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
(北师版)
第二单元试卷
温馨提示:同学们,做做这份试卷,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知识,有一种成就感,相信你今后一定更喜欢历史,会把历史学得更好。祝你顺利做完试题,取得好成绩。(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的是( ) A. 商纣王 B. 武王 C. 大禹 D. 夏桀 2.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礼仪教化的最根本目的是( )
A. 调节社会矛盾 B. 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C.维护等级制度 D.拉拢平民 3.现在的山东地区常被人们成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 ) A. 秦朝 B. 汉朝 C. 商朝 D. 周朝 4.春秋时期诸侯国纷纷称霸,出现了“春秋五霸”。请问:“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 晋文公 B. 宋襄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5.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6.“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战国时期改革影响最大的是( ) A. 齐国 B. 韩国 C. 秦国 D. 楚国 7.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沿用,“县”这一行政机构最早出现于( ) A. 周武王灭商后 B. 商鞅变法时期 C.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D. 尧、舜、禹时期
8.远古时期,历史只能依靠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和流传。你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 C. 夏朝 D. 商朝 9.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为政以德 B. 仁者爱人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10.铜钟作为贵族在祭祀、宴会中使用的乐器,出现于(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 1 — 2
A. 夏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8分。)
11.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建立商的是 。约公元前1300年 把都城搬迁到殷,后代又把商朝成为殷。
12.战国时期各国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使 、 应运而生,同时也涌现了 、 等一批纵横家。
13.春秋战国时期 、 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 成为可能。
1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 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6.
1.孔子是战国时人,他思想包括“仁”和“礼”两部分。
2.都江堰是李春父子所修。
3.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字是金文。
4.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支持他的国君是秦穆公。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佐衽矣。”——《论语》
(1)齐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2)齐桓公称霸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3)管仲和齐桓公的称霸过程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
(4)通过齐桓公称霸的经历,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干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商鞅
材料三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一亩,一除庶子一人.——《商君书》
(1)材料一中所叙述的内容就是“南门立木”的典故,商鞅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他为什么这样?
(3)此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何时?
(4)材料三反映了变法中的哪些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5)有人说商鞅死了,变法也就失败了。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历史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出土于什么地方?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 3 — 4
(2)它有什么特点?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除了这件作品,你还能列举出两例这样的作品吗?
19.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二王庙是为纪念谁而建的?他们生活在何时?
(2)人们称他们修建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后
世”。请问他们修建的工程是什么?“利”指什么?
20.读图说史: (1)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史实?禅让时代会不会发生这种
现象?为什么?
(2)他这样做导致了怎样的后果?请用史实说明。
(3)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五、分析与探究(8分)
观察下列四幅人物画像,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观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
A B
C D
A 名字 主要观点 B 名字 主要观点 C 名字 主要观点 D 名字 主要观点
祝贺你!你已经完成了整张试卷!希望你再仔细检查一遍哦!好成
绩一定属于你呀!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 5 — 6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试卷〈共6页〉