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坚定信心保增长 抢抓机遇促发展

坚定信心保增长 抢抓机遇促发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坚定信心保增长 抢抓机遇促发展

作者:

来源:《群众》2009年第04期

总在十一届全国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江苏要按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在“两个率先”征程上迈出新步伐。日前,泰兴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总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现将中心组部分成员发言内容摘登如下:

张兆江(泰兴、市常委会主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力之大、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受其影响,去年四季度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下降一减缓”的现象:企业效益下降,外贸出口逐月下降,部分外商的投资信心下降。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速度明显减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认为,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信心。信心不是想出来、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闯出来、拼出来的。要通过发展的目标来凝聚信心,通过发展的措施来激励信心,通过发展的实际成效来鼓舞信心。

我觉得勇者不畏难,勇敢的人能够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智者不怕难,有智慧的人能够“危”中寻“机”、“危”中抢“机”:能者能解难,有本领的人能够化“危”为“机”,借“机”发展。要抢抓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国际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机遇,环境“倒逼机制”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抢抓机遇,重点要做到“四抓”:一是抓项目。这是应对危机的一个最根本措施。一手抓招商引资,争取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一手抓上争项目,去年,我市包装了72个项目,投资112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得到国家和省资助的项目28个,批准的总投资规模1.49亿元,到账7200万元。二是抓转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研发、设计、品质提升延伸,向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延伸,提高我市制造业的层次。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围绕沿江大物流、城郊大市场、城市大商贸做文章,三年内经营额都要达到100亿元。三是抓创新。用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创新的和机制、创新的和制度,激发全市上下克难奋进的动力和活力。去年,我们重点抓了园区机制调整,并对考核、分配机制作了调整。同时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重点发展工业两类,对乡镇实行差别化考核。四是抓队伍。重点打造好干部、科技人才、企业家、招商引资人才等四支队伍,让想干事的有位子、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得重奖,形成全市上下干事创业、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在发展思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坚定信心、克难奋进”的主旋律,把握好“保增长、促发展”和“全面达小康、推进新跨越”两大任务,实施“三大”关键措施,坚持“四大”发展战略,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实施“三大”关键措施:一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两个硬环境”:优化机关作风建设和市民素质提升“两个软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服务改革,实行“三集中、三到位、三公开”(审批集中、交易集中、收费集中,项目到位、人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位、监管到位,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把泰兴打造成“审批最简、收费最低、服务最优”的“三最”地区之一;提高市民素质,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化解发展难题。以思想的促进思路的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突破土地、资金、拆迁等瓶颈制约。三是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两城四片区”的方向来统筹规划城乡发展。打造中心城市和发展黄桥小城市,科学谋划东、南、西、北“四大片区”的产业定位、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坚持“四大”发展战略:一是招引大项目,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确保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突破。二是培育大企业,落实、市《关于培大扶强企业的实施意见》,力争今年新增销售过亿元的企业20个,其中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5个。三是集聚大产业,化工(主要是精细化工)、医药、机电船舶三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提高市场竞争力:用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高附加值:建立减速机检测中心和小提琴展销市场等,推进传统产业的品牌化:加快发展光伏等新产品、新能源产业,扩大规模。今年三大支柱产值要达6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四是建设大园区,把“一区四园”建成重大项目的承载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税源经济的积蓄区,学赶苏南的先行区。

