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 1 页
1
1.1 任务由来
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酒精、白酒、DDGS蛋白饲料、方便面食品生产经营的公司,现厂址位于新X市中心城区,地域狭窄,厂区内无足够的土地用于污染治理设施及锅炉等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也给城区安全带来隐患,更无法进行技改扩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国家产业的调整,酒精行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实施清洁生产、规模化经营、废物的减量化与综合利用是酒精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提出将现有的万吨瓜干生产线搬迁并扩产至3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实施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生产优级食用酒精,加强废水治理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以及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予审要求,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详细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因此,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特委托我院从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接到评价工作委托后经过初步的现场勘察,收集整理了建设区域有关的环境资料,详细研究了建设方提供的工程资料和国内酒精生产、排污方面的文献,并对公司现有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工程生产-环境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评价大纲,报有关环境主管部门审批,以指导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编制依据
第 2 页
1.2.1 法律、法规、规定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19年12月。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96)66号令。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2000)32号令。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96)66号令。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95)58号令。
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体例》,[1995]183号令。 ⑻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环发[2001]17号。
⑼ 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部问题的批复,1998年1月12日国函[1998]5号。
⑽《关于印发<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1]1015号。
⑾《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省常委会1993年12月29日。 ⑿《江苏省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苏发[96]4号。
⒀《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1993年第38号令。
⒁《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98]01号。
第 3 页
⒂《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1997]122号。 1. 项目文件
⑴《年产3万吨食用酒精搬迁技改工程项目建议书》,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⑵《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2002年4月。 1. 其它
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⑵《新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⑶《新X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1.3 评价工作原则
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污染治理及排放的资料,建设区域也因城市污水处理厂环评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环境资料,评价工作在满足技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将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料,以提高环评工作效率、节约评价工作费用、尽快地完成评价任务,满足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
1.3.2 在工作方法上,评价将充分体现项目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特点,对项目与公司现有的生产或国内其它企业相同的部分,充分利用我们所掌握的工艺及排污特点进行类比分析,而对项目特有的工艺,将以理论分析和权威文献报道为主,以类比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使评价结论更具有真实可靠性。
1.3.3 在污染控制上,评价将坚持清洁生产、以新带老和总量控制的原则,通过对不同生产工艺的对比分析,论证项目在清洁生产上的先进性及
第 4 页
存在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的排放,使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满足浓度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还要满足地方关于总量控制的要求。
1.3.4 在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不仅要大力推广国家最佳实用技术,而且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治理技术,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方面统一考虑,以促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 5 页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企业现状
2 基本情况
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原为新X酿酒厂,始建设于1958年,现有职工1300人,各类技术人员200人,固定资产1.2亿元。公司现位于新X市市区中心,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公司本部有2万吨玉米酒精及万吨瓜干酒精两条生产线,2万吨蛋白饲料DDGS生产线。白酒生产线已迁至沭阳县生产,另有外地子公司年产方便面2000吨。2001年企业实现利税1300万元。
2 现有企业生产工艺简况
2万吨玉米酒精及万吨瓜干酒精均采用国内外常用的发酵法生产,原料(玉米或瓜干)经粉碎、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后制取成品酒精,详见4.2节。
2万吨饲料蛋白DDGS采用三效废热和一效新蒸汽工艺,将玉米废醪经离心机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滤饼直接入干燥工段,清液30%送回酒精车间拌料,70%送到蒸发系统蒸发浓缩,出来的浓浆送至混合机与经离心机分离出的滤饼及部分干粉混合,再经干燥机干燥,最后造粒包装。DDGS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1-1。 2 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⑴ 废水
现有2万吨玉米酒精生产线所排酒精废醪全部进入2万吨DDGS生产线进行综合治理,酒精废醪转化为高蛋白饲料,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
第 6 页
放量,2万吨DDGS工程生产过程中仅产生少量的冷凝污水,用埋地式WSXVI一体化设备处理。
现有1.5 万吨瓜干酒精生产线所排酒精废醪原采用全回流技术进行治理。全回流技术是将酒精糟液经沉淀、除砂两次分离后,滤渣作为饲料出售,滤液经调酸度后回用于酒精生产的粉碎工段拌料。酒精废醪全回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影响到酒精的品质和出率,目前XX酒业对1.5 万吨瓜干酒精生产线所排酒精废醪仅采用固液分离处理方法,固形物作饲料外售,分离液排入市区污水管道,由新墨河进入沭河。
现有冷却水除少量用于生产拌料外,大部分外排。排放量约9800m3/d。
⑵ 废气
XX酒业现用蒸汽由新X市热电厂提供,XX酒业现无锅炉烟气排放。现有废气主要为发酵废气和粉尘废气。酒精发酵工段产生大量的CO2,目前无无回收装置,直接排空。粉尘废气产生于瓜干和玉米酒精生产线的粉碎工段,对这两个产生粉尘的点位均装有抽风装置,采用水膜除尘,回收的物料回用于生产。
⑶ 废渣
废渣主要为酒糟,作饲料售出,无外排。 2.1.4 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XX酒业现有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1-1,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1-2。
第 7 页
酒精废醪 30% 清液 离心分离 70% 湿糟粕 底热蒸发 换热器 混合 蒸发器 干燥 浓浆 粉料 粉尘 制粒 分离 抽风 冷却 筛分 称重打包 细粉 成品入库 图2.1-1 DDGS生产工艺流程图
回流拌料 冷凝 排放 压缩机
第 8 页
表2.1-1 XX酒业现有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 废水量来源 (m3/d) 工艺瓜干 825 1430 5600 4200 100 12155 浓(mg/l) 9650 142 15 15 200 2620 112 15 15 200 COD 度排放量(t/a) 浓度(mg/l) SS 排放量(t/a) 废水 玉米 冷却 玉米 水 其它 合计 瓜干
表2.1-2 XX酒业现有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 来源 废气量(m3/h) 工艺粉尘 浓度(mg/m3) 排放量(t/a) 瓜干酒精生产线 玉米酒精生产线 合计
44700 59615 104315 82 82 2.2 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
年产3万吨食用酒精搬迁技改工程 建设性质 搬迁技改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年产食用酒精3万吨 投资总额
第 9 页
总投资1500万元。 建设地点及占地面积
项目选址新X市开发区,新征用地100亩。详细位置见图2.2-1。 总图运输
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项目全年运输量约13万吨,其中运入10万吨,运出产品3万吨、酒糟及其它废渣3.5万吨,以汽车运输为主。 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淀粉发酵法,原料瓜干经过粉碎、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后制取成品酒精,酒精废醪经厌氧处理,回收沼气作能源。 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设备一览表(表)
表2.2-1 酒精生产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设备名称 细粉碎机 永磁滚简 布袋除尘器 旋风分离器 粉浆锅 真空罐 膜式塔 糖化锅 酒母罐 发酵罐 发酵醪集中罐 发酵醪冷却器 粗馏塔 精馏塔 脱甲醇塔 冷凝器(精塔) 型号、规格 JFS-112-40 Ф550 Ф1100、Ф1200 40m3 Ф2200X2500 Ф800X4000 40 m3 100 m3 420m3 120m3 80m3 JSP2200X25板 JFB2000X75板 Ф1600/Ф2200 单位 台 只 只 套 只 只 套 只 只 只 台 座 座 座 组 数 量 工作 1 1 1 2 1 1 1 1 1 10 1 6 1 1 1 1 备用 1 1 1 4
第 10 页
17 18 19 20 冷凝器(脱甲醇) 取杂醇油装置 回流罐 精塔废水浮鼓 5m3 Ф1200 组 组 只 套 1 1 1 1 公用工程
⑴ 供水
项目日用水总量为12000吨,其中循环水为8400吨、新鲜水3600吨,新鲜水取自地下,自备出水量80m3/h的潜水泵三台,二台使用,一台备用。
⑵ 供电
年用电量456 万Kwh,由当地电网提供,新建厂附近有一路10KV电网,能满足项目需求。
⑶ 供热
本工程用汽量为,蒸汽压力,工程新上一台20t/h燃煤、燃气两用锅炉。
燃料动力需用量见表2.2-2
表2.2-2燃料动力需用量估算表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电 蒸汽 煤 深井水 循环水 单位 Kwh 吨 吨 吨 吨 规格 380V 5800kcal/kg ≤20℃ ≤30℃ 日耗用量 633.93 16.5 54 3600 8400 年耗用量 456万 万 108万 252万 来 源 当地电网 自备锅炉 徐州 自备井 循环池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全年生产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定员145人。 建设进度计划
2002年5月完成可行性研究
2002年6月~12月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
第 11 页
2003年1月建成投产
2.3 企业发展规划
企业计划于2003年建成投产,同年底达到设计规模,将来待市场及各种条件具备,再建设15万吨燃料醇项目,同时考虑将老厂区的2万吨玉米酒精和2万吨DDGS生产线迁至本址,原厂区彻底实现市“退二进三”的要求。
3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3.1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3.地理位置
工程选址于新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X市地处江苏省北部边缘,北与山东郯城县接壤,东连东海县和沭阳县,西界邳州市,南至骆马湖心与宿迁县为邻。其地理坐标在东经117°59′--118°39′、北纬34°06′--34°26′,东西最大跨度公里,南北最大跨度41公里。东陇海铁路横穿东西,X淮铁路在该市与陇海铁路接轨,X河、沭河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从市境西南部绕过,205国道和徐连一级公路在此交汇,京沪高速公路和霍连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交通便利。
项目四周皆为农田,东偏北1200米为规划的文教区,北部1500米为开发区生活服务区,西部600米为琅墩村。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 3.1.2 地形地质和地貌
新X市西部为沭河冲积平原,东部和南部是以马陵山为中心的山岭岗坡地区。全市最高点为北马陵山,海米,最低点为时集乡蒋沟村,海拔米。总的地势东西波浪式起伏,山丘地区高程一般为40~80米,平原坡
