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620746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9.04
(21)申请号 202010485197.8(22)申请日 2020.06.01
(71)申请人 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地址 430213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鹤庆路8
号(72)发明人 梁爱新 郭能松 冯卓彦 罗得业
果然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代理人 易贤卫(51)Int.Cl.
C05G 3/80(2020.01)C05G 5/12(2020.01)C05G 5/30(2020.01)A01G 22/05(2018.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50~80份、钙镁磷肥10~30份、草木灰5~10份、七水硫酸镁5~10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0.5~3份。本发明提供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使用,能明显提升酸性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酸化,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 111620746 ACN 111620746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50~80份、钙镁磷肥10~30份、草木灰5~10份、七水硫酸镁5~10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两种,且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含量≥1000亿/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0.5;或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或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的pH为9~10,养分P2O5≥6%,CaO≥30%,MgO≥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还含有黏土5~10份。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备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80℃,物料水分为30~40%下进行滚筒造粒,制得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将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经过筛分后,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在180~250℃下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烘干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在40~50℃下进行冷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在草莓上的应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在草莓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在底肥施用时使用,将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底肥混合均匀后撒施翻耕,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量为每亩80~100kg。
2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土壤调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6.5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是由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淋溶作用强烈,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导致土壤酸化。传统农业中施石灰、烧火粪以及大量施用化肥等也是引起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土壤酸化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土壤酸化后会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而影响作物的生长;二是,土壤酸化会造成营养元素(P)的固定,加重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的伸展;三是,土壤酸化会促进某些有毒元素的释放、活化、溶出,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0003]目前,改良酸性土壤的主要方法有: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增加灌溉次数、施用碱性肥料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如使用生石灰中和酸性,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增施有机肥需要很大的量才可以发挥效果,施用碱性肥料数量有限,改良效果不明显。
[0004]土壤调理剂是指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的物料,用于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或修复污染土壤等。土壤调理剂可以通过调节PH值、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结构以及调节微生物环境等作用,来降低对作物的危害程度,达到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因此如何研制一种效果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该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并提高产量;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本发明第三方的目的在于,提供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应用。[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50~80份、钙镁磷肥10~30份、草木灰5~10份、七水硫酸镁5~10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0.5~3份。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备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80℃,物料水分为30~40%下进行滚筒造粒,制得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将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经过筛分后,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
3
CN 111620746 A[0008]
说 明 书
2/9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该酸性土壤调理剂在草莓上的应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0010]1、本发明提供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中的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和草木灰能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提升酸性土壤的pH,并能补充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钙、镁、磷和钾等中量元素,提升作物的品质;且羟基磷酸钙还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能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草木灰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且草木灰蓬松多孔,将其加入土壤中能使土壤更加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防止土壤板结;加入的七水硫酸镁不仅能提高土壤中有效镁的含量,且硫酸镁易溶,能增加土壤调理剂在土壤中的溶解性,更加利于作物吸收;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增加土壤调理剂中微生物的数量,从而使土壤中微生物的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与营养成分;本发明提供的酸性土壤改良剂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质量比为50~80:10~30:5~10:5~10:0.5~3配合使用,能明显提升酸性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酸化,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0011]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各组分按照科学的配比组合,通过滚筒造粒并控制温度和物料水分,实现了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成颗粒状,不仅便于使用,均衡营养,也减少了养分流失,提高了土壤调理剂的利用率;此外,以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包膜粉进行包膜,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微生物的生物活性;[0012]3、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羟基磷酸钙和草木灰均为废弃物,来源广,价格低廉,将这两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了这两种物质外排污染环境和浪费的问题,还降低了酸性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制备本发明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50~80份、钙镁磷肥10~30份、草木灰5~10份、七水硫酸镁5~10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0.5~3份。
[0016]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酸性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60份、钙镁磷肥20份、草木灰9.5份、七水硫酸镁5份和复合微生物菌剂1.5份。[001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羟基磷酸钙为生产杀虫剂乙酰甲胺磷的过程中的含磷废水经过多重生化好氧、化学沉淀后的工业副产品,其呈中碱性。[001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两种,且该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含量≥1000亿/g。[0019]进一步优选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
