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临床表现的总称。在其病因中,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椎间盘突出,相邻椎体后缘及外侧缘的骨刺形成,小关节及钩椎关节的增生肥大,黄韧带的增厚及向椎管内形成皱摺,这些病理性因素与椎间盘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均可对颈神经根形成压迫,进而产生临床症状。既往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比较单一,保守治疗只有物理治疗、药物及牵引,保守无效或疗效差的病人只能面对手术治疗。激光、臭氧的出现填补了保守和手术之间的空白,但因其适应症较窄,仍有很多患者无法摆脱疼痛的困饶。我院每年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200余例,应用射频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6%,少数残余疼痛的病人辅助激光、臭氧、等离子低温射频、软组织松解等微创治疗,疼痛基本消失。
症状和体征:好发年龄为40~50岁,以男性居多,发病过程多为慢性。症状可为一侧性或两侧性,通常为单根神经根受累,也可由多节段病变致两根或多根神经根受压。颈椎病变主要见于颈4~5以下,以颈5、颈6与颈7神经根受累最为多见。
颈痛是颈椎椎间盘疾患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但并非神经根型颈椎病所特有。疼痛可向肩部及肩胛骨内侧放射,也可伴有颈椎活动受限、椎旁肌肉痉挛以及椎旁压痛等,同时伴有头痛症状者也并非少见。
根性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有时甚至是唯一的临床表现。由于多为单根神经根受累,疼痛常局限于颈、胸或上肢某一特定区域。颈椎旋转、侧屈或后伸可诱发根性痛或使其加剧。常用的检查有:(1)椎间孔挤压试验。使患者头侧屈向患侧同时后仰,检查者用双手自患者头顶向下按压,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时为阳性。(2)臂丛牵拉试验。使患者头部侧屈向患侧并稍后仰,同时维持上肢于伸肘伸腕位,外旋肩关节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时为阳性。
肌力减退与肌萎缩亦非少见,肌力减退程度较轻时对上肢运动影响轻微,而病程进展缓慢时受损肌肉的功能尚可被其他肌肉代偿,患者常不易察觉,因此系统详细的体检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腱反射有时可减弱,体检时应注意与对侧相比较。症状发作过程可为急性或慢性。急性发作者年龄多在30~40岁,常发生于颈部外伤之后数日或以往有颈部外伤史。症状以疼痛为主,表现为剧烈的颈痛及颈部活动受限,颈痛向肩、臂、前臂及手指放射,同时可有上肢无力及手指麻木。疼痛严重时患者甚至无法入睡。而病程表现为慢性者多系由急性发展而来,相当一部分患者为多根神经根受累。
影像学检查 1. X线平片 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骨刺形成。侧位片示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颈椎生理前凸可减小或消失。而在斜位片上钩椎关节及小关节的骨关节炎表现则更为清晰。这些改变可随增龄愈加明显,以颈4~5最为多见,但无临床症状者也可有上述表现。 2. 椎间盘造影 注入造影剂后椎间盘呈不规则影像,造影剂向四周弥散,甚至可漏入钩椎关节以至椎管内。造影剂注入时应注意患者的疼痛反应是否与临床症状相同,即盘源性疼痛复制试验。 3. CT扫描 颈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呈密度增高影,而CT显示椎间孔的骨性结构尤其出色。
4. MRI 颈椎椎间盘的信号一般要强于腰椎,其中央的髓核信号明显强于周围纤维环。脊髓组织信号为中等强度,其周围的脑脊液及硬膜囊信号较低。在T2加权图像上,椎间盘的信号较T1加权像明显增强,退变后的椎间盘信号则明显降低。MRI可较为准确地显示突出的颈椎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其中以轴位像更具诊断价值。但在钩椎关节增生肥大时与突出的椎间盘在T1加权像上较难区分。
诊断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由于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的需要,要求作出定位诊断。
1. 颈3神经根 由于颈3神经根后根神经节靠近硬膜囊,易受增生肥大的颈3钩突和上关节突压迫,而颈2~3椎间盘突出则不易对神经根形成压迫。疼痛剧烈、表浅,由颈部向耳廓、眼及颞部放射,患侧头部、耳及下颌可有烧灼、麻木感。体检有时可发现颈后、耳周及下颌部感觉障碍。无明显肌力减退。
2. 颈4神经根 常见,以疼痛症状为主,疼痛由颈后向肩胛区及胸前区放射,颈椎后伸可使疼痛加剧。体检时可见上提肩胛力量减弱。
3. 颈5神经根 感觉障碍区位于肩部及上臂外侧,相当于肩章所在部位。主诉多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举困难,难以完成穿衣、吃饭、梳头等动作。体检时可发现三角肌肌力减退,其他肌肉如冈下肌、冈上肌及部分屈肘肌也可受累,但体检时难以发现。肱二头肌反射也可减弱。
4. 颈6神经根 常见,仅次于颈7神经根受累。疼痛由颈部沿肱二头肌放射至前臂外侧、手背侧(拇指与食指之间)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现肱二头肌肌力减退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其他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旋后肌、拇伸肌及桡侧腕伸肌等也可受累。感觉障碍区位于前臂外侧及手背“虎口区”。
5. 颈7神经根 最为常见。患者主诉疼痛由颈部沿肩后、肱三头肌放射至前臂后外侧及中指,肱三头肌肌力在早期即可减弱,但常不被注意,偶尔在用力伸肘时方可察觉。有时胸大肌受累并发生萎缩,其他可能受累的肌肉有旋前肌、腕伸肌、指伸肌及背阔肌等。感觉障碍区位于中指末节。
6. 颈8神经根 感觉障碍主要发生于环指及小指尺侧,患者主诉该区麻木感,但很少超过腕部以近。疼痛症状常不明显,体检时可发现手内在肌肌力减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