张(泰兴副、市政协):今年我市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回流人员增多、土地流转压力加大、农业持续增效任务加重、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的现象,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构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环境。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建立健全性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管理,着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一是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围绕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中心镇(特色镇)、集中居住区四级一体的城镇建设基本框架,统筹安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和基础设施等。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放大新街高效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全面启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三是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客运站建设。继续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启动数字电视入户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泰兴”。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城乡文体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五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推进劳动就业一体化。建立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登记制度,制定城乡一体的就业规划,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李仁国(泰兴常委):紧扣“保增长、促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沿江地区产业、区位和岸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全面规划与实施最严格的岸线管理相结合。注重发挥长江和内河航运联动优势,统筹规划以开发区现有码头区为核心,江心洲、东夹江为两翼,如泰运河内河港码头为后腰的各具特色、互为呼应、功能齐全、联动经营的沿江大三角港口物流区。坚持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统筹,重点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好经济开发区段港口仓储布局调整规划,最大限度发挥港口物流对培植我市优势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始终强化岸线项目管理,对尚未开发岸线明确严格的项目入驻标准;对已利用岸线,实施严密的项目变更审批制度,以强势引导促进岸线科学利用。二是坚持新岸线项目开发与已使用岸线资源整合相结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以项目持续开发和营运不断提升港口物流业发展水平。立足于构建统一高效的港口管理经营,对“深水浅用、长线短用、优线劣用、占而不用”的岸线项目强化退出倒逼机制,严格控制新办企业建设自备码头,引导企业对现有自备码头实现主辅分离,积极探索企业自备码头经营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或采取股份制、组建专业港口物流公司的运营模式。实现由企业自备码头向公用码头转变、由提供单品种港口服务向开展综合性服务转变。三是坚持拓展港口服务市场与完善服务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探索港口经营定位,大力培植发展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专业港口物流,选择错位竞争、特色明显的发展道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化工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保税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出口通关服务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港口物流市场,增强对外影响力,推进全市港口物流业迅速做大做强。

孙宏建(泰兴常委、黄桥工业园区党工委、黄桥镇):2009年,我市确定把黄桥作为泰兴的副中心来建设和发展,同时升格黄桥工业园区为市直管园区,出台了扶持黄桥发展的十项。推进黄桥的跨越式发展,要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谋划思路,明晰发展方向。按照“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势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好园区发展规划与黄桥副中心总体规划的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并进;坚持双轮驱动,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统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和黄桥小城市建设:坚持环境提升,充分发扬“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黄桥精神,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为推进跨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突出工业主体,加快园区建设。黄桥工业园区作为泰兴东部地区的重点园区和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一极,要以园区管理机制调整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壮大同区经济;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巩固提高纺织服装业,向品牌化转变,加快发展机械制造装备业,向高端化转变,大力培育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向规模化转变,把黄桥工业园区建成百亿规模园区。三是放大旅游优势,打造城市载体。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优势,塑造黄桥最知名的品牌”为出发点,抓好各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充分利用黄桥“古”和“红”两大特点,将著名的红色文化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饮食文化交融结合,全面加快旅游线路建设。打响红色旅游和历史文化名镇品牌,建成全周旅游名镇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孙云(泰兴常委、常务副):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的主体,是保增长、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从的要求把握,还是从我市当前和长远着眼,都应该把保增长作为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和着力点。在=三个方面求突破: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提供的结构调整缓冲期,利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把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做好化工产业的“延伸”,机电产业的“提升”和医药产业的“研发”文章,促进化工产业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方向,机电产业向先进制造装备业,医药产业向生物制药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加快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传统行业由简单加工向组装加工和研发转型,由贴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工向自主设计和拥有自主品牌经营转变,积极发展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新兴产业向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培育未来的增长点。二是突出自主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落实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积极发展融资担保、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科技资本向高科技企业集中,引导企业自觉加大创新投入,力争市30强企业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5%以上。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挂靠一个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实现由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强化服务支持,在营造宽松的环境上求突破。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企业活动,对企业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助和服务。落实转型、出口退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相关税费优惠。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担保公司,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黄红旗(泰兴市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滨江镇):一方面,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发区内部分企业处境艰难,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又为开发区氯碱、苯等基础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发区经过近几年加快发展,综合实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企业优势更加凸显,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强。只要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就能争得主动,赢得先机。一是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招引一批重大项目。整合组建5个招商分局,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大企业、大集团,按照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重点发展氯碱、化工装备、光热光伏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并积极利用原城区工业园的土地资源和闲置厂房,大力发展非化工项目。二是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一批发展亮点。全力以赴抓好常隆化工、新浦年产30万吨烧碱等14个重大项目的审批工作,确保按序时进度完成审批任务。三是要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做强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区内企业利用转型的契机,加大技改投入,采购先进设备,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合股等方式,变存量为增量,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