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把6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米的小段,可以截成 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2.
3.分= 秒;
= ÷8= %.
公顷= m2; 天= 小时.
4.在下面各题的横线内填上“>”、“<”或“=”. 3÷ 3 9× 9 25÷ 25 14× 14÷ 1÷ 1 ÷ ×0.1.
5.实际完成计划产量的,应把 看作单位“1”;降价,应把 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应把 看作单位“1”.
6.求a的是多少,列式 ;x的是a,x= .
7.a≠0,若÷a<,则a 1;若÷a>,则a 1. 8.如果把甲数的
给乙数,则甲、乙两数刚好相等.原来乙数是甲数的 .
9.16米增加它的后,再减少米,现在是 米.
10.修一条长400米的路,已经修了120米,再修 米恰好是全长的. 11.一个饲养场,养鸡2000只,养鸭1000只,养的鸭比鸡少 12.一根木棒锯成8段,锯下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 13.1和 互为倒数,0.125是 的倒数,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
14.A、B、C、D都是非0自然数,且A×=×B=C÷=D,那么A、B、C、D中, 最大, 最小. 15.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2.5,这个自然数是 .
.
二、选择题
1.两根铁丝都是米长,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 )剪去的部分长. A.第一根
B.第二根
C.两根一样
D.无法确定
2.如果a、b、c、d代表不同的非0自然数,则与÷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D.×
3.一个数(不为0)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它的C.减少它的
B.扩大到它的5倍 D.增加它的
4.某商品原价100元,先提价A.90
,然后再降价B.99
,现价是( )元.
C.100
D.110
5.两盒中各有24支笔,从甲盒中取出4支放入乙盒.这时乙盒的笔数比甲盒多( ) A.
B.
C.
6.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原来的,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
A.
B.
C.
三、判断题
1.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判断对错) 2.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分数. (判断对错) 3.一堆粮食4千克,吃掉,还剩千克. .(判断对错) 4.甲比乙多,乙就比甲少. . 5.两堆煤相差5吨,各用去
后,两堆煤仍然相差5吨. .(判断对错)
6.(甲数的正好等于乙数的,甲数一定大于乙数. .(判断对错)
7.三角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后,各顶点的列数增加三个单位,行数不变. .(判断对错)8.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判断对错)
9.小明要上五楼,当他爬到三楼时,已经完成了全程. .(判断对错) 10.在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水的
.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8×= ×13= ÷=
÷5= ×+×=
÷=
÷14= 6×1= 18÷= ×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9×+ ×
﹣×
87×
(+﹣
)×40 201× ×+×
D.
3.解方程. x÷= 8x﹣×4=\"16\" x+=x+x=
.
五、解答题
1.乙是甲的,丙是乙的,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在长方形中表示算式
的意义.
3.看图解答.
4.一种小彩电原价4200元,现价比原价的还少100元.现价多少元? 5.一本书现在售价20元,比原来降低了5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
6.小刚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看的比是2:3.小刚第三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起?
7.某商场新进空调180台,是彩电台数的.洗衣机的台数又是彩电台数的.商场新进彩电、洗衣机各多少台?
安徽六年级小学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把6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米的小段,可以截成 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答案】:8,.
【解析】先用总长度6米除以每段的长度,求出可以分成几段;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解:6÷=8(段);
把全长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就是全长的. 答:可以截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出可以截成的段数,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2.
= ÷8= %.
【答案】16,15,6,75.
【解析】把连等式化为:
0.75==0.75==
,依据分数基本性质求解, ,依据分数基本性质求解,
0.75=3÷4=( )÷8,依据商不变性质求解, 0.75=( )%,依据小数化百分数知识求解. 解:0.75==0.75==
==
, ,
0.75=3÷4=(3×2)÷(4×2)=(6)÷8, 0.75=(75)%;
故答案为:16,15,6,7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知识掌握
3.分= 秒;
公顷= m2; 天= 小时.
【答案】15,3000,8.
【解析】把分化成秒数,用乘进率60; 把
公顷化成平方米数,用
乘进率10000;
把天化成时数,用乘进率24;即可得解. 解:分=15秒;
公顷=3000m2; 天=8小时;
故答案为:15,3000,8.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4.在下面各题的横线内填上“>”、“<”或“=”. 3÷ 3 9× 9 25÷ 25 14× 14÷ 1÷ 1 ÷ ×0.1.
【答案】>,>,<,<,>,>.