第 12 页
地在25~35之间。各种地形的面积为:平原1km2,占40.4%;低山丘陵360km2,占22.7%;水面317km2,占20.0%;道路、庄园268km2,占16.9%。
市境地质结构位于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交界处,基底为东海群片麻岩,属中晚生界河湖相砂层堆积。境内有5条灾害性地质分布线,最高地震烈度为8度。
新X市土壤类型较多,可分为潮土、棕壤土、砂姜黑土、紫色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其中前3类占95%以上,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土地资源较丰富。 河流与水文特征
新X市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X、沭、泗水系,主要有X河及沭河两大流域性河流贯穿全境,境内河网密度为2,水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全市可利用水资源达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亿立方米,过境水及骆马湖可调用水14亿立方米。
项目污水拟经藏圩小河排入新墨河,最终入沭河。
臧圩河在新X市区与新戴运河交汇后向南汇入新墨河。目前新X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由新戴运河处的地涵进入臧圩河,通过臧圩河进新X市污水处理厂,另有部分工业废水通过臧圩河直接排到新墨河。臧圩河上游一般无新鲜水补给,现实际上是新X市大部分污水的排污通道。新X市拟在臧圩河下游建节制闸,将污水全部截留至新X市污水处理厂。
3/s,上游设闸截水,平常很少放水,下游接纳臧圩河来的污水及新
X
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第 13 页
沭河发源于山东X水县,为鲁X蒙山区泄洪性河流,在新X市邵店乡口关汇入新X河。沭河平均水面宽120m,水深4m。新X市在沭河上游建塔山闸、下游建王庄闸控制水流。
具体水系详见图1。 3.1.5 气候气象
新X市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最高气温℃,低气温-22.4℃。年平均降水量773.5mm,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灾害天气比较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冰雹等。 矿产资源
新X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非金属和金属矿藏两种。现已查明和开采的非金属矿藏有黄砂、钾长石、水晶石、金刚石、石墨石、蛭石、磷灰石、高岭土、白石英沙、花岗岩、重金石、磁石等。金属矿藏有铁、铜、金红石、黄金等。其中,黄砂和水晶石质量居全国之首,黄砂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地区,储量22亿吨左右,现已广泛开采利用,水晶石的藏量居全省第二位。 3.1.7 生态环境概况
新X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已基本被人工生态所取代,野生动植物已不多见,现有植被以农作物和人工林为主。全市现有耕地120余万亩,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棉花、蚕桑等。主要林场有骆马湖林场、马陵山林场和铁球队山林场,生长的主要树种有赤黑松、水杉、刺柏、刺槐、泡桐、杨树、柳树等,也有一些山杏、板栗等果树,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8.9%。主要水产有螃蟹、鳝鱼、银鱼、青虾等,其中骆马湖的银鱼、青虾享有胜誉。
第 14 页
新X市境内有花厅古文化遗址及堰头“十人桥”等名胜古迹。离市区20多公里的马陵山风光秀丽,四季宜人,是旅游的好去处。
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1 行政区划及人口
新X市1990年由批准撤县建市,现辖15个乡镇,2998个村(居)民小组,市所在地新安镇距徐州市、连云港市均为110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总人口94.6万人,人口密度580人/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 .2 工农业生产状况
新X市农业发达,主要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和大豆等,目前已建成商品粮、水产、板栗、水禽等15个国家和省市生产基地。
新X市工业门类较齐全,有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建材、机械、医药、电子等14个门类,化工产品是全省县级化工联合企业的典型。 .3 生活质量和人群健康
近年来,新X市的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市各类学校近500所,有医院、卫生所等医疗卫生机构40多个,拥有病床1400余张,医务人员2000多人,人口与卫生人员比率为‰,人口与病床比率为‰。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良好,无地方病存在和发生。
3.3 环境质量概况
3.3.1 大气环境质量概况
根据新X市环境监测站2000年监测结果,新X市市区中环境空气中TSP日平均值范围为3,年平均值为mg/m3; SO2日平均值范围为g/m3,年
第 15 页
平均值为3; NOx日平均值范围为3,年平均值为0.037 mg/m3;三个指标的日平均只有TSP略超标,超标率为5%,三个指标的年平均值均可以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新X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3.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内地表主要有沭河、新墨河和臧圩河。
沭河是新X市区的重要纳污河流,水域功能为Ⅳ类水标准。根据新X市环境监测站2000年对沭河铁路桥、王庄闸两个断面的17个项目监测结果来看,沭河新X段上游水质良好,17个项目中仅高锰酸盐指数有时超标,超标率为5.9%;沭河新X段下游的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非离子氨出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0%、80%、80%、20%,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非离子氨的年均值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倍。
由于新X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排入新墨河,其水域功能标准由Ⅲ类水改为Ⅴ类。新X污水处理厂目前处于调试阶段,排放废水未达到设计标准,新墨河水质较差。据2000年新X市环境监测站对新墨河下游砥平桥的17项监测结果,新墨河下游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非离子氨出现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00%、100%、100%、50%,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非离子氨的年均值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10倍。
由于臧圩河纳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又无新鲜水补给,水质较差。 3.3.3 声环境质量概况
据新X市环境监测站例行监测,2000年新X城区的区域环境噪声为54.5dB(A),可以达《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昼间标准。
第 16 页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标准。工业区目前工业企业很少,大部分为农田,声环境质量可以达到国家3类标准。
3.4 区域发展规划
3.4.1 布局规划
新X市总体向南向西发展,规划的工业用地位于市区的西南部,市区东部、东北部规划为商业居住区,市区现有污染企业逐步搬迁至工业区。
工业区从东北向西南依次规划为电子电器工业区、新材料工业区、生物工程区、食品医药制造区、轻工工业区、机械制造工业区、化工工业区。本项目选址于轻工工业区,位于整个工业区的东部。见图。 道路规划
新X市道路规划为:外围有一环城干道,内部南北方向主要干道有钟吾路、新华路、新港路、工业路等,东西方向主要干道有徐海路、市府路、大桥路、新戴南路、老庄路、焦墨路等。工业区内为方格网状道路网络,项目选址于新港路沈马路交汇区西北部。
第 17 页
4 工程初步分析
4.1 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原料为瓜干,由在本地收购,淀粉含量65-70%,水份9-13%,杂质≤3%。
本工程生产酒精所需辅料主要有耐高温α-淀粉酶、固体(液体)高效糖化酶、活性干酵母、尿素、硫酸、青霉素等,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见表,尿素、硫酸、青霉素等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表4.1-1 主要原辅材料需用量估算表 序号 1 2 3 4 名称 瓜干 淀粉酶 糖化酶 活性干酵母 规格 淀粉65-70% 水份10-14% 杂质≤3% 2万单位 10万单位 Kg Kg kg 18000 液体(耐高温) 117000 液体(或固体) 6900 吨 2.8 84000 单位 吨耗 年用量 备 注
4.2 生产工艺
工艺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液化糖化、发酵、粗馏、精馏等几道工序(详见图4.2-1):
⑴原料预处理
原料瓜干自投料口风送至粉碎机细粉,杂质风选掉至坑内,粉碎后粉料风送至拌料绞笼内和热水一起加到拌料罐中,以加水比混合备用。
⑵蒸煮液化糖化
第 18 页
原料液用泵送至蒸煮柱中,用蒸汽加热到100-105℃,蒸煮约90-100分钟,蒸煮柱充满后从柱顶部流出,进入后熟器中,从后熟器出来物料进入真空冷却罐中,冷却后的蒸煮醪同糖化酶一齐送入糖化锅内,保持糖化温度58-60℃,糖化时间45-50分钟,再经螺旋冷却将糖化醪冷却到30℃,送入发酵罐内发酵。
⑶发酵
发酵采用浓醪法,罐内先加入大酒母,再将糖化醪均匀加入,发酵罐控制温度在35℃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一般在65小时左右,发酵结束成熟后,即可送去蒸馏。发酵过程中有CO2气体溢出,带有淡酒挥发,可装淡酒精捕集装置,回收淡酒。
⑷粗馏
发酵成熟醪自集中罐均匀放入池内,然后压入预热器中,与精塔过来的酒精汽进行热交换后,再进入粗塔顶部,粗塔底部用废醪闪蒸的混合汽进行加热,塔顶粗酒精经过导汽管直接进入精塔进行精馏,酒精废醪经过二级闪蒸后排至污水处理车间处理。
⑸精馏
精馏塔直接用蒸汽加热,温度控制在108—1100C,从粗塔来粗酒精经过提纯精馏后,酒精蒸汽由塔顶进入预热器,未冷凝下来的酒气再依次进入冷凝器,回流到精塔顶部的塔板上,部份还未冷凝下来的气体从排醛管外排。精塔除提取成品外,在进料层2—4塔板上还提取杂醇油,经分离后,淡酒回池,杂醇油放入储罐。
第 19 页
原 料 g1(含尘废气) 粉碎除杂 布袋收尘
水、淀粉酶 n 拌 n1(料噪声) s1(废渣)
蒸汽 n2(蒸煮液化噪声)
水、 糖化酶 w1 g2(糖CO 真空冷却水化 2) 酒母 螺旋 冷却
发 酵 回收淡酒 蒸汽 w2(糟液)粗 馏 蒸汽 w3精 馏 冷凝水
成品酒精 杂醇油
图4.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 20 页
4.3 水平衡及物料平衡
4.3.1 水平衡
(1) 生产工艺水平衡
根据设计指标和生产实际用水量分析,项目生产工艺水平衡情况见图4.3-1。从图中可见,工艺废水为粗馏塔排出的酒精糟液,产生量为1200m3/d。
原料带入 34 精塔冷凝水150 精塔冷却水596 930 真空冷却水150 拌 料 930 9 蒸发损失 蒸汽 70
蒸煮液化 150 去配料 新鲜水 280 糖 化 1121 5 CO2带出 21 发 酵反应生成产品 1095 30 蒸发损失 蒸汽230 1200 粗 馏 糟 液 95 10 蒸发损失 蒸汽70 150 精 馏 冷凝水 5 成品酒精
单位:m3/d
图4.3-1 工艺水平衡图
第 21 页
(去配料) (2)全厂总用水平衡
全厂总用水平衡见图4.3-2。全厂总用水量为3600m3/d,其中补充循环水2390m3/d,生活及厂区卫生用水120 m3/d,其余1090 m3/d为生产用水。
新鲜水3600 396 蒸汽 460 锅炉用水 24 损耗 40 化学制水 120 20 损耗 生活及厂区卫生用水 100 94 损耗 2390 补充循环水 1700 直接排放 ⊕ 8400 596 回用于配料 596 370 54 损耗 280 工艺用水 26 进入产品、反应 34 1200 污水站处理排放 原料带入 26 340 350 设备冲洗及辅助用水 36 损耗
单位:m3/d
图4.3-2 全厂总用水平衡图
4.3.2 物料平衡
项目物料平衡见图,从平衡结果可见,每生产1吨酒精将产生01 吨粉尘、0.08 吨废渣、12 吨糟液(固形物含量5%)及2 吨CO2。另有吨的酒精损耗。
第 22 页
瓜干 原粉尘 料 01 粉碎除杂 粉碎除杂 水
淀粉酶8 杂质 拌 料
蒸汽 0.70 0.09 蒸煮液化损耗水 新鲜水 2.80 1.50 真空冷却水 糖化酶 糖 化 2 CO2 酒母 0.00023 发 酵 回收淡酒 1 损耗乙醇 0.30 损耗水 蒸汽 2.30 12 0.60 粗 糟液 固形物馏 1 损耗乙醇 蒸汽 损耗水 冷凝水精 馏
成品酒精 杂醇油
单位:t/t产品
图4.3-3 物料平衡图
第 23 页
4.4 污染治理及排放情况
4.4.1 废气 ⑴ 燃烧废气
项目用汽由一台20t/h的煤、气两用锅炉供给,煤、沼气混合燃烧,以充分利用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根据项目酒精废醪产生量和处理工艺估算,年产生沼气量约504万m3,沼气热值约5600kcal/m3,考虑到污水处理产气的不稳定性以及其它意外因素,为保证生产供汽,从保守角度考虑,评价按80%的沼汽进行燃烧供热,每小时约560m3,其余由燃煤供给。燃煤计划选用徐州煤,其低位发热量约5800kcal/kg,全硫分为0.8%,灰分18%,可燃体挥发分37%,按生产实际用量计算,每小时耗煤量2244kg。烟气产生量为30000m2/h(燃煤25400m2/h,燃气4100m2/h),其中烟尘初始浓度为1800mg/Nm3(理论计算值为4250mg/Nm3,按出厂锅炉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计),SO2浓度为960mg/Nm3,烟气拟用水膜除尘器处理,设计除尘效率为90%,脱硫效率约10%,处理后烟尘排放浓度为180mg/m3,SO2排放浓度为8mg/m3,均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级标准(烟尘≤200mg/m3,SO2≤900mg/m3)。最终烟尘年排放量为,SO2年排放量为t/a。 ⑵ 工艺废气
工艺废气主要为瓜干粉尘,产生于粉碎工序,产生浓度为8400 mg/m3排气量为50000Nm3/h,经布袋收尘后排放浓度为84mg/m3(除尘效率99%),年排放量为30.24t/a。
发酵工序产生102t/d的CO2,由于CO2为常见气体,对局部地区来讲环境毒害性不大,评价不予关注。
第 24 页
酒精损耗量为2t/d,其中有部分进入大气中,但由于的环境危害性不大,而且从现有生产实践来看,酒精的排放尚未引发明显的环境问题,所以评价对酒精废气的环境问题不予关注。
第 25 页
4.4.2 废水
⑴ 工艺废水和生活废水
从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可知,项目工艺废水主要产生于粗馏塔排出的糟液,另外尚有设备冲洗水、化验室等辅助生产用水。生活废水主要源于食堂、清洗及办公。工艺废水产生量按工艺设计指标计算,比国内同等规模、工艺技术先进的生产厂家少15%,水质按国内同等规模、工艺技术先进的生产厂家的统计平均值计算,比项目设计值略高一点。详细水质水量数据见表。
表4.4-1 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污 染 物 废水量(m3/d) CODcr SS pH 浓 度(mg/l) 总 量(t/a) 浓 度(mg/l) 总 量(t/a) 产 生 量 处理 工艺废水 冲洗废水 生活废水 排放量 1200 60000 21600 260 9526 4~5 340 2200 792 1200 432 7 100 200 6 200 6 7 10 300 150 7 假净水 1700 15 15 7 合 计 (t/a) 3340
