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诚工聘大学英 才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大连理工大学热诚邀请您加盟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市的西南部。
1949年建校。
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86年设研究生院。
国家首批“211工程”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学校及“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 2003年12月被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
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7个学部(共下设28个院系),7个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
和1所学院。
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 个,涵盖二级学科 15 个,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6 个,国家重点
(培育)学科2个,13 个“985 工程”二期建设项目,1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0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50 个硕士点,2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 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工程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5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0 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7人,讲座教授10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1个国家干部培训基地,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2个国家培训中心,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辽宁省示范性专业,4个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个省级研究基地,1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大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市级研发机构,2个校企合作研究院,4个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建设的教学实验中心,71个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室),74个研究所。2001 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科技奖励39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26。
学校总占地面积302.5万平方米(4538亩),其中校本部 211.4万平方米(3171亩),市内校区10.6
万平方米(159亩),开发区校区81.3万平方米(1220亩)。学校建筑面积117.0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7.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65.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0832种,71个平台、220个各类中外文数据库。体育馆面积 2.8万平方米,由中心比赛馆、游泳馆和开发区校区体育馆等组成。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
与合作关系,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301人。
目前,学校正以“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创新为灵魂,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学。
中国大连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广阔腹地。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是欧亚桥重要连接点。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
大连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06公里;人口600万。下辖6个区、3个县级市、一个海岛县和3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具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基础,业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造船四个基地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大连的石油化工、造船、机车、大型机械、轴承、制冷设备等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位居第一。
大连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东北唯一的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 大连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城市功能完善,人文景观丰富。南部海滨国家风景名胜区、旅顺口国家风景名胜区、金石滩国家风景名胜区等享誉海内外。2006年,大连市被评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城市绿化覆盖率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大连先后获得联合国环境 “全球500佳”、中国“人居环境奖”、“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全市有22所高等院校和32家市级以上科研院所,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23位。全市共有软件和信息服务类企业近700家,是中国第三大软件出口城市,被国家批准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中国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涵盖二级学科15个):
力学(涵盖: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水利工程(涵盖: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涵盖: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
计算数学 等离子体物理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结构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13个)
科技创新一级平台(2个)
“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科技创新平台 “海洋和水利资源利用及灾害防治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二级平台(5个)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科技创新平台
“等离子体及材料改性/特种制备”科技创新平台 “精密/特种加工和微系统技术”科技创新平台 “先进船舶技术”科技创新平台 “信息与知识管理”科技创新平台
省部级平台/基地(6个)