【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乘1,积与原数相等;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除以1,商等于原数;据此即可判断. 解:3÷>3 9×>9 25÷<25 14×<14÷ 1÷>1 ÷>×0.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积或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5.实际完成计划产量的,应把 看作单位“1”;降价,应把 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应把 看作单位“1”.
【答案】计划产量,原价,女生人数.
【解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
解:实际完成计划产量的,应把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降价,应把原价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应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
故答案为:计划产量,原价,女生人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单位“1”的方法.
6.求a的是多少,列式 ;x的是a,x= . 【答案】
.;
.
【解析】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解:(1)a的是多少,列式是a×=答:a的是多少,列式是
.
,
(2)x×=a, x=a÷ x=a× x=
.
答:x的是a,x等于故答案为: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7.a≠0,若÷a<,则a 1;若÷a>,则a 1.
【答案】>,<.
【解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据此解答即可. 解:a≠0,若÷a<,则a>1; 若÷a>,则a<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8.如果把甲数的【答案】.
【解析】把甲数看作单位“1”,如果把甲数的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解:1﹣=1﹣ =.
答:原来乙数是甲数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减法、乘法的意义,掌握他们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9.16米增加它的后,再减少米,现在是 米. 【答案】19.
【解析】根据题意,把16米看作单位“1”,增加它的后是16×(1+)米,再减去米即可. 解:16×(1+)﹣ =16×﹣ =20﹣ =19(米) 答:现在是19米. 故答案为:19.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10.修一条长400米的路,已经修了120米,再修 米恰好是全长的. 【答案】120.
【解析】先把全长看成单位“1”,用全程乘上,求出全长的是多少米,再减去已经修的120米,就是还需要修的
×2
给乙数,则甲、乙两数刚好相等.那么乙数甲数少两个
,根据减
给乙数,则甲、乙两数刚好相等.原来乙数是甲数的 .
长度.
解:400×﹣120 =240﹣120 =120(米)
答:再修 120米恰好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120.
【点评】解决本题先找出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全长的是多少米,再进一步求解求解.
11.一个饲养场,养鸡2000只,养鸭1000只,养的鸭比鸡少 【答案】.
【解析】先用养鸡的只数减去养鸭的只数,求出鸭比鸡少多少只,再用少的只数除以鸡的只数即可. 解:(2000﹣1000)÷2000 =1000÷2000 =
答:养的鸭比鸡少.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2.一根木棒锯成8段,锯下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 【答案】.
【解析】一根木棒锯成8段,则共需要锯8﹣1次,将总时间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锯下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1÷(8﹣1)=. 解:1÷(8﹣1)= =1÷7 =
锯下每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 故答案为:.
【点评】完成此类题止要注意锯的次数=锯的段数﹣1.
13.1和 互为倒数,0.125是 的倒数,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 【答案】,8,0.5.
【解析】(1)根据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求出1的倒数是多少,即可求出哪个数和1互为倒数;
(2)根据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首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运用倒数的求法解答即可求出0.125的倒数是多少. (3)首先找到最小的质数2,再根据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首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运用倒数的求法解答即可求出0.125的倒数是多少 解:(1)因为1=, 所以和1互为倒数1; (2)因为0.125=, 所以0.125是8的倒数; (3)因为最小的质数是2, 2×0.5=1,
所以最小质数的倒数是0.5. 故答案为:,8,0.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可以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求一个整数的倒数,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即可解答.
.
14.A、B、C、D都是非0自然数,且A×=×B=C÷=D,那么A、B、C、D中, 最大, 最小. 【答案】B,A.
【解析】A、B、C、D都是非0自然数,可设A×=×B=C÷=D=1,分别求出A、B、C各是多少,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设A×=×B=C÷=D=1 则设A×=1,A=×B=1,则B= C÷=1,则C= D=1
>>1>,即B>C>D>A
所以最大的是B,最小的是A. 故答案为:B,A.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用赋值法分别求出各个数是多少,再进行比较.
