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探索 浅议《同步阅读》读本的课堂同步扩展阅读 林丽卿 (安溪县实验小学,福建泉州362400) 摘要:《同步阅读》读本必须尊重课程资源,必须引入课堂教学作同步扩展阅读。在教学原则的把握上,要 聚焦目标,扩展和注重迁移;在阅读同类型把握上,要根据文本特点灵活运用主题型扩展,迁移型扩展和积 累型扩展;在时间安排上,要以教科书学习为主,读本的扩展阅读为辅,绝不能喧宾夺主。 关键词:读书;课堂;同步扩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0 J03—0034—02 《同步阅读》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人教版教科书 配套教材,具有与教科书同步同主题安排选文以及篇幅更 多、题材更丰富、表达更多样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资 源。把它引入课堂阅读教学,适时适量做同步扩展阅读,可 以与教科书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读懂关键词语,还要去接触多种表达形式,感受其中的情 感意境、表达方法;以单元目标为纲,就是在分析、确定单 元教学目标时,要建立在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 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处理,让每个单元的教学都能让学生进 行阅读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训练与熏 陶;以课文目标为线,就是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把单元 教学目标具体化,并分解和落实到每个课时的教学中,形 、《同步阅读》读本课堂同步扩展阅读的原则 1.聚焦目标。 聚焦目标,是所有教学法都必须遵循的原则,用《读 本》作课堂同步扩展阅读当然也不能例外,其选文的应用, 不管是撷取片段还是完整的文章,都要有助于落实教学目 标。 成目标链;以环节目标为点,就是课时教学目标还要分解 并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些教学目标的 点连成全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线。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 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学段目标的自觉意识,要从单元 导语和各篇课文分析单元阅读教学目标,要对具体课文进 《读本》课堂同步扩展阅读的聚焦目标,必须以学段目 标为本,以单元目标为纲,以课文目标为线,以环节目标为 点。以学段目标为本,就是要从课程标准这个根本性的要 求出发,中高年级小学生不仅要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大意、 行教学解读,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把教学目标分解 到两个课时的各个教学环节。具体见下表。 《乡下人家》教学目标的确定 学段教学目标 l,联系上下文, 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 课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主要环节教学目标 1.情景导入感知美。目标:借用情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 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 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验洋溢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 积累好词佳句。 初步感受到乡下的美景。 在表达情意方面的 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 作用。 之情。 2.初步把握文章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2.解词析句品味美。目标:通过重 3.诗意朗读陶冶美。目标:通过朗 4.扩展阅读丰富美。目标:通过读 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 点词句的品析,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 读,培养语感。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景 衷地热爱之情。 的主要内容,体会文 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 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 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 知文章大意。 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学习略读,粗 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 本的阅读,丰富对乡下生活的感性认 识。 瓦 毛面 丽高 赢 2.扩展。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围绕 要利用《读本》丰富的文本资源,做拓展,如主题 的深化、题材的扩展、表达方式的扩展等。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对《自己的花是给 “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人物描 写一组》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的共同点是人物形 象非常鲜明,各有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 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 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 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一组》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较摔跤”片 段侧重动作描写,教学时可阅读《读本》中的《弟弟》的有关 片段领悟“弟弟”的性格特点,将抓住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 别人看的》一课,可以引入《读本》中的《读懂德国人》。这是 主题的深化,从认识德国人把美好事物与别人分享的人文 精神到认识德国人严谨的科学精神;对《威尼斯的小艇》一 课,可引入《读本》中的《威尼斯》,这是题材的拓展,从认识 威尼斯小艇的特殊意义,到认识威尼斯的建筑文化与日常 文化生活。学习本单元课文以后,可引入《荷兰散记》、《悉 尼动物园奇观》、《说不完的埃及》等。这是综合扩展,既有 题材的拓宽,又有对风俗人情多样化的表达。 3.注重迁移。 点的阅读方法迁移到《弟弟》一文的学习;教完整组课文后 可引入《读本》中的同题文章《人物描写一组》,领悟孔乙 己、周朴园、翠翠等人物特点,进行抓住外貌、动作、语言描 写来体会人物特点的写人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的迁移学 习。 注重迁移,就是注重程序性阅读知识的学习。教科书 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知识;《读本》的阅 读,要引导学生把新学到的阅读知识运用到读本的阅读 中,从而促进迁移,促进知识系统的形成。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要求学生学习的阅读 知识是“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两个铁球同 3.积累型拓展。 积累型拓展,可以是优美词句,也可以是写作素材。优 美词句,例如描写环境、刻画人物、感悟人生等;写作素材, 比如人物的细节、环境的特点等。 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等课文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 “抓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中把握人物特点,领悟课文的启 比如,为配合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一组主题为 “热爱生命”的课文,《读本》也安排了同一专题的选文,选 文都有表达人生感悟的语句。例如《读本》中的《假如只有 示”,可把这一阅读方法运用到《读本》的《有了愿望的石头 能走多远》、《弹琴的姑娘》等选文的阅读。 二、《同步阅读》读本课堂同步扩展阅读的类型 1.主题型扩展阅读。 三天光明》、《爱的声音》,都有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就可引 导学生阅读,并把能感动自己的语句标出来甚至杪写 下来,课后把它读熟。也许学生现在只能懵懵懂懂地大致 知道语句的意思,但选文的人文精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 他们的一生。 主题型扩展阅读,就是根据课文的主题,即课文表达 的主旨进行拓展,从《读本》中选出同一主题的选文阅读。 主题型扩展,有纵向拓展,就是寻找深化同一主题的选文 阅读;有横向拓展,比如同一主题的不同题材的文章,不同 表达方法的文章。 三、《同步阅读》读本课堂同步扩展阅读的时间安排 《读本》的课内同步扩展阅读不能喧宾夺主,要以教科 书为主,以《读本》的扩展阅读为辅。在单篇课文教学的每 个课时,可安排6~lO分钟的扩展阅读,一般以读片断为 宜。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以后,可安排整个课时阅读《读 本》,但不要泛泛而读,要目标明确,或为了扩大知识面,或 为了能力迁移。鉴于目前忽视迁移学习的状态,我们更有 必要把这一课时用于迁移性阅读,而把扩大知识面的主题 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跨越百年 的美丽》歌颂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教学中可引入《读 本》中的《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 以后》倡导怀疑精神,可引入《读本》中的《我们的知识是有 限的》这两者都是主题型纵向拓展。学完全单元课文以后, 再引入《读本》的《达尔文的童年》、《给孩子讲阿基米德的 故事》等,就从教科书中的居里夫人、谢皮罗教授、波义耳 化学家扩展到《读本》中的达尔文、阿基米德等不同科学 家。这是主题型横向扩展。 2.迁移型扩展。 性阅读放到课外。 《同步阅读》读本的课堂同步扩展阅读,对提高阅读能 力的作用是显著的。故此,要因学生、环境、教学的需求充 分运用,以达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的目的。 迁移型扩展,就是引入课内阅读的《读本》选文片段或 完整文章,要有和所教课文对应的知识点,以使学生学了 课文的知识点,再在读本的阅读中进行迁移学习。 丑【责任编辑王开责】 —鬻 I rse arc hVEdu catio na P acti ce and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