项目计划用三级厌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
酒精废醪先经过二级闪蒸回收潜热、降温后,排至沉砂池,经进一步降温后,进入接触厌氧罐高温发酵,停留时间6—7天,以尽可能多产生沼气,COD去除率可以到80%左右,沼气经气水分离,进入沼气贮罐后用做锅炉燃料。
经过一级厌氧发酵后的消化液进行固液简单分离,分离出的固形糟渣可作肥料或燃料,滤液去二级、三级 UASB厌氧罐发酵,产生的污泥回流到一级厌氧罐发酵,经过三级厌氧发酵后的消化液有机物去除达到97%以上,COD值降到1000mg/l左右,进入调节池澄清,上清液进入曝气池
第 26 页
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后进入二沉池,经沉降后部分活性污泥进污泥池,部分回流至一级厌氧发酵,二沉池溢流出的上清液排放。
由于经过厌氧和分离,一级厌氧罐内污泥量不多,肥力较好。可以做肥料使用,也可再进行循环厌氧发酵,多产沼气。
各工序处理效果见表2,污水经此工艺处理后废水COD浓度为300mg/l,SS浓度为150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酒精行业二级标准规定值。
污水
沉砂池 一级厌氧罐 固液分离器 中间池 调节池 三级UASB厌氧罐 二级UASB厌氧罐 曝气池 沉砂池 排放 脱水 污泥池 图4.4-1 酒精废醪处理工艺流程图
⑵ 假净水
假净水主要为真空泵、冷却塔循环水更新水、蒸发冷凝水。其中蒸发冷凝水全部用于配料,不排放。循环水更新水约1700m3/d,直接排放,具体情况见表4.4-4。
⑶ 锅炉除尘水
锅炉除尘水循环使用,一般不排放,补充水取自污水站出口。 以上数据均为类比而得,报告书阶段将详细调查各工序物料及水平衡情况,与国内同等生产工艺流程、同等生产规模、同等工艺技术水平的厂家进行类比调查分析,计算各产污环节污染物的产生情况,并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污染处理工艺详细论证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最终排放情况。
第 27 页
表4.4-1 污水处理效果一览表
设备及构筑物名称 进水(mg/l) 一级厌氧 出水(mg/l) 去除率(%) 进水(mg/l) 固液分离 二级UASB 厌氧 三级UASB CODcr (mg/l) 44370 8874 80 8874 7543 15 7543 2263 70 2040 1131 50 1131 905 20 905 300 67 BOD5 (mg/l) 30000 6000 80 6000 5100 15 5100 1275 75 1487 638 50 638 510 20 510 150 66 SS (mg/l) 28000 5600 80 5600 2240 60 2240 670 70 670 402 40 402 322 20 322 150 54 停留时间 (d) 1 1 出水(mg/l) 去除率(%) 进水(mg/l) 出水(mg/l) 去除率(%) 进水(mg/l) 出水(mg/l) 去除率(%) 进水(mg/l) 出水(mg/l) 去除率(%) 进水(mg/l) 出水(mg/l) 去除率(%) 厌氧 调节池 曝气池及二沉池 4.4.3 固体废物
工艺废渣年产生量80t,主要是瓜干中的沙尘及部分不合格瓜干等,可兑入煤中焚烧后与煤渣一起用于建材。
锅炉煤矿渣产生量为3200t/a,可用于建材。 污水处理污泥为600t/a,可用于农田作肥料。 4.4.4 噪声
依据设备清单和工艺过程,本项目主要噪声源情况见4.4-3。 表4.4-3 设 备 噪 声 源 强 设 备 源 强dB(A) 设 备 源 强dB(A)
第 28 页
粉碎机 蒸馏工序 鼓 风 机 90 90 90 高 压 泵 引 风 机 其它泵、机 95 90 75~80
4.4.5 小结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于表4.4-4中。由此可见,项目的主要污染因素可归纳为:
① 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② 废水排放对纳污水体的影响。 ③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
④ 设备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表4.4-4 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表 污染类型 排放量 m3/a 亿m3/a 废 水 污 水:万t/a (假净水:51万t/a) 污染物名称 烟尘 SO2 粉尘 COD SS 工艺废渣 固体废物 污泥 煤渣 噪 声 300 150 排放浓度 180 8 84 (15) (15) 排放总量(t/a) 15 80 600 3200 80~95dB(A) 废 气 注: 排放浓度一栏废气单位为mg/Nm3,废水单位为mg/l。( )中数值为假净水浓度
4.5 工程实施前后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
第 29 页
工程实施前后公司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见表4.5-1。从表中可见,由于拆除了原有污染严重的万t/a瓜干生产线,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较大。
工程实施前后公司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表 原有 停用老瓜干 生产线削减量 本项目 增加量 新老合计总量 废水量 (万t/a) COD (t/a) SS (t/a) 粉尘 (t/a) 烟尘 (t/a) 0 0 SO2 (t/a) 0 0
第 30 页
5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点
5.1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⑴生产排污因素识别
从酒精生产排污特点来看,项目生产主要环境因素是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设备噪声的排放,工艺废水主要污染因子是CODcr、SS,废气主要污染因子是粉尘、SO2、烟尘,其直接的排放去向分别是臧圩河和周围环境空气。固体废物为可利用物质,可做到零排放。
⑵ 区域环境因素识别
A、纳污河流臧圩河、新墨河及其下游的沭河是新X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河流,水流量小,水质较差,项目属水污染类型企业,其废水的排放需考虑给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评价需密切关注。
B、项目地处新X开发区南侧,周围主要保护目标是北侧1500m的开发区生活服务区、西侧600m的琅墩村和东北方向1200m的规划文教办公区,项目需注意废气对这3个保护目标的影响问题。
第 31 页
C、项目主要原料瓜干是我国及本地和周边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产量丰富,完全可以满足项目消耗量的供应,不会引发资源不足或其它不良生态效应。
D、项目年耗电量456万KWh,耗煤1.62万吨,与同行业相比,能源、动力消耗量均不大,本地有足够的电力负荷供应,周边能源市场也十分丰富,预计项目不会带来能源、动力危机和其它不良社会问题。 E、项目占地66600m2,面积不大,而且主要为岗岭地,土壤肥力较差,项目不会对区域农业生产造成明显不利影响,项目的建设者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和消费,地方财政收入及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不同时期环境影响因素 A、建设期
工程建设期主要活动是设备、建筑材料等运输、装卸和构筑物施工、设备安装等,存在有施工粉尘、噪声等污染因素的排放,需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
B、生产运行期
酒精生产为连续运行装置,除市场和故障因素外,生产及废物排放一般比较稳定,评价除注重正常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外,还需注意主要污染因素的事故性排放及酒精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C、退役后
项目设备为常规性材料,退役后不会遗留明显的环境问题。 以上的工程环境影响定判性别分析见表。
第 32 页
⑷综合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工程主要环境问题为;
A、生产运行期废水排放对新墨河及下游沭河的环境影响问题。 B、生产运行期废气排放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问题。 C、施工期粉尘、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D、事故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表5.1-1 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定性判别分析表
环境因素 影响类型 影响程度 有利影响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可逆影响 不可逆影响 影响程度 不利影响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可逆影响 不可逆影响 综合影响程度 土壤质地表水地表水大气质工业经农业经基础设公共事人 财 政收居民收地声区学规质量 文 质 量 济 济 施 业 口 入 入 划 量 5 4 2 3 2 3 5 4 5 4 5 3 ● ⊙ ○ ⊙ ○ ○ ○ ⊙ ● ⊙ ○ ⊙ ○ ○ ○ ⊙ 3 5 4 5 4 5 3 3 ● ⊙ ⊙ -3 ● ○ ● ○ ○ ● ● ● ● -5 -4 -2 -3 2 ○ ● 判别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可逆影响 ○ ○ ● ● ● ⊙ ○ ○ ○ ○ ○ ⊙ ⊙
第 33 页
不可逆影响 评价内容 ○ ○ ● ● ● ⊙ ○ ○ ○ ○ ○ ⊙ ⊙ √ √ √ 注:1重大影响 2较大影响 3中等影响 4影响较小 5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选择项
●影响关系较明显 ⊙有一定的影响关系 ○无关或关系很小
.2评价因子确定
⑴大气
现状评价因子:SO2、TSP
影响评价因子: SO2、烟尘和粉尘 ⑵地表水
现状评价因子:根据新墨河、沭河水域水质特征和项目污染因子综合考虑,现状评价因子为:PH、DO、CODCr、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7个。
影响评价因子:CODCr
⑶噪声
噪声用A等效声级进行评价。
⑷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省关于《“九五”期间江苏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结合本项目排污特征,总量控制因子为:粉尘、烟尘、SO2、CODCr、SS和固体废物。
-1。
-1 评价因子一览表 环境因素 大气 现状评价因子 SO2、NO2、TSP 影响评价因子 粉尘、烟尘、SO2 总量控制因子 粉尘、烟尘、
第 34 页
SO2 水环境 PH、DO、BOD5、CODCr、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噪声 固体废物 A等效声级 A等效声级 固体废物排放量 CODCr SS、CODCr
5.2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对评价工作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本次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为:
⑴通过类比调查、监测和理论计算,分析项目主要污染工序,不同类型污染物排放情况,进一步核实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产生及处理排放量,从产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方面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⑵通过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资料收集分析,确定区域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从区域规划和环境容量方面论证项目布局和选址的合理性。
⑶模拟预测项目排污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论证项目污染治理和选址的合理性。
⑷按国家和地方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度控制要求,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论证项目在总量控制方面的符合性。
⑸结合工程方案、环境质量要求、总量控制要求,参照国内外成熟经验,论证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理方案和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优缺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最佳替代方案。
第 35 页
5.2.2评价重点
根据区域环境特点,项目污染特征和环境管理几方面的要求,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为:
⑴工程分析;
⑵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⑶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⑷总量控制方案。
5.3 评价工作等级
5.3.1大气
项目的排废气等标排放量用下式计算,源强数据4.4节:
Qi9P10 iC 5.3-1
0i式中:Pi:一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i: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项目最大等标排放量SO28×107m3/h×108m3/h,建设区地形属平原区,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水环境
项目废水排放总量为3340m3/d,需预测的水质污染因子只有CODcr,属非持久性污染物,水质复杂程度简单,纳污河流新墨河小河,水质类别为Ⅳ类,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3噪声
第 36 页
项目设备噪声主要是连续噪声源,源强不大,厂界周围无特殊敏感目标,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评价范围
大气
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3公里的区域作为评价范围,其面积约28平方公里。
项目排污口至沭河王庄闸断面,全长约20公里。
东、西、南、北厂界及周围100米范围内。
5.5 环境保护目标
5.5.1 污染控制目标
⑴ 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使大气、水、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⑵ 项目建成使用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降级,项目所在地周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⑶新墨河、沭河使用功能不因本项目废水的排入而受影响,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达到目前水体功能要求。
⑷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固体废弃物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处置措施,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⑸ 根据区域排污现状,提出总量控制对策,保证本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区域排污总量控制要求。 5.5.2 重点保护目标
