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紫砂壶“方樽”的文化意境

浅谈紫砂壶“方樽”的文化意境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紫砂壶“方樽”的文化意境潘 锋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摘 要】宜兴紫砂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工艺不断完善发展,造型也随着不同时代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情感,在沿袭传统技艺、承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失现实意义。【关键词】紫砂壶;方樽;方器;文化意境图1形制,稳重且端庄,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装饰上,此壶采用陶刻的装饰技法,陶刻集金、石、书、画为一体,以刀代笔,将诗词书画等刻于壶身,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提升了整体的人文意境。此壶壶身刻字“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壁》:“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意为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养。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多少人忙于追求物质却紫砂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用紫砂材质所制的茶具泡茶有隔夜不馊、聚香不涣散之功效,因而被誉为“茶具之首”。紫砂壶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手工艺品,除了良好的实用性,还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以及鲜明的人文色彩,紫砂壶从自然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雅俗共赏。发展至今,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还是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更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宜兴紫砂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工艺不断完善发展,造型也随着不同时代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情感,在沿袭传统技艺、承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失现实意义。中国人崇尚“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自觉地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从而形成了“方圆”造型观,在建筑、生活器皿的设计上广泛体现,紫砂壶创作也受其影响,形成了“非方即圆”的造型体系。紫砂壶“方樽”(见图1)是典型的光素方器,在陶瓷行业中有句话“一方抵十圆”,可见求圆容易,求方很难。方器的制作难度非常大,紫砂方器传世较少,而圆角方器则更少。方器中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钝角、大圆角的处理,非经验老到者不能为。纵观紫砂壶“方樽”,此壶身筒呈方圆并济的四方造型,身筒上小下大,底部线条曲张,有上托之力,饱满有肉,呈圆润柔和的大圆角,给人以刚柔并济之感,线条向上逐渐内收,过渡自然平缓、线条弧度渐趋直爽,给人以刚劲有力之感;四方形壶盖为压盖,与壶口严丝合缝、贴合紧密,壶盖四角方圆并济,柔和而有力,典雅大方;壶钮造型方圆并济,与身筒相呼应,壶钮为整壶制高点,极易体现作品的精神气韵,好的壶钮造型可谓画龙点睛;壶底为四方圈足形式,稳定地立于平面,拔高了壶身,使身筒显得庄重挺拔;壶流为三弯流,转折有度、挺拔优雅,如同鸟之脖颈,彰显出强劲有力的动感;圈把有上承之势,壶流根部线条与壶把上端延伸呈一线,转承有力,与壶流相辅相成,提携了整壶的气势。此造型沿袭古代青铜鼎的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忙碌的时候,无暇喝一杯茶,当能有片刻的悠闲时,不要忘记让自己歇一歇。就算为生活而忙碌,也可选择适当的时机休息一下,喝茶、小憩,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何如独啜品茗、吃酒闲读、纵情山水、知己夜话?又或者“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安静的窝着,听风观雨、看云卷云舒,让浮躁的那颗心一点点下沉,沉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此外,壶盖盖边一圈饰以回纹图案,回纹的构成形式是由一条齐整的线条进行有规律的转折,使得线条表现的空间更加自然流畅,让人觉得有一种循环往复、连绵不绝的感觉,回纹寓意吉利深长,在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含义,因此回纹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壶采用原矿降坡泥制成,颗粒感强,质感砂而不砾,色泽清雅紫润,表面泛着喑哑之光,给人以古色古香、庄重大气之感,充分展示出紫砂材质的本色美。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结构精巧、比例协调,采用陶刻的装饰技法提升作品的文化意境,又将回纹元素融入其中,具有神秘浪漫的民族色彩,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气息。作品表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度,并勾勒出虚静的禅意,点、线、面的整合在律动中表现出视觉审美效果的放大,一任的襟度洒脱、意气潇爽。整器通过艺术语言传递古韵,仿佛将古人的风骨都凝练到了其中,充满浓郁的古典气息,其创作源于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在古拙之中彰显出生命力。茶香可生幽古之境。壶器虽小,此中散发之气味却足可盈室,令满室生幽。清斋雅室,窗明几净,佳器妙陈,满目风景,此处若无一缕妙香,则幽趣难寻。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追求。在一壶一茗间,感受人生的起伏,体会酸甜苦辣的滋味,不被世俗所扰,在简单的生活中制造浪漫,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得精彩。【参考文献】 [1] 张春生.偷得浮生半日闲[J].黄金时代:下半月,2016(4):52-53.[2] 沈跃平.近代朱可心的紫砂“四方塔竹壶”装饰考析[J].江苏陶瓷,2018(3):76,78.CERAMICS SCIENCE & ART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