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

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20 年 第 7 卷第 12 期2020 Vol.7 No.1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133

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

陶桂旗

(钟山县中医医院,广西 贺州 542699)

【摘要】目的 分析急腹症临床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选择性超声检测为对照组,全面腹部超声检测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延迟率1.56%(1/)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腹症患者予以全面腹部超声检测时,提升诊断符合率,为患者提供多方式 诊断。

【关键词】急腹症;全面腹部超声;常规超声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12.133.02

急腹症主要为腹膜内脏器、组织、盆腔出现剧烈病理性变化,常会引发综合性全身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且有全身性反应。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以及胆囊炎均为临床常见急腹症,此种疾病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健康。临床诊断时多采用超声检查,但由于此种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各个器官均可发病,因此予以全面超声检查便十分重要[1]。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全面腹部超声和选择性超声之间的区别,结果分析如下。

观察组患者主要为全面腹部超声检测,仪器设备和对照组患者相同。首先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同时需对患者腹部重要脏器进行全方位评估,重点检查急腹症相关器官,也需对患者胆、肝、肾、阑尾、膀胱、子宫附件、腹腔、盆腔等全部脏器进行逐个分析。检查时可逐步为探头加压,通过此种方式缓解肠胃气体干扰。对于阑尾病变患者则通过腹部超声无法确诊,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1.3 观察指标

(1)检查符合率主要以临床治疗结果作为金标准,同时评估两种检测方式符合率。(2)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患者延长诊断情况,主要分析1次完成检查、2次完成超声检查、3次及之上完成超声检查,延长率=延长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24.0软件处理例患者数据,以x2检验患者诊断符合率、漏诊、误诊等数据资料(%、n),以t检验患者计量资料(x±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接诊例急腹症患者,男34例,女30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39.16±2.67)岁,发病时间13~67 min,平均时间(35.16±2.16)min。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分析,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均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家族遗传史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并无较大差异,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入院检查,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探头频率控制为3 MHZ左右,腔内探头为6 MHZ,线阵探头10 MHZ。予以盆腔检查时首先要确保膀胱充盈,之后选择生理盐水沿导管 注入。

对照组:患者主要为常性腹部检查,检查内容则依据医生提出的建议进行检查,对相关部位进行超声检测分析。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检查情况

观察组患者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 见表1。

2.2 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患者延迟率

观察组患者诊断延迟率1.56%(1/)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数据见表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134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 第 7 卷第 12 期2020 Vol.7 No.12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状况[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x2P

n

漏诊率4(6.25%)1(1.56%)

误诊率5(7.81%)1(1.56%)

符合率55(85.94%)62(96.88%)

4.8730.027

表2 对比各种检测方式下延迟率状况[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x2P

n

1次完成检查56(87.50%)63(98.44%)

2次完成检查6(9.37%)1(1.56%)

3次及之上完成检查

2(3.12%)0(0.00%)

检测延迟率8(12.50%)1(1.56%)5.8560.015

3 讨 论

急腹症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有发病急、病情快的特征,由于病症涉及多个脏器,因此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特异性较差,临床诊断难度较高。医生需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选取合适诊断方式,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指导,确保其身体健康[2-3]。

超声诊断在急腹症诊断内的优势:作为无创诊断,可快速明确病变程度、部位四周状况,准确查找病因,缩短诊断时间,指导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在降低死亡率、并发症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行超声诊断时医师需摒弃被动作为临床医师的角色,需依据患者病史、体征进行判断,在进行性排除诊断[4-6]。在进行诊断时一定要依据此系统正常图像,不可因为并无症状而忽视体征。同时全面性检查并非选择性检测的组合,而是全面、快速且重点突出的腹部超声检测。对比本次两种方式诊断时,患者诊断延迟率,观察组患者诊断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知,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测时延迟率更低,检测效果更好。本次研究中对选择性检测和超声全面检测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虽然全面腹部超声检测加大了医生工作内容,但由于整体急腹症检测在超声科工作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测并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同时也有效缩短了临床诊断时间,有效提升了诊断 效率。

选择性检查时主要为医生依据患者对病情的描述进行判断,此种检测方式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需患者在急性疼痛时正确确定自身主要疼痛部位,双方协调不当则会发生漏诊以及误诊[7]。在进行全面检测时,并非单纯验证临床医师结论,而为

结合患者实际状况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因此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误诊、漏诊。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符合率96.88%(62/)高于对照组85.94%(55/),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可知,予以全面腹部超声检测时,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提升和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急腹症患者诊断时,采用全面腹部超声诊断时可缩短诊断时间,提升诊断符合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进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150-151.

[2] 韩苏阳,严 妍.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

的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7,29(4):37-38.

[3] 玉素甫江&#;吾布力,高峻岭.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用于急

腹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8):83-84.

[4] 翟 晶,赵秋妍,张 琦.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应用在妇

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6): 49-50.

[5] 乔 磊,杨 辉,谢丽娜.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在妇

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1):17-17.

[6] 徐春静.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0):1265-1266.

[7] 石 云.急腹症采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24-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