15.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2.5,这个自然数是 . 【答案】2
【解析】设这个自然数为a,根据倒数意义,a的倒数是,a+=2.5=2,由此分析即可求出这个数. 解:设这个自然数为a,a的倒数是, a+=2.5=2
所以a=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
二、选择题
1.两根铁丝都是米长,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 )剪去的部分长. A.第一根
B.第二根
C.两根一样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根铁丝都是米长,第一根剪去去,就是剪去了米的去,用乘法可求出剪去的长度,再同第二根剪去的长度相比即可.据此解答. 解:第一根剪去的长度: ×=(米)
米<米,第二根剪去的部分长.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第一根剪去的长度,再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
2.如果a、b、c、d代表不同的非0自然数,则与÷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首先分数除法的意义,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据此解答即可. 解:÷
=× =×=所以
=×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不为0)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 ) A.缩小到它的C.减少它的
B.扩大到它的5倍 D.增加它的
【答案】B
【解析】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可以改写成这个数乘的倒数6,也就相当于把原数扩大6倍;据此判断. 解:因为一个(不为0)的数÷=这个不为0的数×5
所以一个(不为0)数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它的5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某商品原价100元,先提价A.90
,然后再降价B.99
,现价是( )元.
C.100
D.110
【答案】B
【解析】把商品的原价100元看作单位“1”,则先提价
后的价格分率为1+
,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后的价格分率1﹣
,根据求
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再降价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降价后的价格. 解:100×(1+=100×
×
)×(1﹣
)
=99(元)
答:现价是99元.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
的单位“1”不同,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5.两盒中各有24支笔,从甲盒中取出4支放入乙盒.这时乙盒的笔数比甲盒多(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两盒中各有24支笔,从甲盒中取出4支放入乙盒,则此时乙盒比甲盒多了4+4只,又此时甲盒有24﹣4支,根据分数的意义,此时乙盒比甲盒多了(4+4)÷(24﹣4). 解:(4+4)÷(24﹣4) =8÷20 =
答:此时乙盒比甲盒多了.
故选:B.
【点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6.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原来的A.
B.
C.
,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
【答案】C
【解析】设原来水的体积是1,
的单位“1”就是水的体积,那么冰的体积就是水的1+
,冰化成水后的体积仍是
1,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再除以冰的体积即可. 解:设水的体积是1,则: 冰的体积是1×(1+
)=
,
;
化成水之后减少了:(答:体积减少了
.
﹣1)÷=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
1.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判断. 解:因为除数不能为0,所以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关键是明确:除数不能为0.
2.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分数.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据此解答.
解: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分数, 如:
,
,
,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3.一堆粮食4千克,吃掉,还剩千克.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把这堆粮食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堆粮食的重量乘吃掉的占的分率,求出吃掉了多少千克;然后用这堆粮食的重量减去吃掉的重量,求出还剩下多少千克即可. 解:4﹣4×
=4﹣3
=1(千克)
答:还剩下1千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4.甲比乙多,乙就比甲少. . 【答案】×
【解析】甲比乙多,把乙看作单位“1”,则甲是乙的1+=,乙比甲少÷(1+),计算出结果即可判断. 解:乙比甲少: ÷(1+), =÷,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次考查学生对量率与单位“1”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问题,重点应找准单位“1”.
5.两堆煤相差5吨,各用去【答案】×
【解析】设重量较轻的那堆煤有x吨,那么较重的就有x+5吨,各自用去
后,就剩余各自重量的1﹣10%=90%,
后,两堆煤仍然相差5吨. .(判断对错)
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两堆煤各剩余重量,然后求出两堆煤重量的差,最后与5吨比较即可解答. 解:设重量较轻的那堆煤有x吨 x×(1﹣=x×=
)
x(吨)
)
(x+5)×(1﹣=(x+5)×=
x+4.5(吨)
x+4.5﹣=4.5(吨)
即现在相差4.5吨.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还可以这样理解,两堆煤相差5吨,各用去5×(1﹣
6.(甲数的正好等于乙数的,甲数一定大于乙数.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是0,满足了甲的等于乙的,但是甲乙却相等,由此得解. 解:甲的等于乙的,那么甲一定大于乙.如果考虑甲乙可以是0,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作为判断题,只要有一个反例,则就可判定题干错误.
7.三角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后,各顶点的列数增加三个单位,行数不变.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并结合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所以:三角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后,各顶点的列数增加三个单位,行数不变,说法正确;由此判断即可.
解:由分析可知:三角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后,各顶点的列数增加三个单位,行数不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明确平移的性质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任何数乘0仍得0,所以0没有倒数,据此分析判断. 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所以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注意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9.小明要上五楼,当他爬到三楼时,已经完成了全程.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从一楼到3楼,需要走3﹣1=2个间隔,他从一楼上到五楼需要走5﹣1=4个间隔,求2个间隔是4个间隔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即可得解.
)=4.5(吨).
