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支铅笔
一只铅笔被遗失在角落里。一只毛毛虫爬过来,铅笔问:“你会拿我做什么?”毛毛虫说:“我会吃掉你。”铅笔立刻画出了一只小鸟,毛毛虫害怕的逃走了。
一只小鸟飞过来打算拾起这根铅笔,铅笔问:“你会拿我做什么?”小鸟说:“我会拿你来筑巢。”铅笔立刻画出一支猎,小鸟吓的飞走了。
一个小老鼠看见了铅笔,老鼠把铅笔捡起来,铅笔说:“你想拿我来做什么?”老鼠说:“我想画一幅画,正愁没有笔呢!你愿意帮助我完成这幅画么?”铅笔高兴的说:“当然愿意。”
铅笔高兴的跟着老鼠一起走了。 (1)本文共________段
(2)铅笔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铅笔最后跟着( )一起走了。
A. 毛毛虫 B. 小鸟 C. 老鼠 【答案】 (1)3 (2)毛毛虫 ;小鸟 ;老鼠 (3)C
【解析】【分析】(1)每一自然段前面要空两格。
(2)一个自然段讲了铅笔遇到的一个小动物,可以从文中去找。 (3)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铅笔是跟着老鼠走了。
2.读儿歌,完成练习。
春天到了
春天到,春天到,花儿露出了笑脸(liǎn niǎn),小草伸长(cháng zhǎng)了腰。 春天到,春天到,燕子搭新窝,喜鹊喳喳叫。 (1)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笑脸________(liǎn niǎn) 伸长________(cháng zhǎng) (2)“花儿露出了笑脸”指________。(①花开了;②花笑了) “小草伸长了腰”指________。(①小草刚睡醒;②小草长高了) (3)儿歌中的燕子,喜鹊在春天里忙着做什么呢?选一选。(填序号) ①搭新窝 ②喳喳叫
在________,
在________。
【答案】 (1)liǎn;cháng (2)①;② (3)①;② 【解析】
3.我会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雨的色彩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树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呢?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只小鸟,他们分别认为春雨是________色的和________色的。
(4)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答案】 (1)三
(2)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小燕子;麻雀;绿色的;红色的
(4)春雨是五颜六色的,它是春天的颜色;春雨是绿色的,春雨撒到小草上,小草变绿了;春雨是红色的,春雨撒到野花上,野花盛开了;春雨是黑色的,春雨撒到泥土上,泥土湿润了;春雨是金色的,春雨撒到孩子们的笑脸上,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解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得
(2)两个人玩时,可以做哪些游戏?用“________”画出游戏的名字。 (3)请你想一想,两个人玩时,还可以做什么游戏? 【答案】 (1)děi
(2)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3)剪刀石头布、捉迷藏。 【解析】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初秋的夜晚,凉风习习。小树林里树叶“沙沙”地响,好像和谁在说悄悄话。草丛里,蟋蟀不知疲倦地唱着秋夜的歌。池塘边,一群青蛙忙了一夏,更是欢快地“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好哇,好哇,吃掉害虫,庄稼长得好哇!” (1)短文共________句话,用“/”标出来。 (2)第4句话写的是谁?
