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口岳 倩 (江苏亚大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接的关键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 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是关系 到建筑物整体结构质量的重大问题。本丈对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与验算及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楼厚板弋转换层施工分层浇筑 1.工程概况 因转换层属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和 同时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可以大大 本工程地上23层,地下2层总建筑 收缩裂缝,须采取技术措施予以控制。 减小构件尺寸,有利于混凝土散热,减小了 面积42321.6m 。四层以下为非标准层, 2.施工技术方案的比选 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该方 框剪结构;标准层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 方案一:采取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成 案较好地解决了转换层施工的两个难点问 五层为转换层,设计为带梁厚板式转换 型的施工方法,其支模方法是从梁底对标 题,三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如表1。 层,其中梁高1900mm,板厚1600mm,顶 高20.59Om)或板底(相对标高20.890m)一 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并征得建设单 标高为22.490m,梁底标高为20.590m, 直支撑到地下室底板面(相对标高一9. 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意,决定采用 板底标高为20.890m(见图1),混凝土强 330m),支模高度达30.000m。该方案需置备 第三个方案,由设计院根据分层施工要求 度等级为C40。 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材料的租赁费或一次 对四层楼板及转换层进行设计修改。 钢筋最大直径为中32,梁的箍筋直 购置费均太多,而且在施工时要求支承架立 3转换层模板支架设计与验算 径采用了中中18。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转 柱每层上下严格对齐,误差不得超过 该工程中方案中转换层模板支护梁 换层的施工正在炎热夏季,最高温度 25mm,施工难度太大,故此方案不可取。 高1.9m,板厚1.6m。分两次浇筑,在楼面 36 ̄C,最低温度12 ̄C,平均温度24℃每 方案二:将厚板暗梁改为劲性混凝土 下1.Om处留水平缝。第一次浇筑层荷载 日最高温差13℃,平均温差1O℃。 梁,即在混凝土梁中埋设型钢桁架,将模 由四层楼面承受,第二次浇筑层荷载由第 板吊挂于型钢桁架梁上,以承受全部厚板 一次浇筑层混凝_十承受。 白重及施工荷载,厚板一次浇筑成型。该 3.1荷载标准值计算 方案可节省模板支撑材料,但型钢桁架埋 3.1.1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单位面 于混凝土中,一次耗钢量大,不经济,施工 积内材料自重为:钢筋自重45kN/m:,混 难度较大。此方案也不可取。 凝土自21.6kN/ a 方案三:将厚板分两次浇筑迭合成 3.1.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计算模 图1 结构转换层剖面示意图 型,第一次先浇筑梁900mm高、板 板及次楞时2.5 kN/m ,计算主楞时1.5 600mm高,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士形 kN/m ,计算支架立柱时1.0 kN/m2; 在该转换层的施工中主要有两个难 成的梁板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f厚度 3.1-3模板及支架自重:模板自重0.5 点需要重点解决:一是荷载传递问题。因 为1000ram)自重及施工荷载。梁、板下模 kN/m :钢管支架立杆间距O.7m 板较厚,施工时加上施工荷载,合计荷载 板顶撑仅考虑支承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白 O.7m,横杆步距1.8m共三道:每根立杆承 将达到50kN/Ill:,下层楼盖(即四层楼 重及施工荷载,顶撑负荷减小为原来的 受的支架自重;总计0.47kN:每m2支架 盖)无法直接承受,须采取技术措施解决 1/3,可以全部由四层楼板承受,从而大量 自重0.96kN。 荷载的安全传递。二是混凝土裂缝控制。 减少模板支撑材料。 3.2次楞计算 次楞为50mm×100ram木方立放, 三、管理安全防护策略 行操作规章,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 间距0.35m,主楞为2(p 48x 3.5钢管,间 网络和网络数据库系统的使用、维护 保障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不仅涉及 中0.7m,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和安全运行,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人,所以 应用技术,还包括管理等层面上的问题, 3.2.1强度验算:a=M/w=8. 