后,它们的差就相当于原来差的1﹣
,即现在相差:
解:(3﹣1)÷(5﹣1) =2÷4 =
所以小明要上五楼,当他爬到三楼时,已经完成了全程是错误的,应该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问题原型是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的情况:抓住间隔数=植树棵数﹣1即可解答.
10.在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水的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求出糖占水的几分之几,用糖的质量除以水的质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10÷100=答:糖占水的
; .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8×= ÷=
×13= ÷=
÷5= ×+×=
×=
÷5=
×+×=×=
÷14= 6×1= 18÷= ×
×13= ÷=
【答案】18×=12 ÷=
÷14=
6×1=6 18÷=21 ×
【解析】根据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 18×=12 ÷=
×13= ÷=÷14=
÷5=
×+×=
×=
6×1=6 18÷=21 ×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9×+ (+﹣
×
﹣×
87×
)×40 201×
;86
×+×
;.
【答案】25;;14;199
【解析】(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2)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3)把87化成88﹣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4)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5)把201化成200+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6)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1)39×+ =(39+1)× =40× =25; (2)=
×(
×
﹣×﹣)
==
×3 ;
(3)87×
=(88﹣1)×=88×=87﹣=86
﹣1× ;
(4)(+﹣=×40+×40﹣=10+16﹣12 =26﹣12 =14; (5)201×=(200+1)×=200×=199+=199
+1× ;
)×40 ×40
(6)×+× =
+
=.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的分配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进行简便计算.
3.解方程. x÷= 8x﹣×4=\"16\" x+=x+x=
.
;;
【答案】3;2.2;
【解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求解;
②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6,再同时除以8求解; ③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同时乘求解; ④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求解. 解:①x÷= x÷×=× x=3
②8x﹣×4=\"16\" 8x﹣1.6=\"16\"
8x﹣1.6+1.6=16+1.6 8x=17.6 8x÷8=17.6÷8 x=2.2
③x+=x+﹣=x=
﹣
x×=× x=
④x+x=x=x×=x=
×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
五、解答题
1.乙是甲的,丙是乙的,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答案】见解析
【解析】把甲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就是乙,再把乙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丙,据此解答.
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考查找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
2.在长方形中表示算式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再把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的,也就是大长方形的. 解:
;
的意义.
【点评】本题先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3.看图解答.
【答案】80千米;60吨.
【解析】(1)把这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根据图可知:这条路全长的是48千米,求这条路的全长,根据已
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2)把总重量看作单位“1”,运走了,还剩下全长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剩下的重量,然后把剩下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即可求出又运走的重量. 解:(1)48÷=80(千米); 答:这条路全长是80千米; (2)120×(1﹣)× =120××
=60(吨)
答:又运走了60吨.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4.一种小彩电原价4200元,现价比原价的还少100元.现价多少元? 【答案】3500
【解析】把原价看成单位“1”,用原价乘上,求出原价的是多少钱,再减去100元,就是现价. 解:4200×﹣100
=2600﹣100 =3500(元)
答:现价是3500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5.一本书现在售价20元,比原来降低了5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几分之几? 【答案】20%.
【解析】把原价看成单位“1”,先用现价加上降低的钱数,求出原价,再用降低的钱数除以原价即可求解. 解:5÷(20+5) =5÷25 =20%
答: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
【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6.小刚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看的比是2:3.小刚第三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起? 【答案】21页
【解析】根据题意,把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求第一天看的页数,就是求96的是多少,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96×,根据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看的比是2:3得出第二天看的占第一天的,求第二天看的页数就是求96×的是多少,列式为96××,因为第三天应从下页看起,所以求出两天的和加1得出第三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起.
解:小刚第一天看的页数为:96×=12(页), 小刚第二天看的页数为:(96×)×=8(页), 小刚第三天应从第几那页看起:12+8+1=21(页 答:小刚第三天应从第21页开始看起.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单位“1”和把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看的比是2:3变成第二天看的占第一天的,进而得出答案.
7.某商场新进空调180台,是彩电台数的.洗衣机的台数又是彩电台数的.商场新进彩电、洗衣机各多少台? 【答案】彩电270台,洗衣机150台
【解析】先把彩电台数看作单位“1”,已知空调180台是彩电台数的,用除法可求得彩电的台数,再乘就是洗衣机的台数;据此解答. 解:180÷=270(台)
270×=150(台)
答:商场新进彩电270台,洗衣机150台.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找准单位“1”,若单位“1”未知,可用“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解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