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

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0年1月第48卷第3期 ・临床探讨・ 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分析 王凤平吴立国 (辽宁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凌源122500) [摘要】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以下简称TMD)少年儿童的发病情况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诊 治的200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病因、发病隋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TMD病因复 杂,少年儿童TMD者大部分为早期,弹响是关节功能紊乱、结构紊乱和器质破坏的外在表现。结论对少年儿童TMD患者 的早期防治是必要的,TMD是有可能治愈和控制的。 【关键词】少年儿童;TMD;防治 【中图分类号】R782.6十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3—157—0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在 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最为多见。长期以来,对TMD的发病原 例,占l%。 2.3 I晦床分类 因和机制的讨论多围绕成人患者。近年来,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从 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入手,可以使TMD的病因研究,尤 其是综合因素研究得以深入;同时可以对TMD进行预防和早期 功能紊乱期占58%,关节结构紊乱期占40%,关节器质性改 变期占2%。 2.4临床症状 治疗。『l_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口腔科诊治的200例少年儿童颞下 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病因、发病情况等问题进行 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①关节区疼痛156例,占78%;②下颌运动异常160例,占 80%;③关节弹响或杂音176例,占88%;④头痛80例,占40%; ⑤x线薛氏位表现,无异常占58%,后间隙缩小占28.6%,全间 隙狭窄占11.4%,关节结节或髁状窦突前斜面骨性改变占5%;⑥ 200名TMD患者中以单一症状就诊者占72%,以复合症状就诊 者占28%。 1材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200例均系我院口腔科1990年1月~2007年12 月诊治的患者。 1.1诊断标准目 3讨论 3.1少年儿童TMD的患病情况 有的文献报道,少年儿童TMD与成人患者不同,少年儿童 TMD无性别差异『31,本组女J 50.5%,男性占49.5%。与文献报道 ①下颌运动时有弹响、疼痛,开口度、开口型异常。②颌关系 异常,如深覆颌、锁颌、反颌及早接触等,或因缺牙、磨耗、不良修 复体而致垂直距离减低或过高。③关节X线片或造影显示髁状 突位置不正常,关节头或关节盘出现骨皮质破坏或穿孔,具备 l-2项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确诊。 1.2临床分类 相符。国内大部分文献报道,成人TMD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 性 ,而本文资料少年儿童TMD无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现 象,真正原因目前尚难定论,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成年女性精神、 心理因素较重有关。 3.2关于发病原因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x线表现分为功能紊乱期、结构 紊乱期和器质性改变期三大类l引。 1.3患者的年龄及临床分类统计方式 TMD病因复杂,意见不一,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接 受多因素理论,即本病由多种因素致病,本组患者65%有颌及颌 功能异常,这与替牙期的乳恒替换以及恒牙初期的乳牙滞留多 所引起的颌紊乱有关,这点支持了综合因素对TMD发病的作 按初次来门诊的年龄计算,双侧TMD罹患者,临床分类按 其严重的一侧统计。 2结果 2.1一般情况 用的观点,在颌功能异常中又以深覆颌为主要因素,占94%。因 为深覆颌患者下颌处于远中位,因而容易引起颞颌关节、咀 本组资料男99例,占49.5%,女101例,占50.5%,年龄5~ 18岁。右侧59例,占40%。 2.2病因统计 嚼肌群和关节韧带功能失调而导致TMD。本组病例中精神因 素占5%,哈氏报道的成年人组占78.6%,精神因素可作为诱 因并可加重成年人TMD,而在少年儿童组,精神因素不是主要 因素。 3.3关于l临床症状 ①颌关系紊乱130例,占65%。其中深覆颌占64%,牙尖早 接触占10%,垂直距离减低占12%,不良修复体占5%,夜间磨牙 占4%,缺牙等原因占5%。②单侧咀嚼习惯40例,占20%。③精 神因素10例,占5%。④.侧关节发育不对称8例,占4%。⑤关节 负荷过重6例,占3%。⑥.创伤因素4例,占2%。⑦未找到原因2 200名TMD患者中,弹响或杂音发生率最高,占88%,其次 为下颌运动异常,再次为疼痛。有头痛症状者占40%,根据美国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牙科学院的资料,男性TMD患者占 C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1fi7 ・临床探讨・ 2010年1月第48卷第3期 卡培他滨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王建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院,河南南阳473058)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R,简称后超)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3年的生存率、疗效和 毒副反应,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我院收洽的中、晚期食管癌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后超+卡 培他滨(治疗组)和单纯后超组(对照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分割治疗,2Gy/次,5次/周,共40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治 疗,1.5Gy/次,2次,d,间隔6小时以上,全疗程总剂量70Gv。治疗组前程配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结束后,按照食管癌诊治 规范标准,比较两组疗效及3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CR 23%,PR 32%,3年生存率为33%;而治疗组CR为30%,PR 39%, 3年生存率为5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作用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卡培他滨 联合后超放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卡培他滨;LCAHF(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3—158-02 2003年6月~2006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 中、晚期食管癌96例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 放射治疗,另一组前程配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J 及毒副反应,旨在研究和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有效率,并探讨该方 法在食管癌治疗中的l临床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6例均为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病变长度5 8cm,无锁骨上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正常,食 管造影无穿透性溃疡征象,年龄≤70岁,卡氏评分>/70分,详见 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放疗均采用6mVX线外照射,对照组、治疗组前2/3疗 程剂量达40Gy后,后l,3疗程采用超分割放疗,1.5Gy/次,2次,d, 间隔大于6h,总剂量为70Gy,治疗组在放疗第1天同步应用卡 培他滨方案增敏化疗,卡培他滨1000m ̄m2,2次,d,连续服用 14d,休息一周,治疗周期21d,共治疗两个周期,同时辅以止吐、 升白等对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食管造影检查评价。 1.3疗效评价 按WHO肿瘤近期疗效报告标准评定近期疗效,同时比较局 控率和生存率,毒副作用按WHO制定的标准评定。 83.3%,女性患者占89.1%t ̄q,为此,可以把头痛列为本病的第四主 要症状。 3.4关于早期防治 【参考文献】 [11邓雨萌,傅民魁.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正畸治疗后颌接触 点变化的研究f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1):2O. 【2】王镇藩,辽宁省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疾病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s]. 沈阳:辽宁省卫生厅出版,1998:299。 [3】上海第二医学院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536. 有人报道少年儿童TMD患者患病率为17.9%r2J,所以防治 TMD必须从少年儿童人手。本文发现弹响发生率占88%,开口受 限,x线有骨质破坏极少,说明少年儿童TMD者大部分为早期, 弹响是关节功能紊乱、结构紊乱和器质破坏的外在表现,因此, 对少年儿童TMD患者的早期防治是必要的。少年儿童时期的精 神、心理因素较少,但此期是颌的建立期,同时也是颌障碍和错 颌的形成期,可见早期矫正易患TMD的错颌,及时去除颌障碍、 不良习惯、避免外伤及不良刺激,使口颌系统随青春期的生长趋 于正常,那么,TMD是有可能治愈和控制的。 158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4]王毓英.117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形治疗[J】.中华151腔医学杂 志,1981,(11) 137. [5]张锡泽.El腔颌面外科学[MI.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460. (收稿日期:2009一}0-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