(3)短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________①初春的夜晚 ②初夏的夜晚 ③初秋的夜晚
(4)照样子,连线。树叶________ 呱呱地叫 青蛙________ 叽叽地唱 蟋蟀________ 沙沙地响 【答案】(1)1 (2)青蛙 (3)③
(4)沙沙地响;呱呱地叫;叽叽地唱 【解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鸡脸红了
白兔、松鼠和公鸡都住在森林里,他们是邻居。
一天,白兔向公鸡借篮子。公鸡说:“你去别人家借吧。”白兔只好走了。松鼠让公鸡帮他解开蝴蝶结。公鸡说:“你让别人给你解吧。”松鼠也只好走了。
夜里,外面打雷下雨,公鸡家的房子漏雨了。公鸡让白兔、松鼠帮他盖房子。白兔、松鼠同意了。于是,公鸡的脸红了。
(1)“他们是邻居”中,“他们”指谁?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判断对错。
①公鸡的邻居们有困难找他帮忙时,他热心地帮助了大家。 ②在公鸡需要盖房子时,他的邻居们热心地帮助了他。 (3)公鸡的脸红了是因为( )。
A. 他干活干得太累了 B. 他觉得自己太小气了 【答案】 (1)白兔、松鼠和公鸡 (2)①错误;②正确 (3)B 【解析】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学写字 当我学着写“小绵羊”, 一下子,树叶呀,房子啊,栅栏哪,
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当我拿笔把“河流”, 写上我的练习本, 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 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 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 还有两只蝴蝶在跳舞, 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 要是我写上“我的爸爸”, 我立刻就想唱唱儿歌蹦几下, 瞧,我个子最高,身体最棒, 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
(1)短文中,“我”学写了哪些字? (2)开心读句子。
要是我写上“我的爸爸”,我立刻就想唱唱儿歌蹦几下。 ①用“()”画出“我”急于在爸爸面前表现自己的词语。 ②用“________”画出“我”值得自豪的地方。 (3)照样子,写句子。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凡是________,就________。 (4)你是怎样学写字的?说一说。 【答案】 (1)小绵羊、河流、草地、我的爸爸
(2)①立刻 ②瞧,我个子最高,身体最棒,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 (3)我喜欢的歌谣;立刻学唱起来 (4)略 【解析】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枣树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枣树。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青色的果实。到了秋天,果实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很大很大的枣子。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红红的小灯笼。秋末冬初,我们吃着又香又甜的大枣,心里十分感激种枣树的人。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 (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
________的枣树 ________的枣花 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的小灯笼 ________的大枣
(3)用横线划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答案】 (1)6
(2)又高又大;浅黄色;青色;红红;又香又甜 (3)浅黄色、青色、红、红红的 【解析】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粽子是用________的箬竹________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________,中间有一颗________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________,咬一口粽子,________是又黏又甜。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词。
粽子是用________的箬竹________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________,中间有一颗________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________,咬一口粽子,________是又黏又甜。 (2)短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 (3)选字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口 ②股 ③颗 ④锅 一________清香 一________枣子 一________粽子 一________水井 (4)照样子,写词语。 又黏又甜 又________又________
(5)想一想,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__,这一天,人们还会________。 【答案】 (1)青青;叶;米;红红;叶;真 (2)3
(3)②;③;④;① (4)高;大 (5)屈原;赛龙舟 【解析】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横线上。 分享 报告 撞 衔
①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
②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
③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的。( ) A. 着急 B. 充满希望 C. 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________的活动。( ) A. 建房子 B. 唱歌 C. 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答案】 (1)撞;衔;报告;分享 (2)B (3)A
(4)燕子勤劳的精神。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在明确语段大概意思的前提下,恰当的使用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词语还要与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4)考查文章的中心。“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①撞;②衔;③报告、分享;(2)B;(3)A;(4)燕子勤劳的精神。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能力。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猫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