第 37 页
项目所在地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 5.5-1。 -1 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 环境类别 保护目标 生活服务区 大气 琅墩村 规划文教区 地表水 噪声 王庄闸 厂界外 方位、距离 NW 1500m E 600m NE 1200m SE 14000m GHZB1-1999Ⅳ类 GB3096-1993 3类区标准; GB3095-1996二级 控制要求 5.6 评价标准
⑴地表水
新墨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Ⅴ类标准,沭河执行Ⅳ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5.6-1。
⑵大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具体标准值见表5.6-2。
⑶环境噪声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3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5.6-3。
⑴ 水污染物 -4。
⑵ 大气污染物
第 38 页
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5。
⑶ 厂界噪声
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区。具体标准值见表5.6-3。
-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 项目 Ⅳ 标准值 Ⅴ 标准来源 注:除pH外,其它单位为mg/l。
6—9 ≥2 ≤40 ≤10 ≤15 ≤1.5 ≤ PH 6—9 DO ≥3 CODCr ≤30 BOD5 ≤6 CODMn ≤10 氨氮 ≤1.0 总磷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值(mg/Nm3) 项目 年平均 取值时间 日平均 小时平均 标准来源 SO2 NO2 TSP -- GB3095-1996二级
-3 噪 声 标 准 值(dB(A)) 类别 区域环境噪声 厂界噪声 标准值 昼间 65 65 夜间 55 55 标准来源 GB3096-93 GB12348-90 -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mg/l)
第 39 页
项目 标准值 标准来源 pH 6--9 CODCr 300 GB78-1996酒精行业二级 SS 150
-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标准名称 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烟尘 SO2 二类区 200 900 不低于45m 烟囱高度不满足要求,排放浓度按标准值的一半执行。 颗粒物 二级 120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浓度 级别 浓度限值(mg/Nm3) 排放方式 排气筒高度(m) 15 20 30 40 50 60 排放速率(Kg/h) 23 39 60 85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第 40 页
6 专题设置
根据项目生产特点及所处地域环境特征,本评价共设12个专题开展工作。
6.1 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及评价
自然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⑴项目地理位置及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气候、气象等情况;
⑵区域地表水系水文特征及地下水特征、使用情况; ⑶区域森林、植被、土地资源、鱼类、稀有物种等情况。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
⑴区域经济结构,主要工矿企业及分布,重要的取水口、排污口分布情况;
⑵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
⑶人群及居住分布,职业病及地方病状况; ⑷区域发展规划状况。 区域污染源、污染物调查
⑴区域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调查;
第 41 页
⑵区域主要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状况、排放去向;
⑶本项目周围及评价区域内主要噪声源状况;
⑷评价区域内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处理处置情况;
⑸调查新X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及实际处理能力,截污管网布设情况,进水与出水水量水质,处理工艺对接管水质的要求等。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⑴监测点位
空气质量监测布点见图,3个监测点为中所述的3个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具体方位见表5.5-1。 ⑵监测项目
SO2、TSP,同步观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云量。 ⑶监测时间及频次
2002年5月下旬,连续5天,每天24小时连续采样。 ⑷采样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规定的方法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执行。 ⑸ 评价
将监测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6. 水环境质量监测
⑴监测断面
本评价根据项目污水排放特点、区域地表水功能特征及水体水文特征、水质影响预测要求、评价河段未来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需要等,拟在沭河上游铁路桥、沭河塔山闸(新墨河汇入前)、下游王庄闸、新墨河上
第 42 页
游马蒋闸、新墨河入沭河前、臧圩河入新墨河前共设置6个监测断面,各断面的具体位置详见图3.1-1。 ⑵监测项目
pH、DO、CODCr、BOD5、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同步观测水深、流速等水文参数。
⑶监测时间与频次
2002年5月下旬进行采样监测,其中CODCr连续监测三天,每天采样一次,其余只测一次。
⑷采样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规定的方法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执行。 ⑸评价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 6.1.6 声环境质量监测
⑴ 监测布点
拟在厂址东、南、西、北四个边界各设置一个噪声监测点(详见图2.2-2)。
⑵ 监测时间及频次
2002年5月下旬进行,各点昼、夜各监测一次。 ⑶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的规定,使用符合国家计量规定的声级计进行监测。
⑷ 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和环境声学标准评价厂界声环境质量状况。
第 43 页
6.2 工程分析
6. 企业现有生产排污调查与评价
对企业现有生产排污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以新带老的污染防治措施。
分析厂址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产品、投资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等。 6.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详细分析项目生产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物料流、能源流及水流,并结合公司现有的生产情况及工程设计资料,核查各污染物产生位置,排放方式和特点,编写工艺流程说明,绘制带有污染物排放点的工艺流程图及标有污染源位置的总平面图。 6.2.4 水平衡、物料平衡分析
详细调查项目各工序用水、排水、消耗及转化数量,绘制详细的水平衡表,最终确定排水点及排水量。分析主要原料、辅料、能源等消耗情况,列出主要物料平衡图表。
6.2.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
通过物料衡算和类比调查,确定工程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及正常情况下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排放浓度、去向等。
分析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效果及污染源达标情况。 6.2.6 风险排污的源强及统计分析
⑴ 事故排污
收集、调查公司现有的生产事故发生的资料,统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事故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⑵ 异常排污
第 44 页
分析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检修及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各工序污染物的排放强度。
6.2.7 项目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分析
列表对比分析企业现有排污量、采取以新带老措施削减量、项目实施后企业总排污量(新老“三本帐”)。 6.2.8 清洁生产分析
从生产工艺、设备及自动控制几方面分析项目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从原辅料使用、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等方面分析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指标。与国内外同类企业进行比较,评价其清洁生产的程度,并提出进一步清洁生产的方案和建议。
6.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 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⑴气象资料收集。
⑵根据现有资料和有关观测结果,分析该区域垂直风场特征。 ⑶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区域地面温度场特征。 ⑷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区域温度层结特征。
⑸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区域大气稳定度结构特征。采用P·S法计算统计区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分布。 6.3.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⑴ 预测因子及内容
根据项目生产排污特点,选取TSP、SO2为预测因子。预测内容为: a、不同稳定度下,有风时,SO2地面短时(1h、24h)影响最大浓度分布及落地距离;
第 45 页
b、不同稳定度下,静小风时,SO2地面短时(1h、24h)影响最大浓度分布及落地距离;
c、不同稳定度下,有风时,TSP地面短时(24h)影响最大浓度分布及落地距离;
d、不同稳定度下,静小风时,TSP地面短时(24h)影响最大浓度分布及落地距离;
e、污染物长期影响平均浓度分布; f、主要敏感点长期、短期影响浓度; ⑵ 预测模式
a、由于厂址周围地形开阔平坦,有风时(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成u10≥1.5m/s),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浓度c(mg/m3)按下式计算:
Qy2(He)2 cexp[2]…………………(式1) 2uyz2y2z
对粒径大于15μm的粉尘点源,考虑到颗粒物在飘移过程中存在着沉降速度,应将式6.3-1改为:
(HeVgx/u)2(1)Qy2exp[2]…………(式6.3-2) c2uyz2y2z
d2g Vg……………………………………(式3)
18ub、排气筒下风向一次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cm(mg/m3)及其距排气筒的距离Xm(m)按下式计算:
c(m)2Q……………………………(式-4) 2eUHeP1
第 46 页
P1
212(11/2)He1/2(11/2)1/2(11/2)Hee1/2(11/2)………(式5)
Xm(c、静风(U10<0.5m/s)、小风(1.5m/s>U10≥0.5m/s)时,小于24小2)1/2(11/2)(1/22)……………………(式6)
时采样时间的浓度cl(mg/m3)采用下式计算:
C2QL(x,y)(2)3/22G……………………(式7)
02 2(x2y22012He2)…………………(式8)
02 Geu2/2201{12sexp(s2/2)(s)}………(式9)
s (s)2t2/2dt……………………………(式10)
e sux…………………………………(式11)
01d、长期平均浓度
C(XI)(CijkfijkkCLijkfLijk)………(式12)
i
CijkQ(2)3/2U(X/16)exp[(THe)222]………(式13)
zz式中:Q----污染物排放强度,mg/s;
第 47 页
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 He----排气筒有效高度,m,He=H+ΔH; σy----横向扩散参数,y1X1,m; σz----垂直扩散参数,z2X2,m;
y----预测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α2----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γ2----垂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01、02----为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s)----为正态分布函数。
j、k----分别为稳定和风速段序号;
fijk----有风时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fLijk----静小风时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Cijk,CLijk---- 为有风和静小风计算点浓度,mg/m3。c。
ΔH----烟气抬升高度,m; ρa----大气密度,g/m3; cp----大气定压比热,J/(g.K); d----沉降粒子的直径,m; ρ----沉降粒子的密度,g/m3;
u----空气动力粘滞系数,×104;
CLijk计算方法同
第 48 页
α----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 g----重力加速度,2. ⑶参数的确定及使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93)附录B中有关规定计取,同时应进行时间修正。 6. 影响评价
(1)根据预测结果和环境功能、标准和本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工程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范围、程度或超标时间。
(2)叠加现状本底值,评价项目建成后排污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
6.4 水环境影响评价
6.4.1 评价内容
根据新X市环保局的意见,鉴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负荷率过高,项目废水应优先考虑处理达到GB78-1996二级标准,排入新墨河,在环境水体不能满足该项目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再考虑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评价首先预测项目废水在达到GB78-1996二级标准的情况下对新墨河和沭河的影响,再与处理达到三级标准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方案进行环境效果、经济技术比较,以推荐最佳处理排放方案。
