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位号 A.太阳和月球运动 B.地球内部运动 C.地球外部运动 8.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和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9. 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杨河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五年级 科 学
A.人为因素 B.自然元素 C.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 - -- -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核分人 -- - -- - -- :-得 分 --号---考-- -- -- - -得 分 - - 线评卷人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 - -- -1.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 :---名--A. 地壳 B.地幔 C.地核 -姓---- --2.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 )发生变化的。 - - 订-A.从不 B.有时 C.不断
- -- - -- -3.许多科学家都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而形成的。 -- - -- -A.火山和地震 B.两个板块碰撞 C.岩层被拉伸 -- - -:---4.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化现象的是( )。
级---班----A.汶川地震 B.岩石变成泥沙 C.河流中鹅卵石不断地向下游滚动 - -- - -- 5.土壤是一种( )
装 -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矿物
-- - -- - -6.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 :---校---A.上游 B.中游 C. 下游 -学 -- -7. 地震和火山是由( )引起的。
第1页,共4页 10.山上巨大岩石变成较小岩石是( )作用的结果。 A.碰撞 B.搬运 C.风化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地球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2.地球表面有 、 、 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 、 。
3.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植被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4.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他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5.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 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和 的活动等。6.冰岛的苏尔特塞岛的形成于 有关。
7.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阳光、 、 、 和土壤(肥料)。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 。 9.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和 。
10.把一整块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发现会有气泡不断的冒出,这是因为土壤中有 。
第2页,共4页
11.河边的鹅卵石又光又圆,是 作用的结果。
12.地壳的岩层在 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 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选词填空:地震、断裂、巨大能量、相互挤压)
13. 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
14.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我们称为 ,这是严重危害我们生活的恶劣天气。
15.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 16.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7.物体和太阳光 放置时升温快。
18.地球上 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汶川大地震是地形瞬间发生大变化的结果。 ( ) 2.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 ) 3.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 4.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 ) 5. 老鼠在土壤中筑窝,对土壤起到了破坏作用。 ( ) 6. 花岗岩很坚硬,不会风化。 ( ) 7. 地球内部的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一样,在不断的运动。( ) 8.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 9. 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变化:高—低—高。( ) 10. 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
第3页,共4页 得 分
评卷人 四、连线题(24分)
1.地形特点及例举(每连对一处得2分,共16分) 高原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四川 山地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内蒙古 平原 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长江三角洲 盆地 面积广大,海拔高 吉林长白山 2.土壤和生物关系(每题2分,共8分)
蚂蚁 分解动植物残留体 细菌 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 植物的根茎叶 在土壤中群居
蚯蚓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共22分)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5分)
2.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5分)
3.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4分)
4. 板块是如何形成的?(6分)
第4页,共4页
2、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
杨河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五年级科学参
坏?(5分)
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四、连线题(24分)
1、地形特点及例举:(每连对一处得2分,共16分) 高原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四川 山地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内蒙古 平原 地势较高,陡峭起伏 长江三角洲 盆地 面积广大,海拔高 吉林长白山 2、土壤和生物关系:(每题2分,共8分) 蚂蚁 分解动植物残留体 细菌 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 植物的根茎叶 在土壤中群居 蚯蚓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五、简答题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5分)
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