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手。 (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
A. 讨人喜欢 B. 调皮 C. 神气十足 D. 高兴 (2)填空
________的脑袋 ________的舌头 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的毛 ________小猫 ________的脸蛋 (3)用“________”画出中心句。
(4)短文从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________讨人喜欢,再写小猫在________时讨人喜欢。
(5)抄下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此处的省略号说明小猫的一些活动没写出来,请你写一种。 【答案】 (1)A
(2)尖尖;粗糙;绿宝石般;洁白无暇;调皮;神气十足 (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 (4)外貌;太阳出来
(5)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眼睛;绿宝石 (6)略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续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
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 故答案为:(1)A(2)尖尖、粗糙、绿宝石般、洁白无暇、调皮、神气十足 (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4)外貌、太阳出来 (5)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眼睛;绿宝石(6)略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________ 伤心——________ (2)天一黑,喜鹊们( ) A. 飞出去了 B. 飞回窝里 (3)树为什么很快乐呢?( )
A. 因为喜鹊们给他们吃的。 B. 因为喜鹊们飞来飞去,使树林里变得热闹了。 【答案】 (1)黑;快乐 (2)B (3)B 【解析】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小柏树________的样子。 (2)从文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很认真?请你填一填。 ________地挑选树苗、________地看树苗直不直、把树苗________。 (3)邓爷爷为什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答案】 (1)小柏树;战士;直直地挺立 (2)精心;仔细;扶正
(3)邓爷爷看到自己栽的小树很直,所以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解析】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1)照样子写词语。
看了看:________了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 (2)元元红着脸是因为________。(填序号)
①他没考好,老师批评他。 ②他迟到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3)元元后悔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说;说;问;问;读;读 (2)②
(3)自己因为赖床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 【解析】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拔萝卜
一天,小兔子来拔萝卜,它拔啊拔,就剩下一个大大的萝卜没有拔完,它就去拔那根大萝卜。可是它怎么拔也拔不上来,它急得转圈跑。小狗看见了,对它说:“我来帮你拔萝卜吧。”它们俩一起拔呀拔,还是拔不上来,这时候小熊来了,它们俩一起说:“小熊的力气大,你来帮我们拔萝卜吧。”小熊说:“好吧。”它们又一起拔啊拔,还是拔不出来,,最后小象来了,对它们说:“我来帮你们拔萝卜吧”。于是,小象就用长鼻子把一些萝卜叶子卷上,使劲拔。终于把大萝卜拔上来了。小兔高兴地说:“小狗,小熊,小象,谢谢你们帮我拔萝卜,我们晚上一起吃蜜汁大萝卜吧!”
到了晚上,小狗,小象,还有小熊都来了,小象先把大萝卜用鼻子卷到了桌子上,小狗负责把皮刮掉,小兔把大萝卜切开,小熊往上边抹了很多很多的蜜汁。这下,大萝卜成了又香又脆的蜜汁大萝卜。它们每人都咬一口,呀!这个蜜汁大萝卜实在是太甜了! (1)这篇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
(2)小兔子在拔萝卜,最后一个大萝卜拔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小兔子拔萝卜。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
A. 团结的力量大。 B. 小象的力气最大了。 C. 蜜汁大萝卜真好吃。 【答案】 (1)2 (2)小狗 ;熊
;小象 (3)A 【解析】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写出第三句话。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肥肥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短文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树叶的样子。 (4)大自然的邮票是( )。
A. 嫩芽 B. 树叶 C. 土壤 【答案】 (1)五;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 (2)红红的;白白的;青青的 (3)春;夏;秋;冬 (4)B 【解析】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猴煮西瓜
小猴子学会了烧火煮东西,很高兴。他先煮熟了一个南瓜,觉得又香又甜,比生南瓜好吃多了。他又煮熟了一个冬瓜,还是比生冬瓜好吃。于是他点点头,自己对自己说:“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有一天,小猴子找来个西瓜,也照样点起火来煮。煮熟了一尝,根本不如生的好吃!这是怎么回事?
刺猬大叔见了大笑,说:“西瓜怎么能煮着吃呢?” 小猴子不服气:“南瓜,冬瓜是瓜,西瓜难道不是瓜吗?”
刺猬大叔说:“你光记住西瓜也是瓜还不行,还得记住‘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都不一样的瓜’。”
(1)小猴煮了________、________,觉得熟的比生的好吃,所以他就认为________。 (2)________告诉小猴子西瓜不能煮着吃。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的道理。( ) A. 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B. 西瓜是跟南瓜和冬瓜不一样的,不能煮着吃。
C. 什么事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1)南瓜;冬瓜;瓜总是要煮一煮才好吃的 (2)刺猬大叔
(3)C 【解析】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1)文中的“大伙儿”指________。 (2)“咕咚”指________。
(3)你喜欢里面的哪个动物?为什么?