6.4.2 评价水体水文调查
⑴ 收集新墨河、沭河水文特征。
⑵ 根据水文特点划分新墨河、沭河不同水文时段(排水期、滞流期时间),统计分析不同水文时段下河水流向、流速、流量及其变化情况。 ⑶ 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同步观测有关水文参数。 6.4.3 影响预测
第 49 页
⑴ 预测内容
a、项目污水正常排放时,完全混合后下游水质变化情况。 b、项目污水非正常排放时,完全混合后下游水质变化情况。
c、叠加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预测、分析两种废水共同排放时对环境水体的影响。
⑵预测模式 a 流水期 采用S—P模式
CC0exp(kX1800u) ………………(5-1) C0(CpQpChQh)/(QpQh) …………….(5-2) 式中:
C----水体污染物预测浓度,mg/l; Ch----水体污染物现状浓度,mg/l; Cp----废水污染物浓度,mg/l; Qp----废水排放量,m3/s; Qh----河水平均流量,m3/s; U----河水平均流速,m/s; X----排放口至预测点距离,m; K1----衰减系数,1/d。 b 滞流期
第 50 页
采用狭长湖移流衰减模式:
CL 式中:
CpQpQhexp(k1V)Ch …………….(5-3) 800u CL----狭长湖出口污染物平均浓度,mg/l; V----湖水体积,m3;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4 影响评价
根据纳污水体功能、现状、标准及影响预测结果,评价项目废水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程度。
6.5 噪声、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 收集、分析区域环境监测成果资料,了解周围声环境背景特征以及调查敏感区人群数量及分布情况。 6.5.2 影响预测 ⑴预测内容
在没有治理情况下,项目噪声影响范围、程度、受影响人数量及分布。 反推达标排放需削减的噪声强度。 ⑵预测模式
选取声影响评价导则中推荐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 距离衰减公式:
Lp=LW-20Lgr-a-8 …………………………(式6.5-1) 式中:
Lp --距离声源1米处的声压级,dB(A);
第 51 页
LW -- 声源源强,dB(A); r -- 计算点与声源间的距离,m; a -- 修正值。 叠加公式:
Lp总=10lg(10+10+…..10)…………(式6.5 -2) 式中:
Lp总 --各点声源叠加后总声级,dB(A);
Lp1、Lp2 ….Lpn -- 第一、二…..第n个声源到P点的声压级, dB(A)。 6.5.3 影响评价
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噪声影响情况。
6.5.4 查清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成份、性质及排放规律,本着对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提出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6.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工程量主要为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厂房建设及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在土建施工阶段,地面的施工活动、建筑材料的装运可能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环评将对土建施工期间可能产生的“三废”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重点论证施工噪声对琅墩村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同时对厂房装修、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产生的噪声进行影响分析,提出防治对策。
6.7 环境风险评价
第 52 页
6.7.1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
采用以下模式预测乙醇的爆炸影响范围: R(s)C(s)NEe13 ………………………………(-1)
NNcNm ………………………………………(-2) 式中:
Rs -- 受危害的半径, m; Cs -- 危害系数;
Ee -- 爆炸总能量, J,为燃烧热Hc和蒸汽质量的乘积; N -- 发生系数;
Nc -- 损失率,通常取30%;
Nm -- 燃烧发生率,对于体积一定的爆炸取33%。 6.7.2 水环境风险评价
分析发生水污染事故的原因,预测发生事故时对纳污水体的影响程度及其事故防范对策。
6.7.3调查现有企业风险排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类比分析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发生情况,提出防范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及替代方案研究
6.8.1 厂址可行性评价
从区域发展规划、项目污染特点及分析预测结果等方面综合评价厂址是
否合理、可行,并提出改进措施。 6.8.2 项目拟采用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调查、了解本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及达标情况,结合国家污染防治最佳实用技术,分析项目:
⑴所选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⑵所选工艺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第 53 页
⑶单独处理排放与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经济代价与环境代价; ⑷排污路线及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 ⑸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⑹提出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方案;
⑺提出冷却水闭路循环措施;
⑻提出污染防治的补充措施和建议,从而全面论证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及存在不足。 6. 方案优化
⑴针对本项目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对同类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治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预测结果,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具体的处理工艺或方法。
⑵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水质预测结果和环境代价,推荐本项目污水处理排放方案。
(3)按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最小量化的原则,提出企业应采取的“以新带老”的污染防治措施。
6.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总量指标的确定
从以下几方面确定项目总量指标。 ⑴企业排污现状。
⑵当地及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配的排污指标。 ⑶苏环控[97]20号文批复(COD<630t,SS<380t)。
⑷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十五”末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20%)。
⑸新X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⑹区域环境容量。
第 54 页
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通过清洁生产、提高治理深度、区域污染物集中治理、区域总量平衡等方面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分析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
6.10 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
6.10.1 环境管理计划
结合项目特点和“清洁生产”中加强管理的要求,确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工作任务,确定环境监控人员数量及仪器配备,制定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等。 6.10.2 环境监测计划
确定项目建成后需监测的点位、监测项目的频次、监测方法及相应的数据处理系统等,按规定要求对厂内的排污口提出规范化整治的具体要求,并用图标注各排污口的具体方位。
6.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 环境投资估算
列出各项治理措施所需投资额及运行费用。 .2 环境效益分析
对采取措施前后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作对比分析,估算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6.11.3 社会效益分析
论述工程的社会效益,对地方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就业等问题的影响。
6.11.4 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工程的各项经济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效益。
6.12 公 众 参 与
第 55 页
2.1 公众参与的目的
公众参与是评价预防、减轻或补偿项目各种环境影响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重要措施。通过向公众介绍本工程概况,让公众充分了解项目的建设所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进一步对建设项目提出建议和要求。 .2 公众调查对象
主要是受本项目影响的四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学校等。 6.12.3 参与形式及内容
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公众对该项目了解程度、对拟建项目态度与原因,目前该区存在的环保问题和对项目环保意见要求建议等。
表6.12-1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 项目名称 被调查人情况 姓名 年龄 性别 家庭住址 职 业 文化程度 市(县) 乡(街道) 单位名称 规模 性质 单位地址 建设地点 被调查单位情况 主要产品 主管部门 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注明原因)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地区拟建设的项目 □不了解 □知道一点 □很清楚 您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该项目的 □报纸 □电视、广播 □标牌宣传 □民间信息 根据您掌握的情况,认为该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 □严重、较大 □一般 □较小 □不清楚 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简要说明原因 □坚决支持 □有条件赞成 □无所谓 □反对
第 56 页
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您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7 工作进度计划及提交成果
7.1 工作进度计划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于接到委托后10日内完成环评大纲的编制,在
环评大纲通过评审后20日内完成报告书的编制。从项目评价难度、要求和重要性等方面看,评价工作周期短,这就需要评价单位及有关部门给予及时协调和帮助。
7.2 拟提交的成果
拟提交的成果为《新X市XX酒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酒精搬迁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第三章 工程分析 第四章 项目周围环境状况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噪声、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第八章 第九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
第 57 页
第十章 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第十一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第十二章 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 第十三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第十四章 公众参与 第十五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
8 评价费用概算
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的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费用为7.2万元人民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台州美得艺粉末有限公司新建项目 建设单位: 台州美得艺粉末有限公司
第 58 页
编制日期: 二OO四年九月三十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第 59 页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2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5 三、环境质量状况 ................................................................................... 8 四、评价适用标准 .................................................................................10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3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4 七、环境影响分析 .................................................................................17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1 九、结论与建议 ......................................................................................23