要时 ̄,JDN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与培训。 是各个防范措施综合应用的结果,是物理 4MPa;木方强度设计值f=12.87MPa: (1)根据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结合 安全、网络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的防范 a<f,强度满足要求; 实际机房、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等各个方 策略有效的结合。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 3.2.2挠度验算:荷载标准值q=lO. 面的安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有效 2kN/m:挠度w=KwqP(1 00 EI)=O.99ram: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水 措施保护网络数据库系统乃至整个网络 允许挠度w02.8mm:w<wn,挠度满足要求。 平,对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并利用最新的软 系统的安全。 3-3主楞验算 件工具制定、分配 实施和审核安全策略。 随着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对网络 3.1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3)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审计和跟踪 数据库系统的攻击方式也不断改变,网络 3.1.1强度验算:荷载设计值F=7. 体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和维护工作也要与时 1kN;最大弯矩M=KMFI=I.06kN・121; (4)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对操作人员 俱进、合理升级更新技术,确保网络数据 a=104MPa:f-=215MPa:a<f,强度满 结合实际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 库系统运行安全。◆ 足要求: j 警理观寨・2010年1月 篁 固 3.1.2挠度验算:荷载标准值F=6. 88kN: 挠度w=KwF1。/flOOEI)=O. 74mm:W w0挠度满足要求。 3.4支架立柱计算 立柱为中48x 3.5钢管,对接接头, 步高1.8m。按偏心受压计算。立柱设计荷 载N:1 4.4kN;计算得立柱设计承载力 N 27.2kN:N<N 。强度满足要求。 3.5四层楼板抗冲切验算 立柱底座直径D=I50mm,四层楼板 厚200mm,混凝土C45um=1 036mm,四 共三遍。 4.3钢筋绑扎的技术措施 转换层钢筋量大,互相交叉多,特别 是梁的箍筋为二级钢,箍筋直径最大有 中18,钢筋的绑扎相当困难。梁板纵向钢 4.4.2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在板 位置插抗剪钢筋,增加界面的抗剪能力, 钢筋用 16@600 ̄600,总长lO00mm, 上下各500mm。 筋采用了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钢筋 绑扎前制定了严格周密的钢筋绑扎顺序: 南北向框架梁下部第一排钢筋一东 西向框架梁下部第一排钢筋一南北向框 架梁下部第二排钢筋一东西向框架梁下 部第二排钢筋一南北向框架梁上部第二 排钢筋一一东西向框架梁上部第二排钢 4.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尽管厚板分两次浇筑可减少混凝土 内外温差,但每层混凝土仍较厚且面积 大,不采取技术措施混凝土仍可能开裂。 为此,经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利用混凝 层楼板抗;中切承载力:F 0.6 h。 213kN;N<F。,楼板抗冲切满足要求。 3.6四层楼板抗弯验算 =土的后期强度,即取混凝土的60d强度为 (240。混凝土中添加WG.HEA缓凝型高 效抗裂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 10%。 活荷载q=32.8kN/m2;板自重 5.1 kN/m2:按三跨连续板考虑,最大负弯矩 Ml=27.2kN・m:最大正弯矩M2=23.3kN・ m;设计抗弯能力Mo=f ̄b x(110‘X/2); M0>M M。>M:,楼板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筋一南北向框架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一东 西向框架梁上部第一排钢筋一板下部东 西向钢筋一板下部南北向钢筋一第一层 混凝土面上的附加钢筋(因分层浇筑而设 置的负弯矩钢筋)一大梁拉钩的绑扎一第 层混凝土边浇筑边插抗剪钢筋(第一层 混凝土养护)一板上层东西向钢筋一板 上层南北向钢筋一上部结构插筋一浇筑 第二层混凝土。采用这种绑扎顺序,保证 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一4.