4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3/9页
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0.5;或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或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0.5。通过优化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种类,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分解酸性土壤调理剂和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和钾,提高磷元素和钾元素的利用率,并提高酸性土壤调理剂与无机肥料的协同增效作用;微生物分泌次级代谢产物,还能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0020]更优选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0.5。[0021]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pH为9~10,养分P2O5≥6%,CaO≥30%,MgO≥6%。
[0022]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酸性土壤调理剂还含有黏土5~10份。[0023]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酸性土壤调理剂为颗粒状,其粒径为2~4mm。[0024]图1为本发明制备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5]按重量份备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60~80℃,物料水分为30~40%下进行滚筒造粒,制得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将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经过烘干、冷却后,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经过筛分后,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002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和七水硫酸镁混合时还加入了了黏土。
[0027]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滚筒造粒时,滚筒转速为10~20r/min。[0028]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在180~250℃下烘干,烘干至水分含量≤10%。
[0029]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经过烘干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在40~50℃下进行冷却;以避免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结块。
[0030]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该酸性土壤调理剂在草莓上的应用。[0031]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方法具体如下:该酸性土壤调理剂在底肥施用时使用,将该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底肥混合均匀后撒施翻耕,酸性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量为每亩80~100kg。
[003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3]本发明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本发明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场购买得到。其中,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均为市场购买得到。
5
CN 111620746 A[0034]
说 明 书
4/9页
实施例1:
[0035]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60份、钙镁磷肥20份、草木灰9.5份、七水硫酸镁5份、黏土8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份;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0.5。
[0036]该酸性土壤调理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0037](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黏土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滚筒造粒机中,将混合物在70℃,物料水分为35%的条件下进行滚筒造粒,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0038](2)将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加入干燥系统中,在200℃下烘干至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的水分含量≤10%,再将烘干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滚筒筛分系统中,经过转速为15r/min的滚筛筛分后,将筛分合格后的核心母粒半成品加入冷却系统中,在温度为45℃下冷却至常温;[0039](3)将冷却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包膜滚筒装置中,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将包膜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震动筛分系统中,在2Hz频率下进行筛分,筛分合格的产品即为酸性土壤调理剂成品,不合格的产品重新进入滚筒造粒系统中循环造粒,直至合格为止(根据粒径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粒径为2~4mm即合格,否则不合格)。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为黑色颗粒状,强度为29.3N,水分含量为5%,成粒率为55%。
[0040]采用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制得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pH为9.3,养分P2O5≥6%,CaO≥30%,MgO≥6%。[0041]实施例2:
[0042]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50份、钙镁磷肥10份、草木灰10份、七水硫酸镁10份、黏土1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份;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且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1:0.5。[0043]该酸性土壤调理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0044](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黏土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滚筒造粒机中,将混合物在60℃,物料水分为30%的条件下进行滚筒造粒,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0045](2)将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加入干燥系统中,在180℃下烘干至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的水分含量≤10%,再将烘干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滚筒筛分系统中,经过转速为10r/min的滚筛筛分后,将筛分合格后的核心母粒半成品加入冷却系统中,在温度为40℃下冷却至常温;[0046](3)将冷却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包膜滚筒装置中,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将包膜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震动筛分系统中,在2Hz频率下进行筛分,筛分合格的产品即为酸性土壤调理剂成品,不合格的产品重新进入滚筒造粒系统中循环造粒,直至合格为止(根据粒径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粒径为2~
6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5/9页
4mm即合格,否则不合格)。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为黑色颗粒状,强度为25.6N,水分含量为7%,成粒率为47%。
[0047]采用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制得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pH为9.3,养分P2O5≥6%,CaO≥30%,MgO≥6%。[0048]实施例3:
[0049]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调理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羟基磷酸钙80份、钙镁磷肥30份、草木灰5份、七水硫酸镁10份、黏土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5份;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且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0:1:0.5。[0050]该酸性土壤调理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0051](1)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羟基磷酸钙、钙镁磷肥、草木灰、七水硫酸镁和黏土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滚筒造粒机中,将混合物在80℃,物料水分为40%的条件下进行滚筒造粒,得到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0052](2)将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加入干燥系统中,在250℃下烘干至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的水分含量≤10%,再将烘干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滚筒筛分系统中,经过转速为20r/min的滚筛筛分后,将筛分合格后的核心母粒半成品加入冷却系统中,在温度为50℃下冷却至常温;[0053](3)将冷却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包膜滚筒装置中,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进行包膜,再将包膜后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半成品转入震动筛分系统中,在2Hz频率下进行筛分,筛分合格的产品即为酸性土壤调理剂成品,不合格的产品重新进入滚筒造粒系统中循环造粒,直至合格为止(根据粒径确定产品是否合格,粒径为2~4mm即合格,否则不合格)。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酸性土壤调理剂为黑色颗粒状,强度为24.2N,水分含量为10%,成粒率为40.85%。
