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
(2分)
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
)
xī(▲)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选自陆蠡《囚绿记》▲
▲
▲
▲
2.默写。(8分)
①烈士暮年,
▲
▲▲
。(曹操《龟虽寿》)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王之涣《凉州词》)
▲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蒌蒿满地芦芽短,③
▲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⑥
▲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蒹葭》)
▲
。(宋祁《木兰花》)2分)
不过他又说要不是朝廷目前面临的局势,
”
车丢了,省钱,
▲
⑦蒹葭采采,⑧绿杨烟外晓寒轻,3.名著阅读。(5分)
①阅读《格列佛游记》选段,填空。(他先是祝贺我获得了自由,
大约在我获得自由后的两个星期,一天早上,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来到我的寓所,……,
他认为这样做大有好处;
▲
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获得自由的。景象,实际却为两大危机所苦:一是
“因为,”他说,“虽然在外国人看来我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
,二是面临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3分)
②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
选段中的他是
▲
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他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买车,
(人名),丢车的原因是
(2分)
(《环球时报》广告)
▲
▲
,钱是怎么没的?
4.说说下面的广告语好在哪里。
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
5.下面是冰心的一首小诗,请你读后写一段简短的评论。(不少于
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日,镇江市
(4分)
30字)(2分)
18岁的王千金正式和“小说阅读网”签约,成为该网站的“签
约作家”。虽然王千金出生时因长时间缺氧导致脑瘫,四肢瘫痪而无法上学,但她坐在轮椅上以嘴唇作笔,在键盘上“敲”出一篇篇网络上广受好评的文章。王千金写小说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她坐在轮椅上,不受控制的双手努力地摆放在身后,上半身前倾,
头尽力地向前伸,并前后左右地晃动和摇摆着,然后用柔软的嘴唇轻轻触动电脑键盘,就这样,一个一个字母跳动出来,再变成一个个汉字。虽然不能看到键盘上的每一个字母,但是她已经完全熟练地用嘴唇实现了盲打。
材料二:卢驭龙,被誉为
“90后科学狂人”。9岁那年,他从路上捡到了一瓶高锰酸钾
2010年12月31日,
触摸高压电弧
开始实验;13岁那年,他在家做化学高能反应,被炸成重伤,但他嫌住院治疗时间太长,就偷偷地离开医院,继续他的实验,一直坚持到他这个试验成功为止。卢驭龙利用课余时间,的图片《男子触摸高压电》获
2010年度经济及科技类单幅银奖。
发明了50万伏的静电装置。他身穿保护服做闪电实验,
①请选择上述材料中的任意一位人物,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
②请根据上联,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出下联。(上联:王千金以唇代笔敲出签约作家
▲
2分)
。(2分)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7—8题。(共5 分)
相
见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上阕中的词语
▲
,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
(3分)
▲
的心绪。(2分)
在
8.有人评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阅读下文,完成
9—13题。(共12分)
轻松读经典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
欢
写“愁”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⑦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⑧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⑨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
,无论柏拉图还是
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⑩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
。
(选自《简单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
10.第⑨自然段中的“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
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一句中两个“消遣”的含义各是什么?(2分)
▲
(2分)
11.怎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
▲
12.第⑨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分)
13.“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己阅读经典的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三)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与顾章书》水,天下独绝。
(3分)
”,请结合你自
,完成14—18题。(共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①去月谢病
②
——《与朱元思书》
③
,还觅薜萝
⑤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
④
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
【注释】
幽居,遂葺宇其上。
,於斯已办
⑥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①仆:作者谦称。②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③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
是植物名。④重:向往。⑤资,提供。⑥办,具备。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互相轩邈..(
③既素.重幽居(
▲▲
(4分)
))
②窥谷忘反.(
④岂徒语.哉((4分)
▲
▲▲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
16.【乙】文中作者选择石门山作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17. 有人评价【甲】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
18.【甲】【乙】两文景异情同
,请简要概括一下两文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四)阅读《草木有本心》,完成19—22题。(共11分)
2分)
(2分)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⑴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很喜欢。清气四溢,而且话说得
很彻底。你以为你欣赏我我便应该高兴,你以为把我折下来插进一个官窑瓶里就是抬举我了吗?我有我自己的本心,用不着别人的肯定,哪怕是品德眼光都还不错的人。
⑵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
⑶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的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⑷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
⑸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可悲。
⑹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⑺说到草木,竹子是草木里很有风致的一种。人喜欢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⑻要被砍下来,接受简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回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作“次品”。
⑼这时它和废铜烂铁等同起来。在废品堆前,我总是同情地想:废钢一定后悔,觉得不如不被选去炼,就做一块倔强的生铁,甚至就做一块丑丑的矿石。为什么一定要成为钢铁?冒着成为废钢的危险。
⑽人总是这样,看到矿石就想到要炼钢铁,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天真地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许多奋斗和代价根本不会换来成功。
⑾何况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
⑿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一块矿石要变成钢铁,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⒀所以我是这样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
