出[2,3]R,AA/R. 证明:a,b,c,dR adbcabcd abab,a,b,a,bR,即R自反. 2)a,b,c,dR,则abcd,从而c,d,a,bR,即R对称. 3)a,b,c,dR,c,d,e,fR,则abcdcf , 从而a,b,e,fR,即 R传递. 综上得出,R是等价关系. 1)a,bAA,[2,3]R{a,ba,bAA,ab231}{1,2,2,3,3,4}, AA/R{[1,1]R,[1,2]R,[1,3]R,[1,4]R,[2,1]R,[3,1]R,[4,1]R}. 8、设A={1,2,3,4},在(A)上规定二元关系R{s,t|s,t(A)(|s||t|)}, 证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并写出[{2,3}]R, 商集(A)/R. 证明:⑴s(A),由于|s||s|,所以s,sR,即R自反的. ⑵s,t(A),若s,tR,则|s||t||t||s|,t,sR,R是对称的. ⑶s,t,u(A),若:s,tR且t,uR,即:|s||t||u| |s||u|,s,uR 所以R是传递的. 由⑴⑵⑶知,R是等价关系. [{2,3}]R{{1,2},{1,3},{1,4},{2,3},{2,4},{3,4}}, (A)/R{[]R,[{1}]R,[{1,2}]R[{1,2,3}]R,[A]R}. - 11 - 9、若R和S都是非空集A上的等价关系,则RS是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a∈A,因为R和S都是A上的等价关系,所以xRx且xSx。故xRSx。从而RS是自反的. a,b∈A,aRSb,即aRb且aSb。因为R和S都是A上的等价关系,所以bRa且bSa。故bRSa。从而RS是对称的. a,b,c∈A,aRSb且bRSc,即aRb,aSb,bRc且bSc。因为R和S都是A上的等价关系,所以aRc且aSc。故aRSc。从而RS是传递的. 故RS是A上的等价关系. 10、设R是A上一个二元关系, S{a,b|a,bAcA(a,cRc,bR)},试证明:若R是A上一个等价关系,则S也是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证明:(1)aA,由R自反,则a,aRa,aR,a,aS,即S自反. (2)a,bS,则a,b,cA,且a,cRc,bR 由R对称,知b,cRc,aR,于是b,aS,即S对称. (3)a,bS,b,cS,则a,b,c,d,eA,且 a,dR,d,bR,b,eR,e,cR 由R传递,知a,bRb,cR,于是a,cS,即S传递的. 由(1)、(2)、(3)得,S是等价关系. AA 11、设A={1,2},A上所有函数的集合记为A, 是函数的复合运算,试给出A上运算的 A 运算表,并指出A中是否有幺元,哪些元素有逆元? A解:因为|A|=2,所以A上共有2=4个不同函数。令A{f1,f2,f3,f4},其中: 2 f1(1)1,f1(2)2;f2(1)1,f2(2)1;f3(1)2,f3(2)2;f4(1)2,f4(2)1 f1 f2 f3 f1 f1 f2 f3 f2 f2 f2 f3 f3f3 f4 f4 f2 f3 f2 f3f2 f1 f1为AA中的幺元,f1和f4有逆元. 设函数f:R×RR×R,f定义为:f( -1 (1)证明f是双射;(2) 求逆函数f;(3)求ff. 证明: (1)x,y,x1,y1∈R,若f( f4 f3f3uwuw ,y=,则 uwuwuwuw且f( 2222uwuw-1 (2)f()=<,>。 22∈R×R,令x= (3)ff( 12、设f是A到A的满射,且fff,证明fIA. 