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30卷第1期

2020 年 3 月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METALLURGICAL MANAGERS INSTITUTE

VO 30 No. 1Mar. 2020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李万发,崔萌萌(通讯作者)(沈阳化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摘 要:当前,我国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社

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不足、公共设施的不健全、榜样形象的不达标这几个方面。本文以社会工作

理论为视角,分别从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和社会入手,探讨解决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问 题新路径,使留守儿童合理对待手机游戏,正确引导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网络。关键词:沉迷手机游戏;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 -10(2020)01 -0080 -03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沉迷手机游 手机游戏时才能使他们“斗志昂扬”。时间一长

戏更使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身心、学习及财产方面 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则会导致儿童的记忆力、思考的能力和自学

能力的下降,易产生疲劳、厌学、作息不规律等问

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沉迷手机 游戏的问题,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能力,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题。而学习成绩的持续下降,会导致儿童对学习

丧失信心和动力,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生活。(三)财产投入方面一、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带来的主要问题(一) 身心健康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游戏类型丰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沉迷手机 富多样,吸引着儿童的眼球。自2016年开始,我

游戏会剥夺儿童锻炼身体的时间,使他们的身体

得不到良好的发育。长时间久坐加之受到来自手

国留守儿童一改过去传统的娱乐方式,开始转变

为玩手机游戏[1] &目前有不少游戏开发商利用

儿童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游戏中通过购买道具、

机屏幕的强烈辐射,还会导致颈椎变形、视力下 降、免疫力功能低下等问题。此外,长期沉浸在虚

拟的世界里,缺乏现实的沟通对象,依赖于在游戏

皮肤等方式变向收费,家长为了弥补不能长期陪 伴在儿童身边的遗憾和碍于孩子赌气离家出走、

绝食闹脾气等过激行为的逼迫,不得不把金钱投 入到无谓的游戏中&甚至有的儿童一旦没有在父

中得到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慰藉和满足,还会 导致儿童出现不愿与人沟通、情绪低落、自我封闭 等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二) 学习成绩方面母这里获得资金支持,他们则会通过说谎、欺骗、

甚至抢劫的方式获取不义之财,逐步迈向深渊& 由此可见,沉迷手机游戏不仅会给儿童带来严重

沉迷手机游戏会占用儿童大量的学习时间, 的危害,也会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消耗他们的精力。通常表现 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上课听讲不专注,课间休息时无精打采,只有玩收稿日期:2019-12-20作者简介:李万发(1960 -),男,吉林敦化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兼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

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家庭社会工作&通讯作者:崔萌萌(1995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社会 工作。—80 —李万发,崔萌萌: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分析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由隔辈家属看护,他们或

因力不从心对儿童疏于管理,或因溺爱娇惯顺从

于孩子。然而,手机游戏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色

情等不健康的场景,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心智尚

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都比 较低,很容易把游戏中的情节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不能自觉地抵抗游戏所带来的诱惑。加之看护人 对手机游戏的认知程度不够,对孩子沉迷手机游

戏的行为不以为然,更有甚者把孩子能够玩懂手

机当作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完全没有意识到儿童

沉迷手机游戏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二) 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间较少,面 对面交谈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因而选择为孩子 购买手机以便加强沟通、增进感情。然而,令人遗

憾的是手机除了打电话以外还成为了孩子\"理所

应当\"的游戏机,常常以与父母沟通为由顺理成 章地玩手机游戏。再者有些父母为了弥补不能时 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缺憾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 予取予求[2]&还有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到处乱跑,

用手机游戏将孩子固定在家中以免发生意外,进 而为孩子购买手机&(三) 学校教育的不足隔辈亲属与儿童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导致

儿童放学后缺少家庭沟通的对象,不得不通过玩

手机游戏消磨时间。长此以往他们则会把玩手机

游戏当做一种习惯,导致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 再者儿童时期同伴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只要 群体中有一部分儿童提出手机游戏的话题,为了

与同伴有共同语言他们也会立刻去接触手机游

戏&然而学校并没有及时普及手机游戏的相关知

识,也没有把手机游戏的危害讲解给儿童,导致儿

童对手机游戏观念上的空白以致于不能正确对待

手机游戏&因此要延伸学校的教育功能,多开展 第二课堂和课后班活动,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

多开展兴趣小课堂,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充实自

己的生活&(四) 公共设施的不健全儿童需要在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课业后得到 放松,以便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再次投入到学习生 活中&然而,尽管经济不断发展,仍有一部分农村

