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 第20卷下半月第20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0ct.20o8 Vo1.20 SHM No.20 【论 著】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 闻学军,黄驰 沈阳 110003)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辽宁【摘要】目的:调查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0peraliveIncisi0n 0fHealing,OIH) ̄,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1年2月..2008年 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1 495例患者填写了“腹部手术切El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表”。结果:住院期间发生OIH 52例,发生率 3.48%0 OIH患者的平均年龄、女性、平均体重指数、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使用电刀和糖尿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O.O1)。结论:年龄、女性、肥胖、手术时间和切口过长、使用电刀、患有糖尿病都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OIH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69(2008)20—2366—02 我科调查52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Opera— 反应、坏死征象及脓性分泌物;③属于非细菌性炎症,渗出液 tive Incision of Healing,OIH)患者的各项易患因素指标,并与 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镜下可见大量脂肪颗粒,无 同期住院接受相同手术未发生OIH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 发热等炎症表现。④多发生在术后5~7d,患者无其他自觉 告如下: 症状。 1对象和方法 自行设计“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表”, 1.1对象选择2001年2月一2008年2月在我院普外科 该表包括年龄、性别、体型、手术性质、时间、部位、使用电刀、 住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消化 切口长度和并发症等项内容。 道手术适应证。②年龄≥18岁。③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调查。 1.2.2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 排除标准:①术后发生严重合并症患者。②初中以下文化程 数据进行处理,用t和 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检测。 度。本文共入选1 495例患者,其中,男867例、女628例,年 2结果 龄18—86岁,平均(51.80±14.67)岁。 1 495例腹部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OIH 52例,发生率 1.2方法 3.48%。表1为有无OIH患者一般情况及各项易患因素指 1.2.1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调查 标比较。结果表明,OIH患者的平均年龄、女性、平均体重指 OIH诊断标准:①手术切口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大量渗出 数、平均手术时间、切El长度、使用电刀例数和糖尿病例数均 液内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②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外观无红肿 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项易患因素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bP<0.01 3讨论 年来发生OIH患者为分析对象,并与同期接受同类手术未 近年来,由于外科手术技术进步(如手术范围扩大,各类 发生OIH患者比较。结果表明,腹部手术后OIH患者的平 危重症和高龄者也适合手术;高频电刀广泛应用)和人们生 均年龄、平均体重指数明显偏高,平均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 活方式(肥胖人群明显增加)的改变,腹部手术后发生OIH 增加,女性、使用电刀例数和糖尿病例数多,这些危险因素特 病例有所增多。OIH发生后容易感染,使手术切口不能按期 征与文献报道【卜 J一致。朱毅[ ]等观察了28例腹部术后 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同时,也降 OIH患者,发现肥胖、使用电刀、切口长度≥5 cm、手术时间 低了外科床位周转率。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并对OIH进行 超过2 h、术后切口未给予红外线理疗等术后发生OIH机会 有效处理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医患压力。目前国内有关 居多,这些危险因素特征也得到其他作者[3]认可。 OIH相关报道中,对OIH各项危险因素研究还不多,而后者 目前认为,腹部手术后发生OIH机制可能为:①肥胖者 为医护人员制定有效干预措施的依据。