证明:因为f是满射,所以aA,存在a1A使得f(a1)a, 又因为f是函数,所以f(f(a1))f(a) 即ff(a1)f(a) 由 fff,知ff(a1)f(a1),则f(a)f(a1)a,由a的任意性知fIA. - 12 - 代数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列正整数集的子集在普通加法运算下封闭的是( D ) A、{xx30} B、{xx与30互质} C、{xx是30的因子} D、{xx是30的倍数} 2、设S={1,2,…,10 },则下面定义的运算*关于S非封闭的有( D ) A、x*y=max(x ,y) B、x*y=min(x ,y) C、x*y=取其最大公约数D、x*y= 取其最小公倍数 3、设集合A的幂集为(A),、、、为集合的交、并、差、笛卡尔乘积运算,则下列系统中是代数系统的为( D ) A、 (A), B、(A), C、(A), D、(A), 4、在自然数集上定义的下列四种运算,其中满足结合律的是(C) A、abab B、ab|ab| C、abmax{a,b}D、aba2b 5、设Z为正整数集,*表示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对代数系统AZ,*,有( A ) A、1是么元,无零元 B、1是零元,无么元 C、无零元,无么元 D、无等幂元 6、设非空有限集S的幂集为(S),对代数系统A(S),,有( B ) A、是么元,S是零元 B、是零元,S是么元 C、唯一等幂元 D、无等幂元 7、在有理数集Q上定义的二元运算*: x*yxyxy,则Q中元素满足( C ) A、都有逆元 B、只有唯一逆元 C、x1时,有逆元 D、都无逆元 8、设R是实数集合,“”为普通乘法,则代数系统 A、是半群,但非独异点B、是独异点,但非群C、是群,但非阿贝尔群D、是阿贝尔群 10、任意具有多个等幂元的半群,它(A ) A、不能构成群B、不一定能构成群 C、能构成群 D、能构成阿贝尔群 二、填充题: 1、下表中的运算均定义在实数集上,请在相应的空格中打“√”或填上具体实数(不满足或无该项者不填) × 结合律 √ × √ 交换律 √ × √ 么元(含左、右么元) 0 0(右幺元) 1 零元(含左、右零元) × × 0 2、设A={2,4,6},A上*为:a*b=max{a,b},则在独异点中,么元是(2),零元为(6)。 3、设A={3,6,9},A上*为:a*b=min{a,b},则在独异点中,么元是(9),零元为(3) 。 4、代数系统中,|A|>1,若e和分别为的么元和零元,则e和的关系为e 。 5、设< {a,b,c}, * >为代数系统,* 运算如* a b c a a b c b b a c c c c c 则它的么元为a ;零元为c; a、b、c的逆元分别为a、b、无。 6、设〈G,*〉是一个群,则 1下: (1) 若a,b,x∈G,ax=b,则x=( ab);(2) 若a,b,x∈G,ax=ab,则x=( b )。 7、群 8、设a是12阶群的生成元, 则a是(6 )阶元素,a是(4)阶元素。 9、设a是10阶群的生成元, 则a是(5 )阶元素,a是(10)阶元素。 - 13 - 432310、在一个群〈G,*〉中,若G中的元素a的阶是k,则a的阶是(k)。 三、简答题: AA 1、设A={1,2},A上所有函数的集合记为A, 是函数的复合运算,试给出A上运算的 A 运算表,并指出A中是否有么元,哪些元素有逆元? A答:因为|A|=2,所以A上共有2=4个不同函数。令A{f1,f2,f3,f4},其中: 2 1f1(1)1,f1(2)2; f2(1)1,f2(2)1;f3(1)2,f3(2)2;f4(1)2,f4(2)1 f1 f2 f3 f1 f1 f2 f3 f2 f2 f2 f3 f3f3 f4 f4 f2 f3 f2 f3f2 Af1为A中的么元,f1和f4有逆元。 2、已知定义在集合{a,b,c,d}上的运算*如下表: * a b a a b b b a c c d d d c 试问:1){a,b,c,d},是否为代数系统? 2){a,b,c,d},是否为子群? 3){a,b,c,d},是否为群? 4){a,b,c,d},是否有单位元? 5){a,b,c,d},是否满足交换律? 题号 1 2 3 f4 f3f3f1 c c d b a d d c a b 4 5 答案 √ √ √ √ √ 3、设I是整数集合,Z3是由模3的同余类组成的同余类集,在Z3上定义+3如下: [i]3[j][(ij)mod3],试给出+3的运算表,并指出 答: +3 [0] [1] [2] [0] [0] [1] [2] [1] [1] [2] [0] [2] [2] [0] [1] 1、设S=QQ,Q为有理数集合,*为S上的二元运算:对任意(a,b),(c,d)S,有 (a,b)*(c,d)=(ac,ad+b),求出S关于二元运算*的么元,以及当a0时,(a,b)关于*的逆元。 