⒁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没人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厄运。
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
这样自然就避免了
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
。
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用”
⒂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⒃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⒄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⒅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的“本心”拒绝盛放,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19.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文中“废品”与“无用之物”的区别。
▲
20.本文题目是“草木有本心”,第⑼自然段却写到矿石,你认为是否偏题,为什么?(
▲
21.第⑽自然段中的“
这样”指哪样?“总是”又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
22.本文开头作者说读到“
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
▲
”很喜欢,到第⒀自然段再次说很喜欢
(4分)
这句诗。作者为什么喜欢这句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分)
2分)
(2分)
三、作文(共55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章50分+书写5分=55分)
,等待是一首诗;读着“王曰:
‘此鸟不飞则
漫漫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等待,唱着《童年》的歌谣,等待着下课,等待着长大,等待是一首歌;写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身影,等待是一种爱……
请以“人生,需要等待”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
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为题,写一篇文章。
”,等待是一种力量;想着乡村路口大树下母亲张望的
特别提醒:
本次作文:文章成绩满分
50分,书写满分
5分,共计55分。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专项调研九年级语文参及评分标准
一、(1—6题,共23分)
1.(2分)xiān、mài、揠、淅(对四个得2.(8分)(一句①壮心不已乎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⑦白露未已
⑧红杏枝头春意闹2分)②祥子(
1分)车被大兵夺去(
1分)钱被孙侦
2分,对三个或两个得
1分,对一个不得分)
1分,多一字、少一字或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③瀚海阑干百丈冰
④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
②正是河豚欲上时
3.(5分)①一是国内党争激烈(探敲诈了(
1分)
4.(2分)示例:运用夸张的修辞,告诉人们只要拥有了环球时报,就拥有了整个地球!语言诙谐幽默。(答出修辞或语言的特点得
1分,答出内容得
1分)
5.(2分)要点: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正是那些平凡普通的人普通地装饰了整个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平凡,毫不起眼,但只要自信、自强不息,依旧可以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业绩,那么壮观、炫目辉煌。(语言通顺符合字数要求得要点谈得1分)
6.(4分)无唯一答案。示例:
①王千金:一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依然散发着悠悠的清香,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孩,依然发散出惊人的光辉!卢驭龙:你的执着,你的热爱,你的发现,你的收获,源于你的内心无比强大!(2分)
②卢驭龙用心钻研炼成科学达人
(2分)
二、(7—22题,共42分)
(一)(共5分)
1分,围绕平凡、普通与伟大的关系和自信等
7.(2分)清秋(秋)(1分)
8.(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二)(共12分)
9. (2分)用轻松的方式读经典。
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1分)
2分)。
1分),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具体形象(
10.(2分)第一种消遣是指以轻松的方式读经典,从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种消遣是指消磨时光。(1分)11.(2分)有个人灵魂的
1分);第二
参与;懂得拒绝和排除(一点
1分)
12.(3分)举例论证。(1分)以个人读书的经验为例进一步证明只有以轻松的心态和方式读经经典,人文修养才能熏染出来。
(2分)
(答出经典
13.(3分)回答出自己读的经典名著的篇名和这部经典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即可。篇名得1分,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得(三)(共14分)14. (4分)①比高远15.(4分)
(2分)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花像奔驰的骏马。
(2分)②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16.(2分)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得1分,得满2分为止)17. (2分)通过侧面描写(
1分),写出了水的清澈(
1分)。
②同“返”,返回
③向来
④说(一个1分)
2分)
(答出一句
18. (2分)不追名逐利,向往大自然,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四)(共11分)
19.(2分)废品:面目全非,不再被“用”意思对即可)
20.(2分)不偏题。举钢铁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事物被改造而失去了“本心”的可悲的下场。21.(3分)“这样”是指认为折腾劳苦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牺牲就会成功。
分,只答“看到矿石就想到炼钢铁,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不得分)定(批判)了人们对成功的看法。
(2分)
,就是(意思相
(1含蓄地否
无用之物:无用,但保全了天然。
(一点1分,
22.(4分)作者喜欢这句诗的意境:生命是丰富的,有层次的,坚守自己的“本心”恪守自己的信念,没有必要去追求“有用”近即可)
,保持自我,保持本身,不为世俗左右。
三、作文(共
23.(50分)文章:50分
书写:5分
50+5分)
作文评分细则
一类卷(43-50分)
A.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B.语言:语言顺畅,没有语病C.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评分细则: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3-45分)。②其中一项较出色的,评一类中
(46-47分)。
③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其中两项较出色的,评一类上二类卷(35-42分)
A.内容: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B.语言:语言通顺,偶有语病C.篇章: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评分细则: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②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③具备ABC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或材料新鲜,或立意新颖,或结构新巧,可评为二类
上。
三类卷(27-34分)
A.内容:基本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感受尚真实B.语言:语言尚通顺,语病不多C.篇章:条理尚清楚,能分段评分细则: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B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四类卷(18-26分)
A.内容: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具体B.语言: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C.篇章:条理不清楚
(48-49分)。
评分细则:
以2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五类卷(0-17分)
A.内容:文不对题,不知所云B.语言:语病严重,文理不通C.篇章:结构混乱,不能完篇评分细则:
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②其他两项尚好,酌情加分;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
;
书写评分细则
1、书写美观大方,加
5分;
4分;
3分;
1分。
2、书写工整,卷面干净,加4、每个字都能够认清,加
3、字迹清楚易于辨识,卷面干净,加
特别说明:
1、请阅作文前先熟悉评分细则;
2、不采用切入分的打分形式,对每篇作文,先定档,再打分;3、每篇作文打两个分:文章分和书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