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来源:华佗小知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8 适应Adaptation:①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和器官对②刺激作用③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 1 萎缩Atrophy:①正常发育的器官和组织,②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③代谢变弱和功能降低。

2 肥大Hypertrophy:①由于代谢旺盛功能增加,②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3 增生Hyperplasia:①实质细胞数目增多,②而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4 化生Metaplasia:①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被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取代。 5 变性Degeneration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①物质代谢障碍,②而致胞内、胞外异常或正常物质积聚

6 脂肪变性fatty change, steatosis:①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

12.玻璃样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伊红色、均质、半透明的蛋白性物质

7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necrosis:①组织坏死发生凝固,②变成灰白干燥的凝固体。(是缺血缺氧死亡的形态特点,脑组织除外。)

19 干酪样坏死caseousnecrosis:①见于结核病灶,②坏死组织彻底,色黄,质松,似干酪。(多见于结核菌感染)

10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necrosis:①组织坏死溶解液化呈液状。(脂肪坏死fat necrosis 也属于液化性坏死;脑组织坏死均为液化性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病理上所称的纤维素是:血浆纤维蛋白fibrin;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①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胶原纤维肿胀崩解、②结缔组织免疫球蛋白沉积或③血液纤维蛋白渗出变性有关。

8 坏疽gangrene:①较大范围组织坏死,②伴有菌感染,③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11 机化organization: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和异物(包括血栓、渗出物)的过程 13 钙化 :除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中有固态的钙盐沉积

9 溃疡:①皮肤黏膜组织坏死脱落,②局部形成校深的缺损 14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5 再生Regeneration: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同种细胞修复

16 修复repair: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对缺损进行修补回复的过程 17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再生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构成的幼稚结绨组织。 (新鲜: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水肿

陈旧:①胶原纤维增多,血管减少,②主要为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玻变) 20淤血Congestion:①由于静脉回流受阻,②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肝淤血,全身淤血)

(比动脉明显,因为静脉比较薄)

2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心力衰竭时,肺内出现含含铁血黄素颗粒巨嗜细胞 22肺褐色硬化:①长期严重的慢性肺淤血,②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积,

③肺质地变硬、呈棕褐色

(肺淤血:急性:扩张充血。细静脉、毛细血管扩张,液体漏出,红细胞漏出;

慢性:心衰细胞,细胞壁纤维化。慢性肺淤血细静脉、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壁增厚纤维化。)

23槟榔肝Nutmeg liver:①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区呈暗红色,②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这样红黄相间,状如摈榔的切面,称为槟榔肝

24血栓形成Thrombosis:①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内,②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粘集或血液发生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快的过程

(过程:各种凝血因子激活(最终Xa)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条件: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及平衡絮乱:血小板粘附,释放反应,粘集反应。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DIC,肿瘤

类型:①白色血栓:瓣膜上,主要是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 ②红色血栓:暗红色

③透明血栓:肾小球毛细血管 ④混合血栓:交替蔓延

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

25透明血栓,微血栓 :①发生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微静脉内,②主要有纤维蛋白构成的均匀淡染的小血栓

26栓塞embolism:①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②随血流运行,③阻塞于某部血管腔的现象

27栓子: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于某部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腔的物质称为栓子 (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的栓子:动脉分支 体循环静脉和右心的栓子:肺动脉分支

门静脉系统的栓子:肝内门静脉分支 交叉栓塞:右心到左心

逆行性栓塞:下腔静脉,肝静脉等)

28 梗死infarction:①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中断,②引起的缺氧坏死。

(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9再通:血栓机化收缩,形成裂隙,以后由血管内皮覆盖形成新的血管,能使已被阻塞的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的现象。 30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急性炎症

增生(proliferation)(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慢性炎症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

变质—损伤过程;渗出,增生—抗损伤和修复过程)

32炎症介质:①是指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②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③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

33炎细胞浸润:炎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内称为炎细胞浸润

31 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坏死改变,统称为变质 345渗出(exudation)液:炎症渗出的液体成为渗出液

35纤维蛋白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渗出性炎症中的一种)是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

化脓性炎suppurative: ①以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并②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

36脓肿abscess:(渗出性炎症中化脓性炎症中的一种)①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②并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37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发生于皮下、黏膜下、肌肉和阑尾等)疏松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38绒毛心:①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时,②由于心脏不停的跳动,心包的脏壁两层互相摩擦,③致使渗出在两层心包膜腔面上的纤维蛋白形成绒毛状。

39.肉芽肿性炎:①炎症局部经巨噬细胞增生为主(也有单核细胞),②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40 肿瘤Tumor or Neoplasm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某些组织细胞异常过度增生形成的新生物。