附: 1. 附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附图二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3. 附件一(2004)WHJ字0409019号《危险化学品鉴定书》 4. 附件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第 I 页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台州美得艺粉末有限公司新建项目 台州美得艺粉末有限公司 莫建平 温岭市新河塘下工业区 新建■改扩建□技改□ 2520 12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传真 批准文号 行业类别及代码 联系人 莫建平 邮政编码 75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9% 317502 温岭市新河塘下工业区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评价经费 (万元)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3 工程内容及规模: ⑴生产规模 项目年产240吨塑粉生产能力。 ⑵项目主要内容: 增添高速混合机、压片机、双螺杆混合挤出机等生产设备,征用土地2520m2。 ⑶项目投资 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20万元,注册资金10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2
序号 名称 单位 用量 1 环氧树脂 吨/年 2 聚酯树脂 吨/年 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有环氧树脂、钛白粉、流平剂、增光剂等。辅料主要是包装材料等。项目原辅材3 料消耗清单详见表1-11。 4 5 6 7 轻质碳酸钙 吨/年 表 /年 钛白粉 1-1 原辅材料消耗清单吨503流平剂 701增光剂 皱纹剂 吨/年 吨/年 吨/年 按生产工艺要求,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为高速混合机、压片机、双螺杆混合挤出机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2。 表1-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名称、型号、规格 KL-100高速混合机 KL-600压片机 KL-40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机 ACM-20粉碎机组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备注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1.5 总平面布置图 该项目位于温岭市新河镇塘下工业区块,用地总面积为2520m。东侧紧邻交通干线横淋公路;南面隔田地约28m处为村民住宅;西面现状农田为新河镇规划工业用地;北侧为南洋烟草机械厂。项目地理位置和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一和附图二。 2 3
1.6 公用工程 ⑴给排水 本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接自温岭市自来水厂新河镇供水管网。 厂区的排水系统室内采用废、污分流制。室内污水与废水各自排入厂区内的污水管网和废水管网内,经集中处理后近期就近排入金清港支流木城河,远期排入规划新河镇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金清港支流木城河。 ⑵ 电 本项目供电由温岭供电局新河镇变电所提供,采用200KVA变压器一台电源供电。 1.7 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项目劳动定员预计共计约10人,工作班制为单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为300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4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21°9′50″~121°44′0″,北纬28°12′45″~28°32′2″之间,隶属台州市管辖,新河镇西距温岭市区15公里, 北距路桥机场12公里, 南距省级风景区长屿硐天4公里, 省道横淋线、新新路, 一级航道金清大河穿境而过, 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该项目位于温岭市新河镇花兰工业集聚点,用地总面积为2520m2。东北侧紧邻交通干线横淋公路;西南面现状农田为新河镇规划工业用地;北面隔村机耕路有2间2层花兰村民住宅,南侧为农业用地,有2间3层居民住宅。详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及附图二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2.2.1地形、地貌 建设地区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谷地、滩涂、岛屿皆有。地域结构大体是“四山一水五分田”。地势西高东低。西、西南为绵延起伏的低山丘陵,属北雁荡山余脉,绝大部分为海拔200m以下的低丘平地;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为水网平原,是温黄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东临大港洋,东南有隘顽湾,西南是乐清湾,港湾曲折,岛屿密布,海岸线长235km。 建设地区地质构造处于温州——镇海大断裂层以东的沿海地带,属新华夏系第二个一级构造复式隆起带南段东侧,构造形迹反映以断裂为主。西部和西南部以白垩纪层为主,其次为侏罗纪;沿海一带山区山露为侏罗、白垩纪地层,平原区则为第四纪相沉积层及近代河流冲积层。 温岭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年温适中,雨 5
量充沛,灾害性天气较频繁, 夏季雨量集中,“梅雨”和台风时期常有大暴雨,但7、8月份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少雨,出现干旱年占6%,9、10月份也常有秋旱,冬季少雨干燥,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气象特征参数如下: ℃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28℃ 极端最高气温 38℃ ℃ ℃ 多雨年降水量 2345mm 少雨年降水量 1047mm 近五年主导风向 NNE 2.2.1 水文地质条件 温岭市背山面海,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土地肥沃,西部多山,东部系大片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山、平原和海梯度递减的地貌格局。 台州市域属我国东南部华夏构造体系二级隆起带临海—温州槽凹区,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始于中侏罗纪,终于第二级,而以晚侏罗纪火山活动最强烈,境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辅有平缓的褶曲及盆地构造。 2km,海岸线总长36km;港湾众多,有台州湾、剑门湾等港 6
kmkm。本项目所在地纳污河流为金清港的支流木城河。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温岭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陆域面积9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7公里,人口116万,辖11个镇、5个街道。温岭三面濒海,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中国\"高橙之乡\"、\"果蔗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凭借灵活的机制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8.4亿元,财政总收入22.2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6594元。 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温岭市的排名上升到11位。获“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市”等称号,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和首批农村现代化实验区之一。 新河镇位于温岭的东北部, 是一个古老的江南水乡城镇。 辖37个村、6个居, 5.2万人口, 行政区域面积28.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8万亩, 是温岭市的五大区块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帽业、机械加工、羊毛衫加工等几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甘蔗、柿子等。 7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该项目的纳污水体为金清水系金清港支流木城河,本环评引用温岭市环境监测站提供2003年金清港新河段面水质监测统计数据进行评价。金清港新河断面丰、平、枯三水期的常规监测统计数据及评价结果具体详见表3-1。 表3-1 金清港滨海断面常规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水期 平 水 期 丰 水 期 平均值 比标值 是否达标 平均值 比标值 pH值 是 是 是 6~9 DO CODMn BOD5 (mg/L) (mg/L) (mg/L) 0.853 否 是 是 否 否 ≥ 0.661 是 0.708 是 ≤ 是 是 ≤ 氨氮 挥发酚 石油类 (mg/L) (mg/L) (mg/L) 是 是 是 否 否 ≤ 是 < 是 ≤ 是 是 ≤ 是否达标 平均值 枯 水 比标值 期 是否达标 GB3838-2002 Ⅳ类标准 由表可知,金清港新河断面平水期pH值、挥发酚、CODMn、BOD5、氨氮、石油类均达标, DO超标,比标值为。丰水期pH值、CODMn、BOD5、挥发酚和石油类达标,DO、氨氮超标,比标值分别为、1.367。枯水期pH值、CODMn、BOD5、挥发酚和石油类达标,DO、氨氮超标,比标值分别为、3.26。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金清港新河断面水质在平、丰、枯三水期DO、氨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总体水质已达不到Ⅳ类水质功能区的要求。 环评引用温岭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温岭市常规监测统计资料进行环境空气现状评价。表3-2是2002年温岭市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的结果汇总表,表3-3是近期2003年11月温岭市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的结果汇总表。 表3-2 2002年温岭大气常规监测项监测结果汇总 单位:mg/m3 项目 SO2 NO2 TSP 样本数 157 157 105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年超标率 0 0 表3-3 2003年11月温岭市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mg/m3 样品编号 01 02 03 NO2(mg/m3) SO2(mg/m3) TSP(mg/m3) 8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合计 平均 按环境空气区域划分,该区域执行(GB3095-1996)二级标准,根据监测统计数据,温岭市2002年各常规污染因子中SO2、NO2均符合该二级标准,而TSP由于受建筑施工扬尘等影响超标率为2.9%;2003年11月NO23之间,SO233之间。因而从常规项上分析,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为清洁,达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技改项目拟选址现为农业用地,我们于2004年9月18日对其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按照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监测采用2-6218AWA型积分声级计,读取连续等效A声级,由于该厂夜间不生产,故本次监测只在白天进行,且对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4。 表3-4 噪声监测结果 dB `监测点 监测值 昼间 标准值 1#东侧 2#南侧 3#西侧 60(昼间) 50(夜间) 4#北侧 dB,但符合交通干线两侧4类标准,其余各监测点现状噪声值基本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2类区昼间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新河镇花兰村区域周围空气环境和声环境,保护级别分别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2类噪声功能区; 纳污水体金清水系金清港支流木城河,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为Ⅳ类水质功能区。 项目主要主要保护对象为: 南面村民住宅,距离厂界28m。 9
四、评价适用标准 ⑴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详见表4-1。 表4-1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污染物 标准限值 pH 6~9 CODMn ≤10 BOD5 ≤6 总磷 ≤ NH3-N ≤ 石油类 ≤ ⑵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见表4-2。 表4-2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总悬浮颗粒物 TSP 二氧化氮 NO2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浓度单位 mg/m3 (标准状态) ⑶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详见表4-3。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 表4-3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dB(A) 类别 2 4 昼间 60 70 夜间 50 55 1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⑴远期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废水一般可按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接管。在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前,废水须处理达到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详见表4-4。 表4-4 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mg/L 项目 一级标准 三级标准 pH值 6~9 6~9 CODCr ≤100 ≤500 BOD5 ≤20 ≤300 SS ≤70 ≤400 氨氮 ≤15 - 石油类 ≤5 ≤20 硫化物 ≤ ≤ ⑵生产车间废气排放参照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4-5。 表4-5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mg/m3) 颗粒物 120 最高允许 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二级 (m) 15 20 30 23 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点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浓度mg/m3 ⑶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厂界限值》,详见表4-6;运行期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II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IV类标准。详见表4-7。 表4-6 GB12523-90《建筑施工厂界限值》 施工阶段 土石方 结构 打桩 装修 主要噪声源 挖土机、挖掘机、装卸机等 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 各种打桩机 吊车、升降机等 噪声限值dB(A) 昼间 夜间 75 55 70 55 85 禁止施工 65 55 11
