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D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B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4.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C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5.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6.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
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D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7.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 D.因果联系归纳法
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B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D.比率数据资料
9.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C 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10.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D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11.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C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12.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D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13.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二、名词解释
1.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2.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
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3.信度: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指测量多次,测
量结果是一致的。
4.效度: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5.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的全部单位中,用科学的取样法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来推断或说明总体。
6.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7.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8.统计表:是表达数据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用来表明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一般由标题、序号、标目、数字、表注等部分组成。9.访谈调查:是调查 (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一种调查 (研究方法。
10.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三、填空
1. 效度的类型有: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层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等级量尺、等距量尺、比率量尺。
4.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并以巴巴拉式三段论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6.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客观性、创造性。 7.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能性
原则。
8.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9.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0.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概括度,三有好的清晰度。
11.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两大类。
12.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审核资料、资料归集、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13.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1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15.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结构性访问,二是无结构性访问。 16.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17.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18.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1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20.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 四、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
2.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答:(1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因为它可以得到某些研究者未曾预料到
的结果。
(2它给回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获得比较深入的资料;
(3它比较适合于小样本。 3.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答:(1确定所要收集的资料;(2确定问卷的形式;(3撰拟问卷的标题和指导语;
(4撰拟问卷的题目;(5修改和预试;(6编辑和考验。 4.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确定调查课题;(2选取调查对象;(3起草调查提纲;(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论述题
1.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答: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的内容加以研究。不同之处:它们的具体分析处理程序是不同的。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文献法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和资料。其主要工作步骤是文献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最后做出评述性的说明。
2.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答: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推论六部分。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研究总体的确定直接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建立,在适当的研究目标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分析确定出它的研究总体。分析单位是指在内容分析法中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设计分析维度有两种
基本方法,一是采用现成的分析维度系统,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抽样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界定总体,二是从总体中抽取有代
表性的样本。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抽样、分析单位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