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学 校缺乏可供阅读的书籍和可供娱乐的场所,儿童

不得不选择玩手机游戏代替传统的娱乐方式&长 此以往,他们由开始只是想通过玩手机游戏得到

压力的释放慢慢发展为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 而一旦沉迷,后果不堪设想,手机游戏正逐步吞噬

着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五)榜样形象的不达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进入千家万户&

手机中确实存在着大量新奇有趣的事物,也包含

着各种神奇强大的功能&有些成年人甚至都不能

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成为了名 副其实的“低头族”&家长自己没有为孩子树立

一个好的榜样,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足够

的说服力&加之儿童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

愿意模仿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低头族”大人成为

了他们效仿的对象,这也会导致他们对手机游戏

产生依赖和沉迷&三、社会工作视角下对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

儿童服务的路径(一) 个案工作对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开展个案工作,

社工可以以儿童爱玩的手机游戏为切入点加入到

他们的游戏队伍当中去,取得他们对社工的信任,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

法&鼓励他们多与父母沟通,用给父母打电话代 替玩手机游戏&同时父母不应只给予儿童物质上

的支持,还应给予儿童精神上的慰藉&鼓励他们

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结交 更多的朋友,用走出家门代替一味在家中沉迷手

机游戏,从而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二) 小组工作对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开展小组工作, 鼓励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 式,让他们敢于让别人了解自己;通过扮演游戏中

人物角色的方式,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通过面对 面邀请好友玩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善于与他人沟

通;通过设置家庭名称和团队口号的方式,让他们

提高凝聚力&通过开展团体活动,使他们的沟通

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通过

在团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来体验自己存在的 价值&此外留守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因和同

伴配合的不融洽对同伴产生排斥心理,甚至会与

同伴发生口头争执和肢体冲突&当冲突发生时,

应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自己的内心&(三) 社区工作要为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开展社区活

—81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动。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工作地点离家较 远,因此选择在节假日开展社区亲子活动,以游戏 背景为基础,以亲子活动为载体,以有关游戏的知 识问答和素质拓展活动为主要环节。通过父母与

孩子之间的默契配合,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 情,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减少因父母长期

在外务工不能陪伴在儿童身边而导致的儿童内心

的疏离感和叛逆感,促进家庭的和睦发展,形成社 区间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和谐社区 的建设&(四)社会行政和社会1 .进行道德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解决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仅 教育行政部门和要制定相关并监督实施

,还应该让社会各界尤其是留守儿童父母关 注并重视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教育行

政部门应提倡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让学生随

时咨询心理问题;定期为学生做心理测试,及时发 现心理问题&同时多引进书籍和体育器材,增强

儿童的体魄,愉悦儿童的身心,开拓儿童的视野。 除此之外,由于儿童的年龄小,对新鲜事物缺乏辨

别能力,父母监管的不到位使儿童的自我防范意

识和安全意识更加薄弱,一旦一些不法分子趁虚

而入,会诱导儿童误入歧途&因此,应加强对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监管& 2019年10月25日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

络游戏的通知》,为规范网络游戏服务,引导网络

游戏企业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效遏制未

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从实行

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

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

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施适龄提

示制度;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

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彳,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 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六个方面提出

了关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事项和具体

—82 —安排&另外,还应倡导学校专门为家长安排课程,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沉迷手机

游戏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2.加强的职能,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法 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壁垒&

流动人口的子女依然得不到和城市儿童一样的待

遇&因此,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保证户籍制

度和入学制度同步运行,降低入学门槛并取消不 合理费用;在城市建立专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

学校来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而且农民

工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偏低,因此应适当给予补

贴和资助&此外,还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上 下功夫,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减少外出务工人 员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总结管留 的 一 在,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却不高,尤其对沉迷手机游戏的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注力度更是不够&本

文以社会工作为视角,对沉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 童存在的身心、学习、财产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指

出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

不足、公共设施的不健全、榜样形象的不达标是导

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社会工作四大方法

提出 对 , 为 留

迷 游题提供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 - http ://countm. cnr. cn/gundog/20181015/t2018 1015_524385222.shtmL[2] 王厚涵•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网络游戏成瘾的探

讨[J].现代交际,2018(13) :131 + 130.[3] 袁云妃,王根生.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0) :39.[4] 刘艳金.留守儿童在游戏中对同伴冲突行为的分

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40 -141.[5 - https ://wenku. baidu. com/view/ffc8725e700abb6 8a82fb68. htmL责任编辑:周小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