类别 II IV 表4-7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标准值LAeq,dB(A) 昼间 60 70 夜间 50 55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十五”期间纳入国家和浙江省总量控制指标为CODCr、氨氮、粉尘(工业粉尘、烟尘)、SO2、工业固废(危险固废)等6项指标。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排放的污染因子中,被纳入总量控制指标的有粉尘、CODCr、NH3-N。因此本项目应在污染物达标排放、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为粉尘0.024t/a,CODCr0.023t/a,NH3-N0.0034t/a。 12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图示): 本项目是形成新增年产240吨塑粉生产能力。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各组分粉末混合 挤出 压片 粉碎 成品包装 图5-1 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轻质碳酸钙、钛白粉、流平剂、增光剂、皱纹剂(24:25:35:14:0.8:0.9:0.2)经高速混合机高速破碎、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用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机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50℃,然后通过压片机将挤出机挤出的热熔状物经冷却压辊挤压成1~2mm片状物料,经履带风冷后进入破碎辊轧制成5~6mm片状物料。最后半成品由粉碎机组粉碎成一定粒径的粉末粒度,经包装后出厂。 项目生产主要污染工序详见下图5-2产污流程图: 粉尘 挤出 压片 粉碎 成品包装噪各组分按比例混合 声、粉尘 图5-2生产产污流程图 主要污染物源强分析如下: ⑴废气 本项目在各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和粉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的主要成份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轻 13
质碳酸钙、钛白粉、流平剂、增光剂、皱纹剂颗粒物,发生量为按投加量0.2~0.5%,以0.5%计,则粉尘发生量为1.2t/a,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排放速率为5kg/h。根据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2004)WHJ字0409019号《危险化学品鉴定书》鉴定结果可知该塑粉不属危险化学品。 ⑵废水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冷却水。 3冷却水不与物料接触,为清洁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平时只用添加,添加量为1m/d。 3项目定员10人,工厂无食堂、宿舍,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00L计,则生活用水量为300m/a,排放量按30.85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55m/a,生活污水水质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pH为6~9,CODCr200~400 mg/L ,BOD5150~200 mg/L,NH3-N 40mg/L。取平均浓度CODCr以350mg/l,NH3-N 40 mg/L计算,则CODCr产生量为0.079t/a,NH3-N0.009t/a。 ⑶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详见表5-1。 表5-1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 序号 1 2 3 4 名称、型号、规格 KL-100高速混合机 KL-600压片机 KL-40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机 ACM-20粉碎机组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噪声值(dB) 80~85 72~75 70~75 88~105 ⑷固废 项目生产固废主要为少量废弃的包装袋及职工生活垃圾。废弃的包装袋约为2t/a,为一般性工业固废,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以0.5kg计,10人为5kg/d,年生产生活垃圾1.5t/a。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单位) 14
大 气 污 染 物 水 污 染 物 粉尘 发生量为1.2t/a,排放速率0.024t/a, 为5kg/h。 生活污水 255m/a,水质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pH为6~9,CODCr350mg/L,NH3-N 40mg/L。CODCr产生量为0.079t/a,NH3-N 0.009t/a。 3255m/a, pH为6~9,CODCr100mg/L,NH3-N 15mg/L。CODCr排放量0.023t/a,NH3-N排放量 0.0034t/a。 3冷却水 工 业 固 废 噪 声 清洁废水,循环使用,补充量3为1m/d。 2t/a 不外排 2t/a 废弃包装袋 生活垃圾 高速混合机 80~85 dB 压片机 72~75 dB 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机 70~75 dB 粉碎机组 88~105 dB 其 他 / 15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建设地现状为农田,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基本属于农业生态系统。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现状农业生态系统将逐渐演变成城市生态体系,原有的农业植被将被道路、房屋等替代,由于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生活在该区域的现有动植物的生存,但不会太明显。根据规划,园区绿化率不低于30%,相当面积的绿化带均可起到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 16
七、环境影响分析 7.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建设期施工活动包括征用土地、土地平整、修筑道路、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室内外装修绿化等,围绕这些活动可能产生以下环境影响: ⑴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工地扬尘。在整个施工阶段,整理场地、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都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干燥无雨时尤为严重。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有施工作业扬尘,地面料场的风吹扬尘,汽车行驶扬尘等。 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扬尘总量的60%以上。根据经验,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车辆行速速度以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6-3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量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量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施工时应做到:粉性材料一定要堆放在料棚内,施工工地要定期洒水,施工建筑要设置滞尘网,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场地减速行驶并密闭化,当风速达四级以上时,应停止土方开挖等工作,以减少施工扬尘的大面积污染。 17
⑵施工废水与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如排入地表水体将进一步加重水域的污染程度。 建设施工期有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一般施工人员在工地集中居住。按有50人同时在施工作业,以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150L/人·天,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t/d,废水水质参照城市污水水质为CODCr200~400mg/L、BOD5100~200mg/L、SS100~200mg/L。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若处理不当,将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应管理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施工人员的驻地应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集中槽车外运,不得就地排放,以防止或减少对地面水的污染。 ⑶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土建施工和室内外装修阶段均有大量高噪声施工机械,有可能对周边的声环境质量噪声产生不利影响。 表7-1 主要施工机械(单台)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变化 机械设备 铲土机 平土机 混凝土搅拌机 振捣器 15 72-93 80-90 72-90 69-81 50 62-83 70-80 62-80 59-71 距噪声源距离(m) 100 150 56-77 52-73 -74 60-70 56-74 52-70 53-65 49-61 200 50-71 58-68 50-68 47-59 表7-1表明,单台施工机械约在100m远噪声值才基本能达到施工阶段场界昼间噪声限值。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是组合使用的,噪声影响将比表6-3列出的要大。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夜间严禁打桩机等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减少这类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按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 ⑷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弃土,建设单位对这些建筑弃土应妥善安置,同时会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要随路散落,不要 18
随意倾倒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如果建筑垃圾处理不当,由于扬尘和雨水冲淋等原因,会引起水环境和空气的二次污染。此外,施工队伍的生活垃圾不能随意堆放,要及时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清理。 19
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⑴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各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和粉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的主要成份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轻质碳酸钙、钛白粉、流平剂、增光剂、皱纹剂颗粒物,发生量为按投加量0.2~0.5%,以0.5%计,则粉尘发生量为1.2t/a,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排放速率为5kg/h。根据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2004)WHJ字0409019号《危险化学品鉴定书》鉴定结果可知该塑粉不属危险化学品。只要采用布袋除尘设备,除尘率为98%,收集率不低于85%,并且加强车间通风,通风率不低于3次/h,通过20m高烟囱排放,对外界影响较小。 ⑵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冷却水。冷却水不与物料接触,为清洁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平时补333充量为1m/d。/d(即225t/a,年生产天数以300天计),生活污水水质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其水质状况一般为CODCr为250~350mg/L,BOD5为150~200 mg/L,SS为200~300 mg/L,NH3-N 40mg/L,动植物油30~40 mg/L。取平均浓度CODCr以350mg/l,NH3-N 40 mg/L计算,则CODCr产生量为0.079t/a,NH3-N0.009t/a。远期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项目废水按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接入市政污水干管,可消除对附近水体的不利影响。 考虑到污水处理厂规划实施时间与正式运行时间之间会有差距,近期在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前,将污水自行处理达到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CODCr达标排放量为0.023t/a,NH3-N0.0034t/a。因项目生活污水量较少,或建议定期由务农人员上门进行清理,作为农田追肥之用,综合利用并可基本防止对附近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⑶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项目建成后,主要设备分布在各车间厂房内,车间内各设备噪声将形成混响声场,然后通过厂房的墙、门窗等向外传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各设备噪声声级见表7-2。 表7-2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 序号 1 2 3 4 名称、型号、规格 KL-100高速混合机 KL-600压片机 KL-40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机 ACM-20粉碎机组 单位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噪声值(dB) 80~85 72~75 70~75 88~105 其中粉碎机组为高噪声设备,必须在车间内对粉碎机组的风力输送机单独设隔音装置,采取消噪防震措施,使其噪声降至85dB。由上分析可知,噪声源均位于厂房内,项目各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源混响声场一般都是稳定的,本环评选用Stueber模型进行预测,其基本思路是,将整个工厂或车间作为一个特大声源,我们称它为整体声源,预先求得整体声功率Lw,然后计算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总衰减量∑Ai,整体声源辐射的声源在距声源中心为r处的声压级可用下式计算: LPLWAi 式中:LP——受声点的预测声压级; LW——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 Ai——声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声能量衰减量之和。 a、整体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 整体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方法中由于因子比较多,计算复杂。在工程计算时,可适当进行简化,简化后的声功率级计算公式如下: LWLPi10lg2S 式中: LPi——整体声源周围测量线上的平均声压值,dB; 20
