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纪念馆解说词
这里是5000年前先民聚居地之一,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南路的要隘,这里是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的故乡,这便是甘肃省民乐县,一颗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在民乐县城北新区,国道227以西500米处,座落着甘肃省唯一反映河西全过程的河西纪念馆。
河西地区,是战争中西线最后一战。1949年9月9日,中国人民西北野战军翻越大坂山,横渡大通河,奇兵出祁连,攻克俄博岭,向民乐急进。9月17日民乐,9月19日张掖,9月26日,河西全境,打开了进军的门户,奠定了西北全境的基础。民乐县是人民由青海进入河西地区的必经之地,也是人民翻越祁连山进入河西地区的第一个县城。民乐的胜利,为河西乃至创造了有利形势。在河西的战斗中,一兵团翻越祁连山,由于山陡路滑,空气稀薄,行军出现高原反应,从景阳岭到俄博岭60多华里的雪地上, 184位英雄的身躯永留祁连山。河西,使河西守敌向逃窜的企图成为泡影,迫使河西和之敌宣布。成建制投诚,接受人民改编,在保持其原建制、保留军官原职权的基础上,换装投入伍,进疆平叛,屯垦戍边,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为促进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巩固边防和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西纪念馆场馆用序厅、1949年以前的河西民生、红西路军在民乐、战略决策、河西、进军、剿匪反霸、缅怀先烈、党的关怀等十个单元800多幅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进军西北、河西、地方人民群众支援人民、人民以及剿匪等方面的历史画面,展现了人民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和平时期守卫祖国、化军为垦的精神。
目前,河西纪念馆隶属张掖市文化局和民乐县双重管理,为副县级建制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研究室、宣教科、后勤保障科、安全保卫科5个科室,工作人员15名。自河西纪念馆建成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在进行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群众爱国热情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