【答案】(1)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2)熟了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声音
(3)我喜欢里面的野牛。因为野牛不瞎跟着别人跑,而是拦住大伙问“咕咚”是什么,最后终于帮助大伙弄清了“咕咚”到底是什么。 【解析】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1)用划线的词语“成了”造句。
(2)“我”想把______挂在彩虹桥上。( ) A. 秋千 B. 花裙子
(3)课文将花裙子比作________,这样能够突出花裙子的________。 【答案】(1)学校成了花园,很美丽。 (2)A
(3)彩云;美丽 【解析】
2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正和小伙伴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快乐——________ (2)这段话写出了“我”的________和________。 (3)写出文中“我”“唉”的原因。 (4)“我”为什么觉得很快乐,很有趣? 【答案】(1)欢乐 (2)苦恼;快乐
(3)上课铃响了,“我”不能和小伙伴玩跳房子的游戏了。
(4)因为虽然不能玩跳房子的游戏了,但是听老师讲故事很有趣,“我”感到很快乐。 【解析】
2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青蛙
我喜欢小青蛙。
小青蛙穿着浅绿色的外衣,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四条深绿色腿,头上有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在它的两眼前方有一张神奇的嘴,唱起歌来,呱、呱、呱。
小青蛙捉害虫的本领可大啦!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士。
(1)小青蛙穿着________的外衣,露着________的肚皮,长着________的腿,眼睛又________又________。
(2)小青蛙有四________腿,________眼睛,________嘴。每天能吃________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________多只害虫。
【答案】 (1)浅绿色;雪白;深绿色;圆;大 (2)条;双;张;70;一万 【解析】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___跳绳___搭积木___ 当然还有看书___画画,
听音乐___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静悄悄(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
踢毽子________跳绳________搭积木________当然还有看书________画画________听音乐________
(3)一个人还可以________。 【答案】 (1)胖乎乎;红润润;喜洋洋 (2),;,;,;,;,;…… (3)玩拼接图片 【解析】
2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春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国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_的糯米 ________的枣 又________又________ (2)用短文中划线的词造句。 一…就……
(3)将文中写粽子煮熟后的样子煮找出来。
(4)短文表达了“我”对________节的美好回忆和对________的怀念之情。 【答案】 (1)白白;红红;黏;甜 (2)早上,闹铃一响我就起床了。
(3)外婆掀开锅,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4)端午;外婆 【解析】
24.读短文,完成练习。
垂柳
堤边,垂柳吐芽了,披一身绿,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春风里飘扬。 溪水给映绿了,让丝丝柳条一点一个笑窝。
几阵春雨,给柳丝穿上珍珠,像一挂透明的帘子,悬挂在堤边。帘外青山绿水融融。 折一把柳条,编成一根翠绿的鞭子,催促春耕的牛儿,把步子放快些。
在翠绿的鞭影里,黑油油的泥土露出胸膛,迎接甜丝丝的春雨,等待饱满的种子。 带一根柳条回去吧,把它插在门环上,让春天走遍家家户户,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文中画线的句子,把春雨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帘子。 (3)“溪水给映绿了”一句的意思是( )。
A. 溪水把柳树映绿了。 B. 柳树把溪水映绿了。 (4)“把它插在门环上”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 【答案】 (1)6 (2)珍珠;沾了雨的柳丝 (3)B (4)柳条 【解析】
2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
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________的春天。
(4)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________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________,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________姿态。 【答案】 (1)身;双;对
(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 (3)花;草;叶;灿烂无比 (4)飞行;快;灵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2)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故答案为:(1)身、双、对 (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 (3)花、草、叶、灿烂无比 (4)飞行、快、灵活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