41 间变:有显著异型性的恶性肿瘤细胞。

42 不典型增生:是指上皮的异常增生伴有一定的细胞异型性(但未达到癌的程度) 43良性瘤Benign tumor:瘤细胞分化好 ,异型性小,与其起源组织相似,但组织结构有一定的程度的异型性,为良性肿瘤

49恶性瘤Malignant tumor:癌组织异型性明显,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排列紊乱,称为恶性肿瘤

44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膨胀性生长: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外生性生长:良性恶性

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异质性:

45分化:指新生的瘤细胞生长成熟的过程

46转移:瘤细胞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不相连续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47原发瘤:原发部位的肿瘤称为原发瘤

48转移瘤:通过各种转移途径,在他处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肿瘤,称为转移瘤 腺癌有印戒细胞癌

50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51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52癌前期病变:具有潜在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53原位癌:癌变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未发生浸润)的癌

54活组织检查:用手术、钳取、穿刺和针吸等方法从患者身上取下病变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和镜下观察,为活组织检查

55恶病质:恶性肿瘤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所出现的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症状,称为恶病质

56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细胞不断增生,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组织,象树根长入泥土一样象周围蔓延,称为浸润性生长 57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58交界瘤:界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

59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肿瘤蔓延至器官浆膜面时,溜细胞脱落后种植在体腔内各器官的浆膜面或他处形成转移溜,称为种植性转移

62 风湿小体:又称啊少夫小体,体积很小,多位于器官间质小血管旁,镜下病灶含纤维蛋白样变性物质,周围有增生的啊少夫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少量炎细胞,对风湿有诊断意义

63 高血压病:是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为原因的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病变或管脉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各种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由于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固一般所称的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心脏病 65心肌梗死:是指局部心肌由于严重持久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坏死

66 心绞痛:是指由于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阵发性疼痛或紧迫感

67心瓣膜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瓣膜变形,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

68 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一种与脂质代谢有关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性动脉,病变特点是在动脉内膜发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快,造成动脉硬化

69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症

70室壁瘤:是指心室壁因病变而薄弱,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称为室壁流,常发生于心机梗死或陈旧性的梗死瘢痕处

71 高血压性脑病:高血压时,由于脑内细、小动脉发生普遍而剧烈的痉挛,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急性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患者表现血压显著升高、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这种情况称为高血压性脑病

72 原发性固缩肾:肾之体积缩小、硬化时称为固缩肾,是由于入球动脉硬化导致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以及相应的肾小管畏缩、消失,间质结绨组织增生所致。再肾单位硬化的同时,部分相对正常的肾小球则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固肾表面呈弥漫细颗粒状,固称为颗粒性固缩肾。为了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颗粒性固缩肾相区别,称细小动脉硬化性固缩肾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73 肺气肿:是由于小、细支气管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的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和膨胀 74慢性支气管炎:是以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增生为特点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

75支气管扩张症:是支气管或小支气管持久不可复性扩张并伴有长期反复感染的肺部慢性疾病

76肺肉质变:在大叶性肺炎时,肺泡腔内的纤维蛋白等渗出物如不能彻底被吸收清除,则由肉芽组织加以机化,使病变部分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称为肺肉质变

77矽肺: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在肺内蓄积而引起的尘肺称矽肺,主要病变为肺实质矽(硅)结节形成和间质广泛纤维化

78 间质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间质肺部炎症

79 肺心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以致右心室肥大与扩张的心脏病

80 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所属肺泡为范围的化脓性炎症

81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部分胃黏膜上皮被肠型黏膜上皮所取代,即为肠上皮化生

82肝硬化:是指由反复交替发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而导致的肝脏结构改建形成假小叶,肝脏变形和变硬

83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胆固醇、胆色素等)析出,凝集成结石的一类疾病

84门脉高压症:肝硬化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门静脉压升高,超过2.5Kpa以上时,称为门脉高压症

85假小叶:是指在肝硬化时,肝内有广泛的结绨组织增生,破坏了肝小叶的正常结构。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隔为大小不一,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集团,称为假小叶

86消化性溃疡:在病理形态上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主要表现,因其发生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固称为消化性溃疡

87坏死性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先发生肝细胞广泛而不规则的坏死,急性期后肝实质的坏死区网架塌陷和胶原化并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以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逐渐形成明显大小不等的结节 88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简称肾炎。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90新月体: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并增生成多层,在肾小囊内形成新月形小体,称为新月体。

91大红肾:急性肾炎时两侧肾呈对称性肿大,充血,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

92肾病综合征:是指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的综合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