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知识点+练习):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知识点+练习):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知识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兴起

(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相关链接

蒙古,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各部贵族为了抢夺草原、财产和奴隶,相互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部落战争。

2.蒙古统一

(1)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人物:铁木真。

(3)过程: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

(4)建立政权: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相关链接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摆脱了金朝的奴役和压迫,蒙古族由民族部落向奴隶制社会转变,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军事家。

思维拓展

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1)当时蒙古各部相互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安定。(2)童年的困苦、磨难练就了铁木真坚强的个人意志和机敏的个人胆识,使他具备了领导能力。

(3)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经过多年征战,最终统一。知识点二

蒙古灭西夏与金

1.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援。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1227年西夏灭亡。

2.灭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3.进攻南宋: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4.认识:全国性的仇金情绪使南宋最终决定与蒙古联合灭金,这既是一种外交战略的失误,也是一种军事战略上的失误。金的灭亡,等于横亘在蒙古与南宋之间的一个天然屏障消失了,南宋完全暴露在蒙古军的铁蹄之下。

相关链接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他非常赞成勒·加特的说法:“蒙古人所进行的征战,就其规模和艺术,突然性和灵活性、包围的战略和战术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伟大的统帅,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思维拓展

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提示:(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他主要的历史功绩。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蒙古统一后,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通行无阻的商道,使当时的人对世界有了更新的了解。

(4)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知识点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继承汗位: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2.“治民”方略

(1)背景: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民”的方略。

(2)内容:①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3.元朝建立

(1)时间:1271年。(2)建立者:忽必烈。相关链接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3)国号:元。(4)都城:大都。

相关链接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4.南宋灭亡

(1)背景: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

(2)标志: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5.元朝统一

(1)背景: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2)标志: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3)影响:①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维拓展

对元朝统一中国和文天祥抗元的认识。

提示:元朝统一中国是我国各民族统一及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统一,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进步的表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具有正义性。文天祥抗元从反对边疆少数民族掠夺的角度出发,体现了我国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

的崇高气节,应该给予肯定。二者没有矛盾,在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例1右图电视剧曾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剧中主人公功

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B.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点拨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忽必烈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的是成吉思汗;“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的是蒙哥汗在位时的事迹。只有“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的是忽必烈。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例2对文天祥抗元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抗击民族压迫与掠夺,是正义的们学习

C.他代表的是南宋人民的利益

B.他坚贞不屈的气节值得我

D.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点拨此题为否定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文天祥抗元,为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应明确元与南宋政权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内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性质不构成侵略与反侵略,所以文天祥并不能被评价为民族英雄。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例3

金朝统治末年,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

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D.蒙古

腐蚀着政权的大厦,外部面对着强劲的难理解了。“

A.契丹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B.女真

C.匈奴

点拨此题为判断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是金朝的灭亡,为识记层次的考查。结合教材识记可知,金朝是被蒙古政权灭亡的。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例4

阅读下列材料: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

(1)“秦皇”和“汉武”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2)举出唐代两个盛世局面。

(3)列举宋代居于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点拨

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秦始皇、汉武帝、

成吉思汗的功绩及措施,“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宋代的科技成就。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多为识记层次的考查。第(1)问首先需要明确“秦皇”和“汉武”指的是哪两位帝王,其次注意思想上的举措。第(2)问识记即可,如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第(3)问需要明确时间段限是在“宋代”,限定词“领先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都发明于宋代。但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要早于宋代,所以不能成为答案。第(4)问结合教材识记作答即可,解答时要全面,统一蒙古和建立蒙古政权。

答案(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指南针、活字印刷术。(4)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