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安全 措施 4.1施工程序 对混凝土增加二次振捣工艺:混凝土 初凝前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 力逐渐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振动棒拔 出时混凝土可以自行闭合。混凝土的收面 采用“一平,二压,一光,拉毛”的施工工 艺,加强混凝土收面的二次抹压,并及时 用塑料薄膜覆盖加以覆盖养护,严格控制 混凝土表面裂缝。 4.6安全技术措施 4.6.1确立转换层施工安全负责任, 对施工用电箱必须采用“三级箱”,绝缘电 缆必须架空,不准在作业层上拖拉,以确 保用电安全。 4.6.2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前的技术 施工时的大致流程如下:转换层下部 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至梁底一转换层厚 板支承架的搭设一转换层底模的支设一 转换层梁钢筋、第一层混凝土的上下部钢 筋绑扎一抗剪力键槽的模板支设一第一 层混凝土的浇筑一第一层混凝土蓄水养 护一混凝土表面的处理一板上层钢筋的 绑扎一侧模支设一上部结构剪力墙插筋 绑扎一(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C35后1 拆除底模及支架一第二层混凝土的浇 筑一第二层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 4.2模板支设的技术要求 在考虑支撑系统承载力时,由于第二 次浇筑的混凝土绝大部分由第一次浇筑 的混凝土形成的半梁承担,所以,只考虑 第一次浇筑部分的荷载即可。但为安全起 见应在满足第一次浇筑部分的承载力的 条件下加大承载能力,以1.5系数作为安 全储备。四周外侧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底 模和内侧模采用木模。 模板的次楞采用50mmx lOOmm木 方立放,间距0.35m,主楞采用2中48× 3.5钢管,间距0.7m。所有立杆上下均分 别加可调顶托和底座。主楞必须在顶托 上,不得放于支架横杆上。模板支架采用 中48x 3.5的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 于O.7mx O.7m,横杆步距不大于1.8m, 4.4混凝土的浇注以及抗剪措施 混凝土的搅拌要在准确计量、准确上 料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确 保混凝土的搅拌均匀,且有较好的和易 性。现场混凝土泵管的连接要合理,泵送 通畅。商品混凝土罐车运到现场后,要有 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罐车及时顺利卸 料。为了防止输送泵出现故障,现场要设 有备用混凝土泵及备用混凝土泵管,要确 保故障的出现不影响混凝土的连续施工。 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前使用高压水 对第一层混凝土表面进行了冲洗,把浮 灰、松散的混凝土碎块、浮浆碎渣等杂物; 中洗干净。另外,为增加界面的抗剪能力 还采取了如下措施: 4.4.1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时,表 面设了抗剪力键,抗剪力键采用60 OnEnx 600mmx 200(厚)mm的混凝土 槽,间距2000mm×2000ram(见图21, 嵌固在第二层混凝土中,如此可增加界 面的抗剪能力。 和安全交底,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进行 施工,不得修改变更,每道工序前应先检 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不合格则不得使 用,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自检并通知施 工员复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 工。 4.6-3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检 查,观察支撑及模板系统的稳定和强 度、变形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暂停施 工,疏散现场人员和排除险情后方能继 续施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分层浇筑迭合成 型的施工方法,不但降低了施工难度,节 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 益。开始施工至上部结构全部施工完成 时,混凝土表面没有发现任何裂纹,经检 图2抗剪力键槽布置图及剖面图 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主体结构 次性获优良。实践证明,在解决厚板式 结构施工困难和保证工程质量中采用分 层浇筑迭合成型的施工方法是一种很好 的方法。◆ 一表1 转换层施工中的技术经济比较 项目 传统施工工艺 劲性钢粱 二次建筑 经济性07元) 预计工期 (d) 232 150 120 60 6O 30 周转材料耗用量 实施难度 方案可行性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钢材(t) 扣件(万套) 2400(周转) 150 300 64 6 6 极大 极小 小 不可性 可行 可行 JGJ 3-2202.IS】. 参考文献: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 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