[0054]采用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制得的酸性土壤调理剂的pH为9.1,养分P2O5≥6%,CaO≥30%,MgO≥6%。[0055]试验例1:
[0056]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次重复,共9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各小区面积为38m2,各处理分别采用如下方法:[0057]处理组1:不施肥;[0058]处理组2:当地常规施肥,即按如下方法施肥:45%硫酸钾型(各养分比例为15:15:15)复合肥80kg/亩,施44%硫酸钾(各养分比例为18:6:20)型复合肥40kg/亩;[0059]处理组3:当地常规施肥+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80kg/亩,即按如下方法施肥:
[0060]45%硫酸钾型(各养分比例为15:15:15)复合肥80kg/亩,施44%硫酸钾(各养分比例为18:6:20)型复合肥40kg/亩,施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80kg/亩。[0061]其中,处理2和处理3施用时均在翻地前均匀撒施。[0062]试验地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试验作物:草莓,品种为红颜;试验时间:2019年10月15日~2020年3月15日。
[0063]试验地土样养分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7
CN 111620746 A[00]
说 明 书
6/9页
表1
[0065]
[0066]
试验结果:用Office 2010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如表2~6所示的结表2草莓收获后试验地土样养分的基本情况
果。
[0067]
[0068]
注:以上表中数据为3个处理3次重复的平均数
[0070]由表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其中,处理组3的pH较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增加了0.24和0.33,处理组3的有机质含量较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增加了6.95g/kg、5.09g/kg;增施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还可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理组3与处理组1和处理组2相比,碱解氮含量提高了80.94mg/kg和49.47mg/kg;有效磷含量提高了71.66mg/kg和60.25mg/kg;速效钾含量提高了269.67mg/kg和185.60mg/kg。由此可以看出,处理组3施加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0071]表3不同处理对草莓产量影响
[0069]
[0072]
由表3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草莓的产量能明显提
升,处理组3与处理组1和处理组2相比,产量分别提高206.77kg/亩和526.93kg/亩,增产率分别达13.30%和42.70%;对表3中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得,F0.05(2,,F=181.506)=5.14,>F0.05(2,6),说明处理组3的产量显著高于处理组1和处理组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草莓的产量。[0074]表4不同处理对草莓经济效益分析
[0075]
[0073]
8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7/9页
[0076]
[0077]
由表4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升种植草莓的经
济效益,处理组3的盈利达到40749.88元,产投比达到9.09,两者都比处理1和处理2高。[0078]表5不同处理对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0079]
由表5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高草莓可溶性含
量,而可溶性糖含量是评价水果口感的重要指标,处理组3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高;对表5中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得,F0.05(2,F=21>F0.05(2,6),说明处理6)=5.14,组3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组1和处理组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
[0081]表6不同处理对草莓VC含量的影响(mg/kg)
[0080]
[0082]
由表6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高草莓的维生素C
含量,而维生素C含量是草莓的重要营养成分,处理组3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高。
[0084]试验例2:
[0085]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次重复,共9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各小区面积为38m2,各处理分别采用如下方法:[0086]处理组1:不施肥;[0087]处理组2:当地常规施肥,即按如下方法施肥:45%硫酸钾型(各养分比例为15:15:15)复合肥80kg/亩,施44%硫酸钾(各养分比例为18:6:20)型复合肥40kg/亩;[0088]处理组3:当地常规施肥+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80kg/亩,即按如下方法施肥:45%硫酸钾型(各养分比例为15:15:15)复合肥80kg/亩,施44%硫酸钾(各养分比例为18:6:20)型复合肥40kg/亩,施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80kg/亩。[00]其中,处理2和处理3施用时均在翻地前均匀撒施。
9
[0083]
CN 111620746 A[0090]
说 明 书
8/9页
试验地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试验作物:草莓,品种为章姬;试验时间:2019
年9月15日~2020年1月15日。
[0091]试验地土样养分的基本情况如表7所示:[0092]表7
[0093]
[0094]
试验结果:用Office 2010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如表8~12所示的表8草莓收获后试验地土样养分的基本情况
结果。
[0095]
[0096]
注:以上表中数据为3个处理3次重复的平均数
[0098]由表8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其中,处理组3的pH较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增加了0.29和0.36,处理组3的有机质含量较处理组1和处理组2分别增加了8.04g/kg、5.41g/kg;增施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还可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理组3与处理组1和处理组2相比,碱解氮含量提高了93.83mg/kg和84.51mg/kg;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06.47mg/kg和98.05mg/kg;速效钾含量提高了226.00mg/kg和159.33mg/kg。由此可以看出,处理组3施加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0099]表9不同处理对草莓产量影响
[0097]
[0100]
由表9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草莓的产量能明显提
升,处理组3与处理组1和处理组2相比,产量分别提高206.3kg/亩和515.53kg/亩,增产率分别达13.52%和42.40%;对表9中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得,F0.05(2,,F=175.04>6)=5.14,F0.05(2,6),说明处理组3的产量显著高于处理组1和处理组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草莓的产量。
[0102]表10不同处理对草莓经济效益分析
[0101]
10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9/9页
[0103]
[0104]
由表10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升种植草莓的经
济效益,处理组3的盈利达到39984.70元,产投比达到8.95,两者都比处理1和处理2高。[0105]表11不同处理对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0106]
由表11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高草莓可溶性含
量,而可溶性糖含量是评价水果口感的重要指标,处理组3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高;对表11中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得,F0.05(2,F=7.13>F0.05(2,6),说明处6)=5.14,理组3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组1和处理组2,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够显著提高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
[0108]表12不同处理对草莓VC含量的影响(mg/kg)
[0107]
[0109]
由表1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提高草莓的维生素
C含量,而维生素C含量是草莓的重要营养成分,处理组3的维生素C含量均比处理组1和处理组2高。
[0111]由试验例1和试验例2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种植草莓的经济效益。[0112]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110]
11
CN 111620746 A
说 明 书 附 图
图1
12
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