本文仅选择本院近7 (下转第2456页) 2366 2008年10月 第20卷下半月第2O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S Health Oct.2o08 V01.2O SHM No.20 【社会・行为・心理】 妇科疾病就诊心理因素分析 崔金英 (山东省文登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山东文登264400)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369(2008)20—2456—01 愈,需要多少疗程,对待此类患者,医生不要不耐烦,要耐心 由于某些传统因素的束缚,妇科疾病患者其心理和行为 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对疾病的发展、治疗、预后产生重要 的影响。现将妇科患者就诊时几种心理状态浅析如下: 1讳疾忌医心理 倾听她们的主诉,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详细解 释病情,消除她们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其对医生产生信赖感, 安下心来治疗。 4恐怖愤怒心理 患有性病、外阴白斑等妇科疾病,可以使患者产生羞怯 和自卑的忌医心理。就医时心理负担较重,一怕疾病本身无 治愈希望,二是怕遭到医生嘲笑、歧视,就诊时往往将自己的 “不光彩”处隐蔽起来,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对待这 类患者,医生应当理解、同情和关心她们的痛苦和不幸,尊重 她们的人格,向她们耐心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 预后,解除其心理压力,使患者全身心地、毫无顾虑地配合医 生治疗。 2消极绝望心理 性传染疾病历来被视为社会的丑陋现象,一旦泄露势必 遭到人们的讥笑,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不论何种传染途径, 一经确诊,大多紧张恐怖或愤怒,有的担心传染给家人而忧 心重重,悲观绝望。有的愤怒埋怨导致行为偏激。此时,种 种不良情绪均影响疾病治疗,医生应以宽容的态度,耐心开 导患者,解释病情,使之解除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 痊愈。 5依赖期待心理 患有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复杂性不孕症等疑难 现在电视药物广告满天飞,有些商家或电视台为了个体 利益而不负责地夸大或虚构药物疗效,而从不提及药物的副 病患者,多数、多次到处求医问药,就诊时充满焦虑和忧郁情 绪,有的甚至悲观绝望。对这类患者,医生必须及时地给予 作用和不良反应,误导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使患者过多 依赖药物,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作为医生,应当与 患者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使之信赖, 然后科学客观地解释病情和药物的关系,尽早解除患者的依 赖和期待心理。 (收稿日期:2008—02—29) 心理疏导,以防意外。告诉她们应面对现实,控制自己的情 绪,避免主观偏激和感情用事,千万不能因强烈的情绪波动 而失去理智,引起悲剧的发生。 3求治急切心理 由于妇科患者所患疾病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初次就诊的 患者,她们就诊时总是急切地想知道自己所患何病,能否治 (上接第2366页) 脂肪层厚,血运较差,切开后局部血运进一步被破坏,组织愈 过快易伤及邻近组织,切割过慢易使脂肪液化;术中操作熟 练,动作轻柔,对肥胖者应采用减张缝合并仔细分层缝合,不 留残腔;缝合腹膜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脱落的脂 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差。如皮下脂肪超过3cm以上,OIH发 生率明显增加。②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组织时产生的高温造 成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加之热凝固作用使毛细血管栓塞,导 致血运较差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障碍,引起术后组织无菌性 坏死,脂肪细胞内脂质溢出。同时,伴有巨噬细胞反应无菌 性炎症,形成含有大量脂肪滴的皮下积液,影响切口愈合。 ③切口缝合技术欠佳,皮下留死腔,止血不彻底,线结切割脂 肪组织过多。④接受手术患者有明显的体重减轻、营养不 肪组织冲洗掉;手尽可能少接触皮下组织,缝合或术后换药 消毒时注意保护切口,避免乙醇进入;避免手术部位长时间 暴露,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皮下脂肪组织过厚者,应皮下放 置橡皮条引流,24~48 h后拔除;围术期患者各类营养物质 补充、血糖控制、呼吸和消化道症状处理也不应忽视。 参考文献 [1]章王进,方国恩,王嘉锋.腹部手术切121脂肪液化的治疗分析 [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7):719—721 [2]朱毅,董津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 良、代谢平衡失调体征和表现。⑤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咳嗽、 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未及时处理。⑥老年、女性和糖尿病 病人,围手术期准备工作不彻底也与OIH发生有关。 预防OIH要从多方面人手:手术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 原则,尽量减少切口组织损伤和出血;使用电刀时注意,切割 治[J].职业与健康,2006,22(21):1883—1884. [3]章安庆.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腹部外科, 2004,17(5):300—301. (收稿日期:2008—07—11) 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