解:设S关于*的么元为(a,b)。根据*和么元的定义,对(x,y)S,有 (a,b)*(x,y)=(ax,ay+b)=(x,y), (x,y)*(a,b)=(ax,xb+y)=(x,y)。 即ax=x,ay+b=y,xb+y=y对x,yQ都成立。解得a=1,b=0,则S关于*的么元为(1,0)。 当a0时,设(a,b)关于*的逆元为(c,d)。根据逆元的定义,有 (a,b)*(c,d)= (ac,ad+b)=(1,0),(c,d)*(a,b)= (ac,cb+d)=(1,0) 即ac=1,ad+b=0,cb+d=0。解得c=1/a,d=-b/a。 所以(a,b)关于*的逆元为(1/a, -b/a)。 - 14 - 2、试求 解:0是 1、 设 即 0*aa*0a,0是么元 (2)由于+,·在R封闭,则*在R上封闭。 (3) a,b,cR (a*b)*c(abab)*cababc(abab)cabcabacbcabca*(b*c)abcabacbcabc 因此 , 〈R,*〉是独异点。 2、I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a,bI,a*b=a+b-2。试证:为群。 证明:(1)a,b,cI,(a*b)*c=(a*b)+c-2=(a+b-2)+c-2=a+b+c-4, a*(b*c) =a+(b*c)-2=a+(b+c-2)-2=a+b+c-4。故(a*b)*c= a*(b*c),从而*满足结合律。 (2)记e=2。对aI,a*2=a+2-2=a=2+a-2=2*a.。故e=2是I关于运算*的单位元。 (3)对aI,因为a*(4-a)=a+4-a-2=2=e=4-a+a-2=(4-a)*a。故4-a是a关于运算*的逆元。综上所述,为群。 3、设*是集合A上可结合的二元运算,且a,bA,若a*b=b*a,则a=b。试证明: (1)aA,a*a=a,即a是等幂元;(2) a,bA,a*b*a=a。 证明:(1)aA,记b=a*a。因为*是可结合的,故有b*a=(a*a)*a=a*(a*a)=a*b。由已知条件可得a=a*a。 (2)a,bA,因为由(1),a*(a*b*a)=(a*a)*(b*a)=a*(b*a), (a*b*a)*a=(a*b)*(a*a)=(a*b)*a=a*(b*a)。故a*(a*b*a)=(a*b*a)*a,从而a*b*a=a。 222 4、设半群 2 证明: a,bS,(a·b)=(a·b)·(a·b)=((a·b)·a)·b=(a·(b·a))·b 22 =(a·(a·b))·b=((a·a)·b)·b=(a·a)·(b·b)=a·b; a,bS,因为(a·b)2=a2·b2,所以(a·b)·(a·b)=(a·a)·(b·b)。 故a·((b·a)·b)=a·(a·(b·b))。由于·满足消去律,所以(b·a)·b=a·(b·b),即(b·a)·b=(a·b)·b。从而a·b=b·a。故·满足交换律。 5、若 a,bT, 证明 设 所以(a*b)*ca*(b*c)aG,则akG,对a,a2,…,ak,…,因G只有有限个元素,所以存在k>l, 使得a=a。令m=k-l,有a*e=a*a,其中e是么元。由消去律得a=e。 于是,当m=1时,a=e,而e是可逆的; m-1m-1m-1 当m>1时,a*a=a*a=e。从而a是可逆的,其逆元是a。 总之,a是可逆的。 6、对独异点,若A中每个元素都有右逆元,则必为群。 证明:设e为的么元, aA,记b是a的右逆元,c是b的右逆元, 则b*a(b*a)*e(b*a)*(b*c)b*(a*b)*cb*ce,则b是a的左逆元。 - 15 -中消去律成立,则是可交换半群当且仅当a,bS,(a·b)=a·b。是可交换独异点,T为S中所有等幂元的集合,则的子独异点。 证明: ee=e,eT,即T是S的非空子集。是可交换独异点,(ab)(ab)=((ab)a)b =(a(ba))b=(a(ab))b=((aa)b)b=(aa)(bb)=ab, 即abT。 故的子独异点。 有么元且满足消去律的有限半群一定是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