S——测量线所围成的面积,m。 2b、Ai的计算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的因素颇多,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只考虑屏障衰减和距离衰减。 距离衰减Ad值的计算 Ad10lg2r2 式中:r——整体声源的中心到受声点的距离。 经预测,生产车间平均声压级以及干扰半径见表7-2。 表7-2 生产车间平均声压级及干扰半径(单位:m) 车间平均声压级dB(A) r65 r60 r55 90 12 19 32 56 r50 由表7-2可知,距离车间56m远预测影响值可达2类标准值,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从厂区平面布置图中可知,项目车间设置于厂区中心,离其南侧噪声敏感点约62m,车间生产设备运行以后,周界噪声基本可达到厂界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 ⑷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 项目生产固废主要为少量废弃的包装袋及职工生活垃圾。废弃的包装袋约为2t/a,为一般性工业固废,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以0.5kg计,10人为5kg/d,年生产生活垃圾1.5t/a。及时交由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理。只要做好固废分类收集和堆放工作,各类固废得到妥善处理,项目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21
类型 大 气 污 染 物 水 污 染 物 (编号) 采用布袋除尘设备,除尘率为98%,收集率不低于车间 防止或减少车间粉尘无组织排放,保障职工健康。 粉尘 85%,并且加强车间通风,通风率不低于3次/h,通过20m高烟囱排放 近期: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一级标准排放或追肥利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 厂区卫生间 处理或作农用追肥用 远期: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清洁废水,循环使用,不外避免了对附近水体产生影响 冷却水 排,平时只用添加,添加量为1m/d。 3固 车间 体 废 废包装袋 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清运统一处理 办公场所等 物 噪 声 生活垃圾 其 他 1. 在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声的生产设备; 2.厂房设计应尽量考虑声学要求,并选用隔声材料。昼间车间外1m处测得噪声值应低于65dB; 3.在厂区车间设备布置时,尽量将高速混合机、粉碎机等高噪声设备安置于厂区中心。粉碎机车间南侧不设门,窗应为双层窗。 4.对高速混合机、粉碎机等噪声设备,安装时应采取减震防噪措施;局部设置隔声墙,尽量采用建筑物隔声 5.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 6.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运营生产噪声。 项目环保投资费用见表8-1。 表8-1 环保投资费用 名称 废水 废气 噪声 费用(万元) 8 5 10 22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建议本项目在厂前区建集中绿地,在车间四周及主干道两侧作带状绿化,种植常青的灌木和四季花草,美化厂区环境,为职工创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产环境,本项目绿化率应≥35%。 加强原有植被特别是树木的保护和对建设裸露地绿化,种植叶茂冠大树木增加植被覆盖度,采用屋顶、平台等立体景观绿化措施等,最大程度地保证生态变化在环境承载能力内,并确保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和景观整体性,从而防止生态环境的逆向演替,逐渐建立新的城市生态景观。 九、结论与建议 9.1.1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⑴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温岭市常规监测统计资料,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TSP、SO2、NOx三项指标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⑵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纳污水体金清港新河断面平水期pH值、挥发酚、CODMn、BOD5、氨氮、石油类均达标, DO超标,比标值为。丰水期pH值、CODMn、BOD5、挥发酚和石油类达标,DO、氨氮超标,比标值分别为、1.367。枯水期pH值、CODMn、BOD5、挥发酚和石油类达标,DO、氨氮超标,比标值分别为、3.26。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金清港滨海断面水质在平、丰、枯三水期DO、氨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总体水质已达不到Ⅳ类水质功能区的要求。 ⑶声环境质量现状 dB,但符合交通干线两侧4类标准,其余各监测点现状噪声值基本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2类区昼间标准。 9.1.2项目污染物产生、处理及达标排放情况 表9-1 “三废”排放情况 单位:t/a 项 目 废水 污染物 粉尘 废水量 产 生 量 225 2 处理削减量 0 0 0 排放量 225 2 生活污水 CODcr NH3-N 固废 废包装袋 生活垃圾 23
9.1.3 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⑴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各组分粉末按比例混合和粉碎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发生量为按投加量的0.2~0.5%,以0.5%计,则粉尘发生量为1.2t/a,排放速率为5kg/h。只要采用布袋除尘设备,除尘率为98%,收集率不低于85%,并且加强车间通风,通风率不低于3次/h,通过20m高烟囱排放,对外界影响较小。 ⑵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冷却水。冷却水不与物料接触,为清洁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平时只333用添加,添加量为1m/d。/d(即225t/a,年生产天数以300天计),生活污水水质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其水质状况一般为CODCr为250~350mg/L,BOD5为150~200 mg/L,SS为200~300 mg/L,NH3-N 40mg/L,动植物油30~40 mg/L。取平均浓度CODCr以350mg/l,NH3-N 40 mg/L计算,则CODCr产生量为0.079t/a,NH3-N0.009t/a。远期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项目废水按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接入市政污水干管,可消除对附近水体的不利影响。 考虑到污水处理厂规划实施时间与正式运行时间之间会有差距,近期在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前,将污水自行处理达到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CODCr达标排放量为0.023t/a,NH3-N0.0034t/a。因项目生活污水量较少,或建议定期由务农人员上门进行清理,作为农田追肥之用,综合利用并可基本防止对附近水体造成不利影响。 ⑶ 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项目建成后,主要设备分布在各车间厂房内,车间内各设备噪声将形成混响声场,然后通过厂房的墙、门窗等向外传播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其中粉碎机组为高噪声设备,必须在车间内对粉碎机组的风力输送机单独设隔音装置,采取消噪防震措施,使其噪声降至85dB。由上分析可知,噪声源均位于厂房内,项目各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源混响声场一般都是稳定的,本环评选用Stueber模型进行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距离车间56m远预测影响值可达2类标准值,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从厂区平面布置图中可知,项目车间设置于厂区中心,离其南侧噪声敏感点约62m,车间生产设备运行以后,周界噪声基本可达到厂界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 ⑷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固废主要为少量废弃的包装袋及职工生活垃圾。废弃的包装袋约为2t/a,为一般性工业固废,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以0.5kg计,10人为5kg/d,年生产生活垃圾1.5t/a。及时交由环卫部门清运统一处理。只要做好固废分类收集和堆放工作,各类固废得到妥善处理,项目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9.1.4 污染防治对策 ⑴. 废水防治对策 a、严格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 b、生活废水经化粪池,生活污水近期在新河镇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前,将污水自行处理达到GB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或定期由务农人员上门进行清理,作为农田追肥之用。 待远期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可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⑵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a. 提高粉尘的收集率,收集废气经屋顶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0m。 b. 车间必须加强通风,改善工人操作环境,确保工人劳动环境安全、卫生。 ⑶噪声防治对策 对于噪声的控制,技改项目应加强以下几方面防治措施。 a.重视车间平面布局。设备布置时把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厂界,尽量将车间安排在厂区中心,远离噪声敏感区域。 b.重视设备选型。在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充分选用加工精度高、运行噪声低的设备; c.对高噪声设备特别是粉碎机采取防震降噪措施,如安装减震器、基础设备装置橡胶防震垫,并设立独 24
立机房,使其在机房外1m处测得噪声值低于65dB。 c.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 ⑷固废防治对策 对废包装袋和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和清运,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9.2 建议 ⑴建议在厂区的管理机构中设立兼职环保人员,负责对整个厂区的环保监督与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期间,施工部门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健全环保制度,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环保设施的保养、维修应制度化,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⑵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 ⑶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核对企业单元操作中原料、产品、水耗、能耗等因素,从而确定污染物的来源、数量和类型,进而制定污染物削减目标,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还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⑶建议规划塘下工业区管委会在项目投产前落实如污水管、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园区的污水管网,要提前铺设。 ⑷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在项目投产时同时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 ⑸厂区及厂界加强绿化,以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9.3 综合结论 台州美得艺粉末有限公司新建项目,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增添高速混合机、压片机、双螺杆高速混合挤出22机、粉碎机组等生产设备,征用土地2520m,新建生产厂房等建筑面积1600m。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20万元。 项目在滨海镇新街塘下工业区块的建设,选址用地性质、位置符合符合滨海镇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要求。 本项目生产符合相关产业。 项目引进全新的先进生产设备,较好地体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项目能够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保证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只要企业在开发建设和日常运转管理中,切实落实好本评价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