“信息与计算科学”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光电信息技术与半导体照明”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生命信息与健康维护工程”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武器装备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经济系统分析与预测”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大连理工大学引进优秀人才优惠一览表 类 别 大连市 安家 安家费 补贴 (万元) (万元) 住房 补贴 (万元) 科研启动费 (万元) 理工类 文科类 两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学者 杰出 青年人才 100 10 40 50 25 学科建设费 (自主支配建设平台、相关学科共享) (万元) 理工类 文科类 12700 1500 岗位津贴 (元/月) 过渡房 租赁住房补贴 (元/月) 300~500 50~100 30/20 10 30 30 15 100~200 30~50 10万/年+6900或9300 6900 | 5900 5100 | 4400 3600 | 3000 1200 20/ 教授 10 20 20 10 1200 5 15 15 8 院(系)统筹建设 副教授 3 12 12 6 1000 类 别 大连市 安家费 (万元) 生活补贴(元/月) I 共12万,分4年按月发放。 共12万,分6年按月发放。 II 科研启动费 (万元) 理工类 文科类 岗位津贴 (元/月) 2550 | 2150 过渡房 租赁住房补贴 (元/月) 博士后 博士 800 8 4 800 注:1、杰出青年人才、教授、副教授在正式报到并与学校签订协议后一个月内,学校将其安家补贴和住房补
贴全额存入其个人工资账户。
2、两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学者,如租住学校校内住房,在未购房时只发放安家补贴。
3、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生活补贴II发放的终止时间到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止,并且博士后出站人员自入校之日起最长不超过3年、博士毕业生最长不超过5年。
4、安家补贴、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和租赁住房补贴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引进人才本人承担。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学部、院系联系方式,电话区号为+86-0411
部门 学部 化工学院 化学学院 环境学院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工机械学院 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部 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 半导体学院 学部 建设工程学部 水利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学部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工程力学系 船舶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学部 管理与经济学部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曲景平 郭新闻 孟长功 陈景文 修志龙 胡大鹏 赵伟杰 彭孝军 王伟 李卫东 唐祯安 孙怡 顾宏 谭国真 邱天爽 唐祯安(兼) 李宏男 董国海 杨庆 赵胜川 张洪武 李刚 黎胜 吴锤结 苏敬勤 刘晓冰 郭崇慧 职务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办公电话 849862 84986133 84986039 84706269 84706369 84986280 84986195 84986296 84707580 847023 84707945 84707849 84706086 84707544 84709573 84707945 84709539 84706031 84707609 84708704 84706249 84707267 84706702 847073 84706779 84707626 84709477-81 84708007 电子邮箱 qujp@dlut.edu.cn guoxw@dlut.edu.cn cgmeng@dlut.edu.cn jwchen@dlut.edu.cn zhlxiu@dlut.edu.cn hdphxp@sina.com zyzhao@dlut.edu.cn pengxj@dlut.edu.cn wangwei@dlut.edu.cn wdli@dlut.edu.cn tangza@dlut.edu.cn lslwf@dlut.edu.cn guhong@dlut.edu.cn gztan@dlut.edu.cn qiutsh@dlut.edu.cn tangza@dlut.edu.cn hnli@dlut.edu.cn ghdong@dlut.edu.cn qyang@dlut.edu.cn szhao@dlut.edu.cn zhanghw@dlut.edu.cn ligang@dlut.edu.cn shengli@dlut.edu.cn pinghu@dlut.edu.cn cjwudut@dlut.edu.cn jingqin@dlut.edu.cn xbliu@dlut.edu.cn dlutguo@dlut.edu.cn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经济学院 学部 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 学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体育教学部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创新实验学院 李延喜 贾振元 孙伟 雷明凯 沈胜强 洪晓楠 郑保章 陈树文 魏晓文 罗钟铉 范悦 杜凤刚 赵明山 卢玉峰 元文学 赵胜川(兼) 冯林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学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院长 主任 院长 院长 84707618 84707882 84707510 84707255 847084 84708071 847045 84707804 84706057 87571777 84706209 847088 847091 84708352 84708584 84708704 84707111 mrliyx@dlut.edu.cn jzyxy@dlut.edu.cn sunwei@dlut.edu.cn mklei@dlut.edu.cn zzbshen@dlut.edu.cn hxnharvard@yahoo.com.cn baozhang1618@sina.com chensw@dlut.edu.cn wxiaowen@dlut.edu.cn zxluo@dlut.edu.cn fanyue@dlut.edu.cn fenggang@dlut.edu.cn mszhao@dlut.edu.cn lyfdlut@dlut.edu.cn yuanwx@dlut.edu.cn szhao@dlut.edu.cn fenglin@dlut.edu.cn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我校。
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大连理工大学人事处(海外人力资源开发部) 地 址: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 编:116024
网 址:http://perdep.dlut.edu.cn http://rc.dlut.edu.cn 联 系 人:潘洪冰,于青 电 话:+86-411-84708717 传 真:+86-411-84708710
E – mail :peterpan@dlut.edu.cn,yuqing@dlut.edu.cn 驻美联络人:王涌涛
电 话:1-814-441-2045; 1-814-876-21 E – mail :wangyt@dlut.edu.cn Yuw24@psu.edu QQ: 807870915 MSN: dlwangyt@live.cn SKYPE: nhhello
驻日本联络人:袁菲 电话:+818031786080 Email: DutHR@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